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巴山轮会议有成绩也有遗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1:18 时代人物周报

  赵人伟

  回忆过去能让人更加清楚地看到未来,总结历史可以让人更加准确地把握现在。这两件都是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虽然已经过去整整20年,但我还是非常愿意与大家一起回忆并总结关于巴山轮会议的一切。

  那次会议,我的印象,是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发生了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遇到了困难,高层意见不大一致,何去何从?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需要有一个智囊团提供一些看法。

  当时遇到的问题,大致有需求过度、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外贸逆差等。

  那年的通货膨胀是9%左右,现在来看,也不是特别高,但中国这些年来,除了解放初期外,到了此水平,这是第一回。

  当时的表现是什么都是热门商品,比如电视机,商店里,连不能看的都被买走了。

  对老百姓来说,第一次感觉到通货膨胀,没有经验,不知道这些商品还会涨多少钱,又担心今后买不到,因此有了疯狂抢购的局面。

  在巴山轮会议上,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纳入讨论范畴。按照一般概念,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但当时中国没有中央银行,只有惟一一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是它商业银行也是它,所以我听他们讲时,觉得通货膨胀离中国挺远,但又挺近,就在眼前。从此很多人也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问题,首先关系到的是价格问题。

  巴山轮会议研究工资问题时,外国专家把工资作为一个价格来谈。提到劳动力价格、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新词、新事物,而且讲劳动力市场,那不就等于出卖劳动吗?在巴山轮会议上,除了部分经济学家,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提法。

  各方面的改革是巴山轮会议的最主要的议题。但是,市场经注济改革当时研究得并不是非常明晰。原因在于当时还不具备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鉴于此,中央提出,不叫市场经济,叫商品经济。

  此间,有一条中外学者的认知是一致的: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改革。大家都知道,苏联那一套,即计划控制一切的办法,已经不行了。

  而在改革方面,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亚诺什•科尔奈提出:不能过多的行政干预。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决策人在治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往往会用行政的办法。

  库尔奈在社会主义国家呆过,对这种做法深有体会。显然,他是在非常善意提醒我们。然而,在后来的很多年,遇到问题后,我们有意无意地还会走到行政干预的办法上去。

  在巴山轮会议上,给我的感触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不排斥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行政干预的办法,但是从根本上讲,要学会用间接的办法来治理宏观经济。至于间接的办法,比如利率、汇率、工资等,这些,都为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在此之前,中国的改革属于走一步看一步,叫摸着石头过河。外国专家称之为“渐进式改革”。我觉得渐进式改革比有些国家的“休克疗法”更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搞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创举,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但不足之处在于只重视阶段性而不大重视长远性。

  20年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阶段,在新的起点与进程中,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要注意和避免的。那样,再过20年,当再来回忆并总结的时候,我们的遗憾也许会少很多。

  (本文根据赵人伟口述整理)

  爱问(iAsk.com)
  赵人伟 相关网页约50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