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讲坛:构建和谐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15:50 南方网

  ——广州讲坛第四十六讲

  时间:2007年11月29日

  主持人: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广州讲坛和广州市企业经理人才推荐中心推出的广州人才大学堂联合在这里举行学术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来给我们做和谐心灵的演讲。对于于丹老师大家都非常熟悉,曾经获得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和《庄子》,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年国庆期间,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使她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于丹老师给我们演讲。

  于丹:谢谢。很高兴今天上午能够在中山纪念堂有一个上午的时间跟大家聊关于心灵成长的问题。我来过广州无数次了,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文化传统,有现代文明气质,又处于这样一个交融的时代,有着价值多元判断的共融共存,这样的城市,作为这里的市民,这里的每一员,在这样的时代,意味着怎样的角色呢?今天我们聊关于心灵和谐的话题,其实就是从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开始聊起。

  今天这个时代,应该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文明都更发达,科技、能力都在无限的拓展。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提升,外在这么多元的选择,是不是有一种宁静和自我的确认呢?跟几十年前相比,今天的生活可以说峰回路转,今天我们大到选择专业、房子,选自己要做的工作,小到去超市选一管牙膏、一袋方便面,都有无数的选择、无数的品牌,眼花缭乱在人们的眼前,买任何一样东西脑子里有无数的广告打架,无数的推荐,想着何去何从,迷惑就是这样产生的。“惑”字是非常有意思的,或此或彼,各种各样的选择摆在那里,底下一颗心被压住了,这就是迷惑。

  我们一直都希望有一种境界,就是或此或彼都摆在那里,但是这颗心有足够的强大,一下子托起来,就不惑了。怎样从惑到不惑,外在客观选择和主观一颗心的选择,心要强大就不迷惑,心要不强大就永远在迷惑。在这样一个丰富的世界上,心灵有定力的人可以充分的进行选择,如果没有选择的话就会有灾难,疲于奔命,以至于走到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人们一直在穿越而穿越、到达而到达,但是为什么出发人们已经找不到了。

  我们今天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样看到自己的心灵到底在哪里,自己的选择标准,这么大的世界,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能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要看自己的心灵。我们从小有一个教育,就是要做有觉悟的人,但是何为觉悟呢?其实这是一个佛家用语,最初的汉字意味很有意思,真正的觉悟,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不是我们怎么看见了外在的大千世界,而是有能力看见了自己的内心,真正的觉悟不是你去了解了一个系统的多学科,那只是知识,觉悟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确认和心灵的发现。你只有发现了以后,确认了自己在那儿,才能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与你相匹配的。

  但是就算是见了我心,也还会有很多的迷茫,因为人有大有小,心里的愿望不一而足,我们现在常常说一个词,谁谁谁的工作、思想方法有局限,何为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所以为其所限。人往往看见了自己心灵之后,感到一种悲哀,就是觉得自己生命格局不够扩大。人能够完成自我这样一个建设起点,就是尽量让自己格局大一点,心是有大小之分的。

  禅宗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弟子去找老师,问师傅,你看所有人身高差不了多少,寿命也相差无几,为什么人心的大与小可以差出很多,到底差在哪里呢?老师跟他说,你现在闭上眼睛,你来用自己的心来构建一座城池,然后这个弟子就闭上了眼睛,想啊想啊,想到万刃宫墙,深深的护城河,还有很大的城,城里有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特别的漂亮。然后想完了睁开眼睛说我想好了,然后师傅说你又闭上眼睛想一根细细的小毫毛,这个弟子也这样做了。然后师傅说你刚才造的城池是自己造的吗?弟子回答说是啊,然后师傅又说你刚才又造了一根毫毛,也是用了自己全部的心吗?弟子就恍然大悟了。

  人一生的梦想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我用了三年两年来造这座亭子,五年八年造水系、河流,再用一年铺所有的花草,人的一生其实是跟着整个社会的选择和进步,不断的拓展自己能够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人心也很容易搅在一个毫毛上。生活里有一级工资没有涨起来、夫妻吵了几句没有解释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根毫毛,而且心就在那儿,怎么走不出来。人心大心小真的有天壤之别,我们看见了怎么让心安宁下来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来谈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大家都不是专门学文史的,我不在这里说很系统的背诵一些东西。所谓经典,我理解无非是潜伏在我们身体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长久的几千年传袭下来的思想方式,不一定要全部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只是从我们的现实需要出发,补充营养我们自己的心灵方式,这就是经典。经典简单吗?复杂吗?很多人都会说读经典全部都是文言文,读不懂,其实有很多都是先入之见,你可以读最朴素的句子,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果堆砌起来很多的繁文缛节来麻烦人,都不是最简单的真理。

  我们翻《论语》可以看到总在说什么是君子,大家都知道君子好,但是什么才是君子呢?学生曾经问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君子,老师就说了四个字,很简单,不忧、不惧。君子不忧伤不恐惧,这就是君子。学生想了一想,不以为然,年轻的学生都想做一个君子要建功立业,需要为社会建立功勋,光是心里不忧伤、不恐惧就是君子,好像有一点太简单了,有一点不屑一顾。老师就认真的反问了他一句话,一个人叩问内心,反省自己,觉得自己不愧于天不下于人,自己每天做的事磊落坦荡,不怕别人指责自己,也不怕别人发现,这就个人就是“内醒不疚”,如果自己反省自己,一点遗憾歉疚没有,何来那么多的忧丝和恐惧,其实人很多事都在于自己没有做好,也就是说事先可以多用一点心、多尽一点力,多考虑周全一些,但是没有做到。所以孔子说不忧不惧容易吗,人在心态上的宁静安详,是取决于行为层面的尽心尽力,如果什么事都做到没有遗憾没有歉疚,你以为都容易吗?现在很多人都是神经衰落,就是想的太多了,所以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坦坦荡。

  所以我说经典的朴素,在于有很多道理可以穿越时代,今天对每一个人来说仍然是有价值的,今天的社会是在变化的,制度是在变化的,但是有一些人性的东西是永恒的,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什么才是幸福起了的,自己对别人意味着什么。孔子带着学生在一起聊人格理想,他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弟子,比如说子路、颜回等等,问他们想做什么样的人,子路说我所有的东西都想跟朋友一起分享,用坏了也不遗憾,这就是我的理想。颜回比他谦虚一些,说我就是希望我这个人能够谦虚,能够经常保持这样一种对世界很恭敬的态度,不轻易说自己的功劳。

  大家都在说,后来发现老师还没有说理想呢,然后学生们就问老师了,你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呢,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说孔夫子那是万世师表,是致胜圣贤,他得有多少志向啊,可是孔子只是淡淡说了三句话,12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有老人都因为我安顿了,希望所有的朋友对我有托付信任,希望年轻的孩子因为我这样的榜样能够经常追问和缅怀,这就够了。

  在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三句话难道不是我们的人格理想吗?我们能够做到吗?其实每一个人拿到社会的职业名分之前,不管你在这个社会上是显赫的,发达的,还是一个普通人,人人都不能摆脱跟这三种人的自然关系,每一个人都有生我养我的长辈老者,人人都有一辈子相随相伴的朋友,人人都有自己的儿女晚辈,这三种人离我们最近。但是我们经常说家国大业,出去做多少事情,但是常常忽略这些人。人可能去驰骋世界,建功立业,但是老者、少者、朋友,这些人你在乎吗?你总觉得这些人离我们最近,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我在外面打拼还不是为了这些人,但是最后有可能有遗憾的就是这些人。孔子的人伦理想,就是先从身边的人开始,先对这些人有一些交代。

  老者安之,什么是安呢?无非是让我们的老人内在得安其心、外在安其身。安其身可能可以看得见,给父母买房、衣食无忧、雇一个保姆等,这是很多儿女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父母的心怎么安呢?一方面这个孩子要争气,正直善良,另外一个方面孩子要真正的孝敬,孝敬容易吗?《论语》里关于孝有很多说法。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孝,然后老师回答说,这个社会有一种说法,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但是孔子说牛啊、马啊都知道养自己的长辈,如果你对自己的父母心中没有深深的敬意,光是有养能叫孝吗?中国有一句老话,孝不孝是论心的,有一些大款给父母一买就是别墅,一包就是私人飞机,这是孝吗?如果有三亿资产,给父母花一百万做这些事,还不如一个孝子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八百块钱,七百块钱用在给父母尽心上。所以要在心里有深深的敬意,才能在行为上做到。孝敬孝敬,就是心里怀着敬意。

  又有学生出来问什么是孝呢?老师又回答了一句话,有什么要辛苦的事,晚辈、孩子们就抢着干了,有什么好吃好喝尽着父母长辈先享用。孔子说,你认为做到这个份上叫孝顺吗?这又是一个行为层面。比这个更难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千难万难不如父母一个好脸色。你能够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你说“色难”就是两个字,一听大家都懂,但是我们自己心里问问,可是真难啊。儿女都有孝心,经常给老爸老妈一甩一大把钱,好吃好喝,别苦着自己,匆匆忙忙然后就去上班了,可能你正想着怎么堵车呢,可能半口面包都没有吃完往跑的时候,悠悠闲闲你妈妈过来了,跟你说昨天晚上梦到二姨了,跟你聊起从前,你可能还没有听完就跑出去了。然后你晚上回来,刚刚打开电脑,你老爸过来了跟你说今天遇到一个老头的事,你这个时候还有好脸色吗?做儿女的都在想我上有老下有小单位还有那么多事,还不是为了挣钱,那儿有那么多时间跟你说话啊?经典里说的老者安之,一定是从心里开始,也就是孔子说的有敬意、有一个好脸色,这是最难的。

  孔子还跟学生说,就算父母有什么做的不对,你要轻微的和缓的跟他说,这个事是不是还有别的处理方法。如果父母不从的话,也要还敬重他,而且尽量不违背他,那么你的心里可以担忧,但是不要有很深的埋怨,儿女辈这个态度就对了。可能今天的人会说跟父母有冲突了,为什么就要顺着他,不能按照正确的思想去做,孔子的思想是不是过时了?

  中国有一句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人自己不做父母是不知道当父母是多不容易的,有时候做儿女的老是想着我跟你出现争执谁对就按照谁说的做。但是其实跟父母之间的争执,我们算算有多少是人格、家国的大事,固然会有,但是不会太多。儿女辈跟父母吵起来的事,绝大多数是鸡毛蒜皮。儿女有时候跟父母的冲突,往往是出自于好意和孝心,非要改变父母不可。比如做儿女,经常唠唠父母的话,这些瓶瓶罐罐不扔,让你买一些好的东西怎么就买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你贫困生活的痕迹,这都是儿女经常说的。还有带自己的老爸出去高级餐厅,点牛排、沙拉等等,点了一堆,老爷子吃完了回去非要一碗面条说,吃不饱,儿女就不痛快了,说你这是过去农村生活的痕迹,现在生活好了,为什么非要过这样的日子?这些都是经常儿女跟父母惹不痛快的事情。

  其实什么是不违背呢?民间的说法,孝顺,顺者为孝。很多事情不是大是大非,你索性就顺着他吧。你想想每一个人的此刻,其实就是所有历史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不是贫困时期打造的生活习惯,不是原来那个渔村、那个山村、那个农村把他造就出来,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其实爱一个人尊重一个人,就意味这包容他全部的历史,而不仅仅是现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改变他,何况是自己的父母长辈。如果你真正从心里对他有敬意,就是体会他最舒服的一种生活方式。

  《论语》里关于孝的话很多,其实话都不复杂,大家都明白,但是做到就是要将心比心,这么比一比还是挺不容易的。有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报纸上、电视上老说提倡儿女孝敬父母,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是从来没有见到媒体上提倡天下父母都好好去爱自己的孩子,说这也是一种美德,大家都觉得父母爱孩子这是本能啊,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孩子爱父母怎么就是美德了,怎么是外人提倡的事情,怎么不是一个本能呢?其实残酷就在于人类的爱往往是下行的,老是记得对孩子怎么样,但是就忽略了父母

  《论语》里说的话特别朴素,它说,现在父母的年岁有多少了,要在心里经常的想着,想到这件事,喜的是高堂尤在,人只要有父母就永远是孩子,心就永远安定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最无私爱你的人,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父母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那就意味这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你能够尽心的日子一天少于一天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你今天能够做的,最起码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

  其实这很简单,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给孩子过生日一般父母忘不了,但是有几个孩子年年记得给父母过生日呢?我经常被人问到,你说今天这个时代、这个世纪,我们还提两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今天还适用吗?我在这里要提的,不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跟政治无关、跟礼乐无关,我们今天要用心重新翻检那些关于人性的东西。你说一个圣人的理想,先让自己的老人安顿了,不然自己没有快乐可言,这件事离我们到底多远呢?这件事大家要想一想。

  第二句话,让朋友信任。这件事难做到吗?我们终其一生会想到不同的朋友,有一些人能力超群,有一些人智慧过人,有的人富甲天下,你想到这些人,问问自己,这个人你信任吗?那可不一定。人终其一生,真正能够最后想起来的,可能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甚至就是一两个人,这些人从来都不喧嚣在你的眼前,但是会默默的依托在你的背后,从来不会为你锦上添花,但是只要你需要,他就会为你雪中送炭。他对于你的态度,永远都不是滚烫的、火热的,只是温暖的,但是终其一生恒久相伴,这就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一辈子有这么一两个朋友,想到这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你只会有一种感受,就是生死可托的一份信任。

  朋友信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大家知道魏晋时期有著名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专权的时候,所有的文人都觉得朝不保夕,其中一个就是嵇康,他是一个性情如火也是非常坦率的人。竹林七贤当时有一个人叫山涛,顶不住压力出来做了官员,嵇康就很愤怒,把他骂成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而且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告天下我绝对不交这样的人,但是这样会惹杀身之祸,39岁就被杀了。

  当时被杀时是非常潇洒的,那么多的人为他请命,但是还是要被杀,他当时就是要了一台琴,弹了一首《广陵散》,说今后没有人可以弹这样的曲了。但是他也有放不下的,他的孩子,你想想他都被杀了,他的孩子不是就很危险了吗,嵇康于是就想把自己的孩子托孤,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山涛,他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把孩子送过去了,根本不用写信啊,道歉,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是朋友就是朋友。李白说三杯酒之间我们把诺言定下来,就是五岳三山倒了也不过这句信义。孔子说我不是想用多少钱帮忙大家,或者多少功名提携大家,但是对朋友有信义就够了。

  第三,少者怀之。孩子们经常能够想到缅怀的长辈,不是那些高山仰止那种完美的人格,也许这种让孩子崇敬,但是太高大了,可能这一辈子都到不了这个份上,并不亲近。孩子们亲近的永远是最坦率、磊落、最豁达的长辈,这个长辈多么好啊,今天他的样子就是我明天的样子,我努努力,可能比他更好呢。所以孔子说希望年轻的孩子们,经常念着我这么一个人,觉得就是一个人生的榜样。这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每个人在心里要想着这可是圣人的理想,我们这一辈子能不能做到。

  一开始我们想到今天这个时代是容易产生很多忧思和惶惑的,怎样让这些负面不良的情绪少一些,学生曾经跟朋友说你怎么给我谈一谈君子的道德,孔子是非常好的老师,他的思维方式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整个《论语》概括什么都是极其的简单,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学生的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君子的基本道德就是三条,但是孔子也很谦虚,对不起,我做不到,孔子多可爱啊,说什么事都要说我做不到这一点,这个事我还不明白,圣人的态度就是这样,永远不自傲、不夸夸其谈,永远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对待世界和自己的晚辈学生。他说了哪三条呢?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字面的意思一解释大家都能够明白,又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我们一点一点来想,意味深长。先说什么是仁者不忧吧。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呢?老师说仁就是爱人,也就是两个字,爱人,好好的真诚善意的发自内心的对人好,这就是仁,仁者爱人。仁这个字写出来也是很简单,就是四画,但是这四画里包含了一个很深的道理,就是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单独一个人的时候,那不是仁爱,仁爱一定是你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态度。你说那一个人是谁呢?其实是谁并不重要,如果你有仁爱之心,那个人就算是遇到一个陌生人,看见你也是满脸谦和的,笑意春风的,如果你没有仁爱之心,就算是你的父母也会恶语相向。二万多字的《论语》里,“仁”出现了一百多次。

  学生接着问什么是爱人,老师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可能有权力、可能有地位,因为能够拿出恩德、钱财施于所有老百姓,接济所有的人,这样的恩德大吗?学生说做到这个份上太难了,还有兼济天下。孔子做了这样的一个解释,己欲利而利人,就是每一个自己在世界上都想找一点安身立命,让自己立起来,人人都有这样的心,那好,你自己要立,就用这样的心去帮助别人也立起来,这就是己欲立而利人,一旦立住了就想发达,人同此心,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发达就用这样的心帮助别人也发达起来,离你最近的人将心比心,所以能尽取比,能够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一下。能够多近呢?无非在家里有什么冲突,跟老婆、孩子将心比心想一下,张嘴想训孩子想一想他也有他的不容易,在单位跟同事,还有邻居等等,将心比心,孔子说这就是仁义的方法。其实没有那么难,无非是将心比心,从眼前事、当下事来做。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能够看到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做的简简单单的事。大家可能知道,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每年春节过后有一个大型节目“感动中国”,“感动中国”又在评选08人物了,其实就是将每年最感动人们的人物。评的07年人物里有一个候选人,河北省衡水地方的一个农村妇女林秀珍,我作为推荐委员拿到她的材料时,感觉她跟以往所有人不一样,感动中国已经五届了,我看到以往的推荐人都是一些真正的英雄,那些关键时刻营救人质的警察、雪山哨卡多年驻守的哨兵,还有排爆专家等等。林秀珍做的就是一到这个村里就开始赡养这个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她刚刚嫁到这个村子的时候,看见一个孤寡老人,说我家里也不富啊,那这样吧,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吧,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这个老奶奶从床上翻出一个纸包,说这是一包安眠药,我本来是准备走这一条路的,这八年来你这么照顾我,我觉得可能用不了了。林秀珍是见一个养一个,一共养了六个,而且一旦养了就是给人家养老送终。所以这个村的老人,少则伺候六年、七年,多则十年二十年,她自己的四个儿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出生,孩子们也是这样有时间就去给老人们剪剪指甲,帮老人做一点事,就这样过了三四十年。这样一个简单的农村妇女,如果没有剧组找到她,可能她根本没有走出她的村庄,你说这样的人足够感动中国吗?所以在写到她的推荐词时,我记得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我说如果是富人做这样的事,就象是慈善,而穷人做这样的事他就是圣贤。(现场掌声)谢谢大家。

  其实我想做圣贤有时候比做慈善容易一些,做慈善还需要有那个资金和能力,但是做圣贤,有时候就是需要一颗仁心。像林秀珍这样的人,几十年做的这么一件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他意味着什么呢?后来她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当年年度人物,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有一座丰碑,掀开之后都是评委会给他们的评语。她前面一位就是霍英东,霍英东的儿女去掀开,看见的是“辉煌一生”。紧接着这个农村妇女上去,掀开一看就是“温暖世道”,评委会的评语是“三十年间善良流过村庄,她用自己的人心温暖了世道”。我们这个世道已经有一点苍凉了,不苍凉何来温暖啊?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可能都有美丽善良的愿望,但是很难持之以恒把这样的善良愿望实现。孔子说过一句话,仁爱离我们远吗,我只要想到做到仁,仁也就到我的身边了。就是心中仁爱是一念,心中念头一动仁爱就做出来了,这就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在这个生活里,最简单的一些事情,有可能你可能就帮了别人,就是如此简单,举手之劳。

  学生们还曾经问过孔子,老师说的仁爱是挺好的,但是在行为层面能不能给我们拆解一下,讲一讲仁爱有哪些可以操作的方面。孔子说可以啊,然后跟他们说有五者行于天下,仁爱就做到了,说从五个方面做仁爱就可以做到,这五个字都很简单,看看这五个字跟我们现在的生活关联大不大。

  第一个字就是恭。为什么要恭呢?孔子的原话说恭则不侮,这句话大有深意,什么是恭则不侮,用今天的话就是你越对别人必恭必敬,你自己的生命越不容易招致侮辱。大家想一想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人的表情,其实就是你的表情的镜子,如果你自己对别人都有恭敬的心,你自己是最有尊严的人。任何一个单位,都会有个别几个人人际关系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恰恰每天都在强调自己的自尊,挑剔别人的人,越挑剔人际关系越不好,为什么?他就是少了一种内心的真正恭敬。恭敬不是一种表面的礼仪,讲的是内心的力量和态度。你对别人真诚的肯定了人家的每一点做的事情,那么你就经常是一个让大家觉得很好的人。

  这个恭会带来第二个态度,就是孔子说的宽,宽则得众。一个宽和的人能够得到大众的拥戴。宽和不容易,什么是宽呢?宽是自己心里的态度。禅师里说,这个世界有很多纷纷扰扰的尘埃,一旦把你的眼睛遮住了,眼睛才多大啊,但是一旦遮住,你就是活三辈子也是眼界很窄。如果自己心里没有事,就是坐在自己家的床上,会觉得天宽地阔。人心的宽与窄,不在乎你家里住多少平米,而是看你怎么看现在的生活,宽和窄都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用一个著名的比喻来讲,就是我们眼前的半瓶红酒,关键是什么表述来说。乐观的人永远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子呢,悲观的人说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幸运儿,一辈子都是满瓶酒,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这个世界也不可能有一个永远的倒霉蛋,永远都是半瓶子酒,关键是你的眼睛看的是有还是无。乐观与悲观,有时候就是决定了你生命的宽与窄,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解读你怎么来判断。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心里想要放大的世界,人猛的一看总有一些你愿意看见和不愿意看见的东西,人的主观眼光,这种选择性是很强的。就象我们有时候看朋友,好久没有见了,一看这个人特别憔悴了,可能这段时间不顺心,还有这个人怎么今天的衣服不搭配了,还有怎么今天的举止不得体了,也有人说好久不见你的气色挺好的,还有穿的挺漂亮的,等等,不同的人看别人的好与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你在看他什么。

  就象一个著名的故事,苏东坡跟他的好朋友佛印一起参照悟道,苏东坡老是伶牙俐齿,回去跟自己的妹妹炫耀,今天打坐我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呢,佛印就老老实实的回答说你不就是在那儿打坐吗,像佛啊。苏东坡哈哈大笑,说我看你就象是一堆牛粪。他妹妹冷冷一笑,你这还修什么佛啊,人家看你像一尊佛,说明人家心里有佛,但是你看人家是牛粪,你心里什么。同样一个地方,两个人一起出去玩,有人说这个地方真是漂亮,另外一个人冷冷说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堆垃圾吗。你可以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不屑一顾,但是你想想最后谁吃亏了,如果你看见这个世界永远只是垃圾,或者看见别人永远是牛粪,一生下去这种冷嘲热讽,乃至抱怨,最后会成为人的习惯,最后你发现不抱怨不习惯,你只有在挑剔中建立自己,这才是人真正的悲哀。你要知道你这样的挑剔,不是别人的损失,因为圣人说了,宽则得众,你最终会把大家的人气都挑剔跑了,任何一个单位、团队,包括一个居民小区,那谁宽和谁就拥有最多的朋友,他人的拥戴,这是圣人说的话,一点不假。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