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界动态 > 06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 正文
 

郭庆旺: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自主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3:53 新浪财经

  

郭庆旺: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自主创新

  由人大经济学院、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之二——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研讨会于3月18日在人民大学举行。图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郭庆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人大经济学院、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之二——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研讨会于3月18日上午8:30-12:00在人大明德主楼举行。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郭庆旺演讲实录:

  郭庆旺:各位教授、各位专家,大家好。能把大家请过来,座下来,谈谈中国现代经
济学教育,是应时代的要求,现在也确实到了这样的阶段了。我的发言其实是林毅夫教授刚才阐述观点的延续,但是我不敢说是对他思想的阐述,他的思想非常的深邃,只不过今天时间的关系他没有阐述。我的题目是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自主创新与成本收益分析。

  讲三句话,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给大家省一分钟,我争取用七分钟。第一,20世纪是

中国经济学教育以学习、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的100年;第二,21世纪是中国经济学教育自主创新、铺设通往“中国经济学的世界”之路的100年;第三,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第一句话,整个20世纪是中国经济学(教育)引进、吸收的一个世纪。大家都非常清楚,从20—40年代,我们中国也是学西方的经济学,当然,在这个领域里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们,可能大多数都作古了。到了新中国成立50年代开始,那时也是学西方,只不过这个西方一半在东方,一半在西方,跨越欧亚大陆的苏联。在学习苏联的经济学及其教育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在50年代初按照苏联的教学模式和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创办了连续的研究生班,在60年代、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开始,许多中国经济学教育界唱主角的都是那时出来的教师。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又做了一件大事,黄老师最有发言权,就是从1985—1995年办的十年的“福特班”,培养了600多人,一半在国外,另外一半有的上了企事业单位、从政,很少一部分从事经济学教育。80年代全民经商,求爷爷告奶奶留校都不留。另外300多人都到了国外学经济学。在此期间,中西合碧的经济学教材也诞生了,在50年代的时候,黄达先生的经济学吸纳了苏联的理论写了货币信用学,在全国应当是普遍接受的教材。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他们与时俱进,变成的金融学,仍然是全国的通用教材。在财政上,也有陈共先生的财政学,同样是这样的阶段。所以我们一直在吸收和消化,以及在中国的运用。

  这个100年,其实也为中国的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第二个阶段,21世纪我们怎么办?刚才林毅夫教授提到,整个国家都在自主创新,我们经济学的教育是不是也到了自主创新的阶段了。我们想,这需要几个条件:第一,首先要冲破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迷信。第二,要创新,首先要在国际经济学教育,特别是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里大体能对上话的时候。第三,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说,你得有土壤,21世纪,我们有信心,21世纪是中国经济的世界。我们说,中国的现代经济学能不能成为今后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甚至是学习,至少是倍受关注的对象,那就取决于中国经济现象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了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我们有信心,如果你对中国经济今后90年的发展有信心的话。第四,就是我们在自己做的时候,我们还得需要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听,外国人知道你的经济贡献,在理论上有了总结;他们可以挑出毛病,他们挑毛病、我们完善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

  最后在21世纪的100年,我特别赞同林毅夫教授的观点,这100年我们的自主创新要做,做成了,中国经济学的世界就会到来。因为我们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是很长的,不要看最近刚刚跨入的头六年还不行,我们已经有很多的铺垫了。当然这件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这就要结合创新的观点和黄卫平教授说的教师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三个方面。谁来创新,何时创新,如何创新的问题,我想主要取决于人,我们看看这样的逻辑,现代经济学的教育→教学→教师→教材。谁来做呢?都是人来做,人是谁呢,就是教师。从创新的角度说,核心是教师。创新的教师要具备的素质和条件,第一是具备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共性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方法;第二是土洋结合的问题,有效的土洋结合本身就是组织创新,最终的成果就是成果的创新。我们再问教师哪来,有人说我们要自身培养,可是再问一句,实现自身培养的那个老师哪来?总而言之这里有一个教师的问题。要想搞创新,要想与世界接轨,要追赶的话,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引进国际化、现代化的教师,应当说这是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大。与现在国内的已经有一定地位、造诣的的教师比,引进一个人的成本那肯定要大。但这怎么看。与他自身创造的价值来说,或者是收益来说,这个成本是非常非常小的。引进一位很好的能够授业很多的人教师,还是把很多的学生直接送到美国,哪一个成本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了,引进的人能不能带领我们来创新,取决于很多条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他(们)能不能结合中国的情况形成一个创新的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以及转变,包括观念的转变,包括选题的转变等等。不要形成一种泾渭分明的,说哪个学校一看是洋派,哪个是土派,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形成不了一个合作的、创新的团队。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