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仲伟志:经济学家为什么挨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5日 10:22 经济观察报
仲伟志/文 前不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会议决定,开除邹恒甫在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职务,将其人事档案移交北京大学人事部。随后,邹恒甫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声明,指责光华管理学院开除他,是学院院长的报复行为。邹气愤之余并不忘揭短:“你们到处当独立董事,到全中国搞收费惊人的巡回讲座!”大家知道,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是张维迎,张又是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代表性人物,一直被人拿放大镜盯着。此事一出,媒体哪里还按捺得住,一些手执快刀的时评论家更是匆忙宣布,张维迎又让中国经济学界大丢其脸。 关于这一事件,学界有一些说法,比如“没庙的和尚骂有庙的和尚”等等,因为先后当了“院长”的钱颖一、田国强也都挨过骂。我曾到光华管理学院调查,走访了一些师生,他们告诉我,原因比媒体的种种揣度要简单得多,主要就是邹恒甫“过去几年很少到校上课”。也有光华之外的学者对我们讲,一个大学老师,总要遵循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吧,拿了钱就要干事,否则总是羞于启齿的事情,但是现在,这样的人为什么成了公众眼里反潮流的英雄? 媒体与时评家们似乎懒得求证,只要目标对准了张维迎,就能多吸引一些眼球,就能多被点击几次,就能多卖一些杂志,何乐而不为?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难道他们的眼睛真是雪亮的,足可以替代多角度的采访和更多的旁证了吗? 其实何止张维迎——其他主流经济学家们,也几乎是说一句就得被骂一次。比如今年春节期间,茅于轼在本报发表 《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一文,他认为,春运不涨价这项政策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要辩证地看。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好在茅于轼先生从不到网上看新闻,落得个耳根清静。后来吴敬琏先生将这一观点提交到全国两会上,网上网下又是一通咒骂,截头去尾,断章取义,以恶毒的人身侮辱之言,极尽攻击诽谤之能事。 时下,骂经济学家确是一件时髦的、而且不用负责任的事。前一阶段发生黑砖窑事件,人们怒斥“洪洞县里无好人”,而在此之前,经济学家已经自嘲“经济学界无好人”了。在本报发表文章而遭遇痛骂的经济学家,就已经可以开出一串很长的名单。最早的时候,我们还认为这其中有个人化的原因,比如张维迎是否在北大校改时得罪了太多人啊,比如某经济学家的一些做法是否确实有问题啊,比如某学者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啊,但是现在看来,痛骂经济学家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主流”无一幸免,甚至一切 “精英”都在被痛骂——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其深层原因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来之不易,经济学家的历史贡献毋庸置疑。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改革所起的作用,至少不亚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在价格改革、宏观调控、所有制改革、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外汇外贸体制改革等等领域,经济学家都承担起了自己的使命。中国经济学家已把自己的思想深深地烙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上。而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实践,也培养了一代充满生机的经济学家,使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一步步丰富起来。实事求是地说,近三十年来,经济学理论取得的突破最多,成就最大。据我观察,中国经济学家在海外名校担任终身教职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领域,仅此一点即可窥斑见豹。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从经济学家那里获得了好处却浑然不觉。相反,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导致体制矛盾不断暴露,社会利益逐渐分化,经济发展成果没有被更多的民众所分享,经济学家们便逐步成为人们发泄积怨的对象。百姓负担重、苦痛多,眼看着精英至上、权贵本位,哪还管你经济学家做出过什么不可磨灭的贡献——国企改革、医疗改革、社保改革、收入分配改革走弯路、陷泥潭,不都是你们经济学家的“乌鸦嘴”说坏的吗?你们不是从事政策研究、提供政策建议的吗?中央把你们请进中南海讲课,你们都为中央政府出了些什么主意?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才是经济学。我们以为,经济学首先是一门让人富而不是让人穷的学问。穷开心、大呼隆,那不是经济学。由此我们便可以推及,经济学家应该在社会中扮演一种什么角色。纵观国内国外,既有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也有为政府工作的经济学家,更有专门为企业做咨询的经济学家,他们教人积累财富、配置资源,为某个利益集团或某种利益关系出谋划策甚至代言,并没有违反学术道德,更没有违反法律。而无论多么伟大的经济学家,其观点也未必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即便其主观愿望是这样的。对此我们本不应过分苛求。 问题是,无论进行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经济学必然牵涉到公共利益,经济学家面对的是有着各种欲望和缺陷的人组成的社会,而不是像自然科学领域那样相对单纯,因此也就容易陷入到利益争执。加之长期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经济学领域气氛相对宽松,经济学家说的话就多一些,一些非经济学家也跑到这个圈子说话,“言多必失”,难免为人诟病。 但是,因此就认为是经济学家误导了中国改革,损害了社会公正,这就实在高看了经济学家,也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我们在批评经济学家更注重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更关注改革方向而忽视了过程公正、更重视市场化却忽视了民主化的同时,是不是有些搞错了逻辑?一项政策的出台,最终是政治过程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某个学者建议的结果。如今经济学家影响决策的能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即便他们的某一建言获得采纳,其初衷也往往被现实扭曲。他们不是决策者,更不是执行者。实际上他们一直面临着理论自由探索与意识形态大一统的矛盾,他们的很多话,往往是说不出口的。 说到底,还是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步推进民主建设,将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既然他们的建议涉及公共事务——纳入到一个开放的讨论甚至辩论平台 (但绝对不是咒骂),纳入到一个可以由公民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的制度体系。一项由公民授权实施的政策,一项受到民主监督的政策,即便它失败了,公民社会也会主动分担责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家动辄开口指责人非,闭门不思己过。 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错。因为那时候没有桥。但是现在,一些人是河上有桥偏不走,仍喜欢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就可以顺便把石头摸到自己的腰包里。这些人过了河,留下那些修桥的人挨骂,实在令人感慨。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