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成品油出口:垄断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9:35 新京报 | |||||||||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五部委日前联合发出相关通知,从9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我国将暂停汽油和石脑油出口退税,原则上不再批准新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已批准并在海关备案的原油加工贸易合同,汽、柴油产品全部留在国内销售,不再出口,以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 缺油与成品油大量出口并存
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出现的缺油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成品油大量出口不无关系。据中国海关总署7月25日公布的数据,前6个月,中国总共出口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长48.6%,价值3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9%。而同期进口量却下降21.1%.一边是缺油,汽车排起长龙等待加油;一边却是成品油的大量出口。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其实,表面的原因并不复杂,甚至很简单,就是因为当前的定价机制下,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不能接轨,跟不上国际成品油涨价的步伐。对中国的炼油企业来说,成品油卖给国内远不如出口划算,何况许多成品油出口还能够享受到税率高达11%的出口退税。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不尽量地将成品油出口才怪。 石油垄断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看来,造成缺油问题的“罪魁祸首”似乎就是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了,而在这种定价机制下,出现了所谓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现象,因而诸多炼油企业都纷纷叫苦,认为自己炼的油越多亏的越多,甚至还出现了石油巨头们通过控制成品油的投放而向相关部门争夺定价权的传闻。尽管后来石油巨头们迫于各方压力而做出了保证供应的承诺,但仍显得十分委屈。而就在8月30日,中石化总裁王天普透露,中石化正在尽力向有关部门争取,希望下半年能将成品油价格管理适当放开。可见,石油巨头们争夺定价权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我国的石油业是由四大巨头所垄断的,对于石油这种战略性资源来说,一定程度的垄断本无可厚非,国际上也大抵如此。但问题是,国家之所以维持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要他们能够在考虑国内消费者和国民经济承受能力下保障国内油品的正常供应;二是让这些企业都拥有整个的产业链而让其能够内部消化部分环节的亏损。中石油上半年炼油和销售板块经营利润亏损59.49亿元之巨,但其整体盈利却高达616.24亿元,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但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这些企业显然没有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而是和那些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企业一样,只想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如果这样,维持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又有何意义? 通过市场与行政调控相结合来保障油品供应 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唤打破油品业的垄断,但在当前情况下,炼油环节明显是亏损的,再怎么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他们也不会进入这个环节,这对保证成品油的供应又有何用?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而使得炼油也能够赚钱,缺油问题也就不会存在了。当然,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民营资本是愿意进入这个环节的,而他们的进入是可以促进竞争而相应提高我们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使得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但这是从长远来说,而对我们眼下的缺油问题,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五部委联合采取措施以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显然是用行政手段迫使石油垄断巨头们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尽管这只是一种短期的临时措施,但其效果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从长期来看,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不可避免。所以,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垄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通过竞争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还应调整油品的使用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努力开发新能源,通过市场和行政调控相结合,来保障国内油品在消费者可承受条件下的正常供应。 郭頔(北京媒体从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