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与中国工业化进程(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4:12  中国经济时报

  张培刚关于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理论,为我国农业和工业的相应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向导。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对工业有“五大贡献”,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启动器和助推器,是“工业机器”运转的“燃料”。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农业生产结构将相应调整,且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这样,工业就应该适时“反哺”农业。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力发展工业,虽然没有忽视农业,但农业几乎完全是为工业发展服务,农业剩余被完全用于发展工业。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工业化已初步进入中、高级阶段,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极为缓慢。现代工业如何帮助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已成为近年来最为热门和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并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工业化对农业在生产结构上的影响以及国家在农业政策上的倾斜,均反映了张培刚“先是农业支持工业,然后工业反哺农业”的思想。

  张培刚关于“工业化”的独特而全面的定义以及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影响的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工业化不仅包括传统工业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继城乡手工业者之后终为工业部门所吸收。但考虑到中国的地理环境(平原不多)以及人口众多和由此导致的劳动力廉价等因素,这就导致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十分困难,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必然更加缓慢和艰难。张培刚60多年前的论断,至今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当今,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三农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速农业的现代化,张培刚的理论仍将发挥指导性作用。

  张培刚的经世济民梦

  1947年,当张培刚获知其博士论文获得哈佛大学年度最佳论文和大卫·威尔士奖金,他感到十分高兴。他并非因为获奖本身高兴,而是由于他为中华民族之不逊于任何民族而深感自豪。

  自幼家境贫寒,参与农活的张培刚深感中国农村的凋零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几年中,张培刚的足迹遍及近半个中国。多年的深入农村实地调研,令张培刚深深同情中国农民,并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哈佛博士论文,正是其立足中国,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系统回答。正如张培刚自己总结的,没有一颗始终炽热的爱国之心,他是写不出《农业与工业化》博士论文的。

  改革开放以来,是张培刚学术的第二个高峰期。这期间,他有一系列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论著问世。特别是,由张培刚倡导并推动建立的新发展经济学进一步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前社会主义国家等。当然,中国仍是特别研究对象,因为张培刚时时刻刻都在考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为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的理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培刚以及张培刚的弟子等共同出资成立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按照张培刚的意愿,同时为纪念张培刚博士论文获得“大卫·威尔士奖”60年,第一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已于2006年颁奖。首届获奖者为何炼成、林毅夫和史晋川这三位经济学家。第二届发展经济学奖将于2009年2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