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路:服务业-工业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8:27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成功的企业总是尽力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否则结果只能是“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污染了环境,背负了‘倾销’的恶名,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 □吴敬琏/文 现代经济增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业的脱颖而出,并在带动国民经济有效率
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包括作为“第一梯队”的英、美,作为“第二梯队”的法、德和作为“第三梯队”的日、韩,其服务业都无不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迅速超过工业,并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印度的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都超过或接近GDP的50%。而我国的情况则相差很远。 迄今为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在30%左右徘徊。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迅猛发展。它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消费性服务业(consumer services)的增长速度。随着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和对生产提供服务的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一体化。因此,现代制造业已经包含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金融服务等大量服务业内容的制造业。与之相适应,“工业化”的概念也大大拓宽。因此,进入后期工业化以后,并不是什么“重化工业化”,而是“服务业-工业化”(Service-Industrialization)。 囿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的人们,很难理解服务业发展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意义。其实只要按照现代经济学关于总成本由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构成的原理来观察,事情本来是很清楚的。随着分工的深化,分工各分支之间的交易就会愈来愈频繁,因此用于交易的资源会增加,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占份额也会提高。诺斯(D. North)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国民收入里有近一半是用于交易的。服务业正是处理交易活动的,所以服务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理论经济学家分析的这种情况,无论在商业中还是在制造业中,都是真实地存在的。 拿商业来说,香港利丰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冯国经在他编著的《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一书中也指出,在综合物流业从原料到消费的整个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价值只占四分之一,而四分之三都是交换环节产生的,因此后者最具降低成本的空间,被称为能够提供价值增值的“软三元”。拿制造业来说,重要IT产品供应商宏碁(Acer)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用“微笑曲线”描述了现代制造业的价值链。 从图示可看到,在价值链两端(研发、材料采购、设计、品牌营销、物流管理、金融等服务)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段(加工、组装、制造等传统的制造业行业)的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因此,成功的企业总是尽力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否则只能给别人“卖硬苦力”(陈志武教授语),结果是“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污染了环境,背负了‘倾销’的恶名,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