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药价降得好辛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16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李立

  药品降价政策一次又一次被蒸发,这次降价效果还要看后面的执行情况和检查力度

  要真正解决看病贵,一要实行医药分业经营,二要建设一个覆盖全民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10月10日,政府已是近年来第17次降低药品价格了。

  不知道这次是否还是“水中按葫芦”,反正来自媒体的质疑声不断,诸如“药品降价风暴不要成为雷阵雨”、“药品降价能缓解看病贵吗”……以往,平均一年两次的药品降价,并没有真正能让老百姓看病吃药少花钱,除了贵还是贵,虚高的药价总是在风头过后摇身换装再次虚高。政府为降低药品价格所做的努力实在好辛苦,问一声,这次还会是老样子吗?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头孢呋辛等22种药品价格的通知,不少人都注意到与过去的不同:一,为防止降价药品从医院的处方、从药商的供货单上消失,真正把降价的实惠给予患者,此次,国家发改委会同

卫生部首次联合出台三项配套措施,即将医院销售22种降价药品的实际加成率严格限制在15%以内;暂停22种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医院合理用药的监管,要求各级各类医院销售降价药品数量不能因降价而发生明显变化。二,国家发改委已经部署了开展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品招标代理机构和其它经办机构等。检查的重点是:政府定价药品是否按规定价格执行;政府规定降价的药品是否按规定时间和幅度降低了价格;招标采购中标药品的价格与收费是否按规定政策执行;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标准收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检查收费是否按规定的标准执行;药品经销单位和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

  无论是三项配套措施还是迅速跟进的检查,目的就是要避免“一降就死”的重演:患者从医院根本开不出降价药,药商不售医院不进医生不开,而统计表明超过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能开出的是什么呢?可能是具有相同治疗功能的未被降价的药品,也可能是与降价药品大同小异稍做改变的所谓“新药”。

  药品降价政策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蒸发了,作用微乎其微。对这次降价,也没有谁敢打保票,都说还要看后面的执行情况和检查力度。

  虚高降不下来,谁该受到指责?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医生显然都脱离不了干系,但最该受到指责的恐怕还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实行直接的政策性药品降价,姑且不失为当前现实的权宜之计,但要真正解决看病贵,一方面还应推进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业经营,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间开展竞争;另一方面就是要建设一个覆盖全民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医疗费用的有效约束机制。这是一条治本辛苦路,政府还需走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十年,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让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中,像短了一条腿似地感到难受与不安。让人高兴的是,今天传来好消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有专家认为,这明确表明中国执政党将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趋公平的利益均衡机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被明确列入十一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大好背景,虚高的

药价得到根治肯定有望。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