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社会学家--费孝通 > 正文
 

费孝通及其家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23:23 新浪财经

  

费孝通及其家人

费孝通的母亲杨纫兰(1880一1927)于1911年和子女们的合影。怀中所抱是刚满8个月的费孝通,其余四人左起依次为长子费振东,次子费青,女儿费达生,三子费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费孝通生于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亲费璞安先生曾任江苏省教育厅视学,一心从事教育。母亲杨纫兰女士首创蒙养院即幼儿院,在家庭的熏陶下,费孝通兄弟几人均颇有建树,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他的姐姐费达生。因前妻王同惠女士英年早逝,数年后与孟吟女士结合,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
弄。费孝通大约四岁入蒙养院。六岁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1928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1930年我放弃了作一个医生的 想法而决定要作一个社会学者。 ……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帮助个人治疗身体上的疾病的这个目标。人们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所以我决心不去学医为一个一个人治病,而要学习社会科学去治疗社会的疾病。 费孝通:《经历·见解·反思》(1987) 其父费璞安先生留学日本返国后曾在吴江县城开办第一所中学。 其母杨纫兰女士在吴江创办蒙养院。这些事在清末民初 是开风 气之先的。

  费孝通的父亲费璞安(1879一1969)。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生员资格。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曾应张謇先生之邀赴南通当教师,兴办新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与民众一起赶走苏州及吴江县的满清官吏,并被选为吴江县议长。后任江苏省教育厅视学,一心从事教育。

    回忆:我在吴江小学里读书时,我的父亲是江苏省的视学,视学是教育督导员。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江苏省境内巡回视察各地的学校。回家期间忙于写视察报告。我常见他书桌上堆满了各地收集来的材料和笔记。有时为了好奇,趁他不在时,我偷偷地去翻阅这些材料。我虽则很多看不懂,现在还记得的是他随班听课的记录,还有评语,某某教师讲解扼要明白等等。他的视察实在就是在 做有关当时教育的实地调查。他并没有料到在他的儿子中后来会有人继承了他的调查工作。

  我生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我父亲是江苏省的“视学”,即 教育督导员,我母亲是首创蒙养院即幼儿院的当时妇女界先进 入物。我的父母上有祖母和她 守寡的妹妹,下有子女五人,我 是老五。一家九口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来供养。母亲在 家以有限的收入经营管理这个小集体。当她病重时,曾要我几 个哥哥根据历年的日用账进行统计分析,按各项支出画成曲线 ,并列在一张表上。用红线表示的教育费用高高居上,她指着 这张表说,她的理财原则是量人为出,先扣除教育费用然后以 余额安排其他项目。我曾在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中重复 我母亲的理财原则,希望国家也能采用。我母亲按这个原则把 五个子女都培养成才。在她临终时说,除了最小的一个外,我 对子女的教育是尽了力的,结果也能使我放心。她除外的一个 就是我,我当时还是个中学生。我进大学是靠我姐姐的支持, 进入了研究生院以后就靠国家的公费,完成了我的学业。一生 督促着我不敢自暴自弃的还是我母亲的那句遗言。费孝通:《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1994)

费孝通及其家人

费孝通(左)、费振东(中)和费青(右)三兄弟合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三兄弟

  费孝通、费振东和费青三兄弟因皆是才华独具,名声卓著,被柳亚子先生誉为“三凤齐飞”。曾提七律诗一首如下:

  松陵门弟旧高华,三凤齐飞汝最遐。

  季子北平同讲学,长君南海早乘楂。

  交情远溯追名父,亲谊还应念舅家。

  漫笑文人封建习,一诗题赠喜天涯。

  姐姐费达生

  费达生长费孝通7岁,她早年从苏州女子蚕校毕业,1920年赴日本学习缫丝,1923年回国,在女子蚕校工作,指导和帮助当地蚕农用新法养蚕缫丝,后与校长郑辟疆先生结为夫妻。1929年1月5日,在开弦弓村成立了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这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农民自己办的丝厂,时为国内外各界所瞩目,被国际学者称为“现代中国极有价值的试验”。

  自那时至现在,在60多年时光中,无论世态怎样沉浮,费达生一直坚持着她的事业。直到今天,她还在研究蓖麻蚕的喂养方式和丝织品的改进。与此同时,费孝通在为民众服务的道路上也不息地跋涉到了现在。这老姐弟俩一前一后相随并进的脚印,己深深嵌进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路途上。

  费孝通说:“我总是感到我姐姐一直是走在我的前面,我想赶也总是赶不上。她自律之严在我同胞骨肉中最认真的,我不敢和她相比……做人应当这样做。抛开为人处世之道不提,如果仅以所从事的事业来说,我确是在她后面紧紧地追赶了一生。”

    前妻

  1935年12月,费孝通和王同惠由古陈赴罗运,山路极其曲折险峻,而他们的向导,又先行不候,以致他们走迷了路,费孝通误入瑶人设下的虎阱,被木石压住。王同惠奋不顾身的把石块逐一移开,但费孝通足部己受重伤,不能起立。王同惠赶紧出林呼援。但她从此一去不返。次日傍晚才有人发现了费孝通,第七天在急流的山涧中,发现了王同惠的遗体。她己为工作牺牲了。距她与孝通结婚之期才一百零八日。

  我为了同惠的爱,为了朋友的期望,在我伤情略愈,可以 起坐的时候,我就开始根据同惠在瑶山搜集的材料编这一本研究专刊。这一点决不足报答同惠的万一,我相信,她是爱我,不期望着报答的,所以这只是想略慰我心,使我稍轻自己的罪孽罢了。费孝通:《花蓝瑶社会组织•编后记》(1936)

费孝通及其家人

与孟吟合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二位夫人孟吟

  五十五载风雨春秋,费孝通与夫人孟吟甘苦与共,相濡以沫。1994年12月1日,孟吟女士病逝。

  悼亡

  老妻久病,终得永息。

  老夫忆旧,幽明难接。

  往事如烟,忧患重积。

  颠簸万里,悲喜交集。

  少怀初衷,今犹如昔。

  残枫经秋,星火不熄。

  费孝通作于1995年1月1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费孝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