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贾康悼亚平:她的思考和求索不会远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4: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贾康悼亚平:她的思考和求索不会远去

徐雅萍 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贾 康

  徐雅萍同志曾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多年,当时她用的是徐亚平的名字,大家都叫她亚平。她是位工作非常勤奋努力、待人十分热情诚恳的研究骨干。后来她去中国社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又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不久前,当我听到她因患癌症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时,虽此前思想上隐约已有所准备,但仍感实在太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不胜哀悼之至!

  回想当年我刚到财政部科研所时,作为李海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在办公室接触到的第一位就是亚平同志。研究生学习结束后,我留所工作,又曾与她共事若干年,一起调研、写作、参加和组织学术活动。记忆犹新,而斯人已逝,真使人深感生命的脆弱。

  亚平是一位在工作中有“拼命三郎”精神的女同志,她过去曾在东北一家煤矿的“铁姑娘队”亲身经历过摸爬滚打(因我上大学前在北京门头沟矿务局工作过五年,故这方面颇有“共同语言”),大学毕业后进入

财政部工作,仍是干劲十足,家中女儿尚小,便托老人照看,或入托幼儿园,自己加班加点,无怨无悔。1986年,我们和其他同志一道,成功地在长春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讨论会,其后她曾写过一篇激情洋溢的题为“思考、撞击、责任感”的文章,发表在《吉林财政研究》上,文中充分体现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心胸和奋斗的情怀。

  与使命感和奋斗精神相联系,亚平也是一位极为注重钻研业务和做事追求完美的人。80年代后期,她在研究领域中很快崭露头角,相继有文章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世界经济导报》上,当时颇有影响;在担任了研究室副主任后,她又毅然下决心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戴园晨老师。毕业后,亚平去了

证监会,又很快进入角色,走上了研究信息部的领导岗位,对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新闻报道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在异常繁忙的工作中,我们那时各忙各的,已很少有时间联系,只是碰巧在学术活动中见面时,才得知一些她的情况。记得1999年底,她说正为全国
证券
交易系统完全稳妥解决“千年虫问题”在天天熬夜。

  亚平对财政部科研所是颇有感情的,曾力求以在职身份读博而不离开财科所,因当时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种种思绪,竟是在得知噩耗之后几天,才不断地、反复地在脑海中出现,挥之不去。

  痛定思痛,不能不重提国人已议论多年的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问题。这是一个转轨时代大背景中的特别现象:有那么一批人,被“十年浩劫”耽误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改革开放后无比珍惜干事业的机遇,竟至长年超负荷、高强度地工作运转,又被交织在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压力和焦虑之中。对此,似乎只好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命运。但“历史”又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恐已很难理解比他们只大二十多岁的这些人,他们的事业追求,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引陶潜之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几年前写过的几句“自由体“小诗,一时间又涌上心头:

  人生·历史

  物质不灭

  我们都将化烟化灰

  星辰亘古

  生命只是来去匆匆

  顾不上总结

  来不及叹息

  活的是感觉

  留的是延续

  在有限的磨炼和消耗中

  争取一点意义

  如白驹过隙

  轻风一缕

  得知亚平身后事的安排,由她之愿,丧事极简,没有通知各方参加告别仪式。我谨以此短文,作心香一瓣,悼记财政科研界和证券界不应忘记的这位同志。

  亚平志存高远,却天不假年,悲夫!但她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一生,已足以使她有充分的理由,在天堂得到安息。

  (作者为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