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是启动内需,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多做文章。内需的扩大可以弥补出口的受损,而失业问题也可以通过促进内需来解决。最近对于低收入者给予更多的津贴与补助,以及对困难户的救济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第四个,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极具意义。
林权改革意义重大
《21世纪》:你刚才提到推进农村改革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极具意义,如何看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厉以宁:《决定》开辟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阶段。有些事情的重要性,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看的。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不长,内容也不很多,但是一句话很重要,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这一句话,整个中国的面貌都改变了。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农村改革发展要继续推进,所以意义重大。
《21世纪》:如果说《决定》开辟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阶段,这个“新”究竟体现在哪里?
厉以宁: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明确讲“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最后这四个字内容是非常深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基石,现在强调长久不变,就是不用农民再去想,顺着现在的路走下去即可。而土地使用权是可以流转的,且流转有多种形式。
第二是宅基地的问题。实际上宅基地采取的办法是置换,就是用宅基地来换城市户口、住房与社保。根据目前各地的经验,是先就业再置换,置换完以后将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就需要放宽中小城市的户口制度。
第三是农村金融的问题,这次《决定》中有很多新的提法。农村经济的核心就是农村金融,在农村金融中,比如说鼓励、支持成立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引导民间信贷等。特别是“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这句话值得好好琢磨,内容是很深刻的。
再加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中国才能走向城乡一体化。只有这样,到2020年时候中国农村的人均收入才有可能达到翻一番。
《21世纪》:你曾在文章中对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予了很高评价,原因何在?
厉以宁:在我看来,除了农村改革以外还有一件大事情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今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件意义非常大的事,其意义超过了当年的凤阳小岗村的农业承包制。
隔了30年再搞集体林权改革,明确规定70年不变,这样农民有了信心,也可以通过林权来进行抵押贷款了。
最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成了调查组,分赴福建、江西、云南、辽宁以及山西五省调查地方集体林权改革的情况。调查组刚回来,在给中央写一份调查报告。从调研可以看到农村是一片热气腾腾,地方把这个比作1978年的“包田到户”,叫“包山到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走快一步,对保持经济、增加林区农民收入都有好处,同时也可以扩大内需。而内需扩大了,小城镇也就繁荣起来了,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