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06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 正文
 

沈越:中国经济学应该是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4:03 新浪财经

  

沈越:中国经济学应该是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

  由人大经济学院、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之二——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研讨会于3月18日在人民大学举行。图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人大经济学院、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之二——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研讨会于3月18日上午8:30-12:00在人大明德主楼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越演讲实录:

  沈越:非常感谢把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给我,我就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要有一个定义的问题,什么叫经济学,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话,大家就缺乏讨论的基础,我今天听很多
学者讲

中国经济学,可能有这么几个不同的含义,有的讲中国人做的经济学,有的讲的是用规范的国际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因为前提不一样,那就没有办法讨论这个问题了。

  我觉得,经济学不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至少是近似科学,所以有共同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共同的问题是逻辑性的,是没有国界的。而中国经济学应该是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世界公认的共同的经济理论所不能概括的东西,我们中国人来做这个,这个才应该叫中国经济学。比如说我们讲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经济学是不认同的,但是却是经济学的内容,至少是经济学研究的约束条件,至少现阶段是这样。

  关于继承的问题,我想讲一下自己的观点,当然大家比较乐观,说中国经济学就是创造,我觉得可望的多少年,可能中国的经济学可能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当然这种学习是创新性的学习,我觉得李稻葵教授讲得很好,我们20多年中国经济学传承的进步很大,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学到大国际经济学是学到了形,而没有神,有是术的东西学到了,这方面中国人可能还需要努力。

  还有一个,周立群教授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问题是在层次比较高的学校,如果考虑到我们还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四五百所有学经济学科的学校,他们可能连术的东西把握还不大,所以我个人觉得,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不排除林毅夫教授说的,可能有一批利用中国的素材,又受到良好的国际经济学训练,又有创新能力的经济学家在未来的多少时间内走向国际舞台,但是可能在短期内还是以传承为主,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另外,我觉得中国经济学,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中国经济学就是受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所影响的,作为现代经济学包括不进去的这部分,这个应该是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林毅夫教授刚才讲到了两个很重要的案例,一个是转型的问题,一个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学现在要谈到这个层次的创造可能还谈不上,因为中国体制也好,经济发展也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落差,中国经济学真要大规模的影响国际经济学,可能得等着我们双重转型,一个是市场化的转型,一个是工业化的转型基本完成之后,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经济学才可能谈得上大规模的影响国际经济学,或者说现代经济学。

  历史可以表明这个问题,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已经成了霸主,但是经济学成为霸主是

二战以后,经济学作为科学里讲,它有一个滞后性,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中国现实中产生出来的理论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改变或者说影响主流的经济学。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