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议学人 > 正文
 

林国强:追赶型发展要有平常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访南宁市市长林国强

  官员访谈本报记者 陈宏伟 邹建锋 李银雁

  中国经济时报:发达地区往往要谈领先优势,欠发达地区则谈后发优势。你怎么理解南宁的后发优势?

  林国强:后发优势是个相对概念,就是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我举两个例子:

  在城市规划中,以前大家对内河改造的理解和做法是“三面光”,现在这个观念落后了,内河就是要有泥土,有草,有生物,有自然的生态,“三面光”不仅成本巨大,也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再比如城市建设中大量大广场和高架桥,开始好像很高级,很现代,但随着世界性规划认识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明白这些是没有办法才做的东西,并非越多越好。

  先搞起来这些设施的城市,要么承担它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要么花钱推倒重来。这都是代价,是教训,也当然就成了落后地区的经验了。

  

中国经济时报:从这个角度理解,后发优势就是吸取别人经验教训,少犯或不犯错误。事实上,绝大多数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老百姓,心里都比较着急,都憋着一股劲,恨不能一下子赶上去,超过去。

  林国强: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大到整个人类,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其发展都有自身规律,而局部的发展必须服从大规律,小历史要服从大历史。

  就一个城市来说,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积累起来的,有些东西可以快,可以突击,比如修条新马路,建个防洪堤;有些东西是快不了的,要服从整体规律和节奏,快了,超越规律了,就会出问题,反而是倒退。而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的积累,更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时候硬件上去了,软件跟不上,还是不能协调发展。

  到今天为止,我在南宁当了两年半副市长,7年半市长。越到后来,越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一个错误的决策劳民伤财,也不想用未来的代价换来一时的进步。所以,尽管也希望发展能更快一些,但决策要一定科学谨慎。

  中国经济时报:这些年来,南宁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多措施按照其出台的时间来看,都可谓是惊人之举,甚至外界已经将南宁看做以改革促进快速发展的典型。你觉得这些改革的决策都是谨慎的吗?

  林国强:确实,南宁每年都有一些改革措施出台。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太死板,喜欢有点变化。想实实在在为这个城市做点事情,在其位,谋其政。但是改革只要有突破,也总同时存在不足,一点缺陷没有,只有神仙才做得到。只要尽了心,尽了力就行了,有很多事务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素质教育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办好,但也难逃历史的局限性。很多事情现在看是正确的,今后时空变了,又落后了。任何事只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看其正确性,不能苛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种洒脱、彻悟只有干了事之后才能体会到。

  话又说回来,我们的改革决策肯定是谨慎的。评价一项决策的标准是什么?要看是不是符合历史潮流,符不符合国家大政方针。

  我们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在国家总体改革框架的指导下出台和进行的。当然,既然是改革,就不能照搬上面的东西,而要结合本地实际,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对于地方和城市而言,这种“规定框架内的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中国经济时报:其实改革也不容易,你要勇往直前,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也不能老想着自己升官发财。在中国国情下,你还不能太张扬,太惹眼。

  林国强:改革要有勇气不假,但更要有平常心。局部的改革是大气候决定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地方官员只是具体确定本地改革的动作和力度。干成了,不值得骄傲,是形势到了;干不成,也不必灰心,是形势没到,或没策划好。

  中国经济时报:恐怕不是所有人都有这颗平常心。和东部城市比比,和西部一些省会城市比比,肯定有很多南宁人很着急。比如我们就不止一次听到南宁人对其工业发展落后的焦虑、遗憾甚至抱怨。

  林国强:有人说南宁的工业是“短腿”。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可以说南宁的工业先天不足,不是因为我们没努力。过去是战争前沿,国家不可能在这里计划布一大堆工业项目。

  而且,现在我们的工业发展速度已经够快的了,每年两位数,甚至达到20%左右的增长,远远超过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这些问题上,不要总去和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与别人比要看自己的差距,但更要多和自己比比,这样才能有信心、长志气。

  现在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一比就是比数字,一味追求数字。对于数字,有时候工作需要,比如总结工作,制定目标,不得不用数字说话,但实际的工作远远不是数字游戏,一个地方的发展、老百姓的

生活质量,绝不是几个数字就能说明了的。

  中国经济时报: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总结南宁改革经验,比如威宁模式。你个人觉得南宁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什么?

  林国强: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南宁市委市政府目标一致,团结进取,保持了工作方向和计划的一贯性。我们咬定把南宁建设成物质和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绿城”这个目标一直没有动摇和松懈过。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组织上和决策上的因素外,思想因素也很重要。不管在任几年,你得想干事才行。

  林国强:我们讲“后发”,是指客观的经济指标、发展水平。但在思想上,却无所谓“先发”和“后发”,大家都有一个脑袋,都能想问题,都可以合理“超前”。

  改革措施也一样,有的改革必须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推行,有些改革则和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比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采购改革等都是这样的。

  相对而言,广西的客观条件,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才,都不够理想。这是客观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无视这一存在,超越历史去想问题。但是改革的决心和思想是主观的,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多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刚才说到经验,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不要光看别人,不要跟着别人屁股转,要创新,要与时俱进。

  南宁有南宁的优势,比如说,我们同时拥有东部的地理优势和西部的政策优势,还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

  有优势,有想法,有决心,总是能干成一些事情的。

  中国经济时报:有条件干,想干,有决心干,下面就是会不会干的问题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肯定得抓紧干,却又不能急,不能盲目干;肯定得苦干、实干,却又不能蛮干、硬干,还得巧干。

  林国强:会不会干靠悟性。悟性也是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养和提高的,干多了自然有些体会。

  就地区发展来说,就是要抓特点。

  比如我们在南宁搞国际民歌艺术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抓住了南宁的特点,做了一件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事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民歌节已经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南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成为推动南宁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最近,我们提出要建设“中国绿城”,也是抓住了南宁的特点,符合我们当地的实际。

  说起巧干,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叫“鲁班的石头”:建赵州桥时,造桥的人整日里忙得热火朝天。没有人注意到,有一个老头每天在一边默默地打凿一块石头。桥快完工,剪彩的日子到了,仪式也定了,嘉宾也请了,却发现桥中心结合处差一块石头,大家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人想起了那个老头凿好后留下的那块石头。找来一试,严丝合缝,一切OK!做事就要做这样的事情。

  南宁就有一件类似的事情:1996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搞会展经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造一个大型会展中心。一直搞到前年秋天,快要搞成了。就在那时,南宁和另一个城市争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方提出,南宁没有会展中心,搞不了这个会。我们连夜向中央汇报,说我们还真有个会展中心。上面派人一考察,果然有,这事就定下来了!

  要是没有1996年做出搞会展中心的决策,南宁是绝对争取不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承办权的。而这个博览会对南宁未来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再怎么估量也不过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追赶型发展相关网页共约433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