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我们当时缺少国际经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1:02 时代人物周报 | ||||||||||||
如果不是话语中还带有少许的南方口音,看到清瘦、白净而高个儿的张卓元,你绝对不会认为他是广东人。 与很多经济学家一样,作为当时经济学界有影响的人物,20年前,他也在巴山轮会议的参会名单之列。
国家和个人都受益匪浅 “那次会议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决定了中国市场经济取向,讲了一些经济方面规律性的东西,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去,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一套东西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应该说,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对中国,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都是一次带有启蒙性质的会议。” 张卓元的话再一次印证了巴山轮会议的影响。事实上,那次会议还让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国内经济学家“大开眼界”。 比如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托宾,他很有名的理论是鸡蛋不要在一个篮子里装着。让张卓元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托宾发言时拿着一张纸说:你们给我提供的一系列的统计表,包括经济增长多少、物价上涨多少、投资多少、货币供应量多少,我不懂中国经济具体情况,但从这些表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处于过热的状态,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宏观管理,特别是需求的管理。 “他能从最主要的经济指标看出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的状态,这让我们在座中国人都非常讶异。他是美国经济学家,在此之前,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就靠统计表判断,就知道中国经济过热,这是很了不起的。现在看来他的判断也是非常正确的。” 另外一个让张卓元觉得了不起的,是世行林重庚对外国事物的丰富经验。比如讲到养老金,他就讲智利怎么干的,新加坡怎么干的,然后哪些对我们可以有参考价值的。 “他讲到任何事物时,都有比较宽阔的外国经验及背景,而我们往往缺少这个,我们对中国的情况可能的确比较了解,但美国是怎么做的、英国是怎么做的、日本是怎么做的,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是怎么做的就不知道了。这个问题,文革后(更谈不上文革前)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比较欠缺。” 事实上,不论从认识还是从实际方面,巴山轮会议对张卓元的影响都不是一二句话可以概括的。他现在的主要业务专长政治经济学、价格学、市场学等,都可以看到巴山轮会议论题的影子。 不仅如此,“我后来写的很多文章都会引用到那时的东西,比如布鲁斯说的双轨制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发明,通过双轨制,使得从行政的办法向经济的办法平稳过渡有一个很好的桥梁”。 高端对高端的一次盛会 “前一阵,7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到中国,影响却平平,原因在于没有高规格的人才和他们一起来探讨问题。特别是年龄最大的那个以色列人,他的东西,专业的经济学家都不太看得懂。他们与企业家的所谓对话是聋子对话,企业家听不懂他的话,他也听不懂企业家的话。” 在谈到巴山轮会议已经20年,为何还会被很多人反复提及与念念不忘时,张卓元认为,巴山轮对话的双方都是“最高级别”的,特别是我们中方的这一批人。 “中方当时参加会议的人,比如安志文,当时是体改委的党组书记,薛暮桥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马洪是国务院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国光是社科院副院长,特别是前三者,是当时国务院制定改革发展政策的中心人物,而所来的外宾又都是规格很高的,有的有实践经验,有的有理论经验,他们的东西让我们当时的决策者直接受益以后,就会转变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决策,所以影响很大。” 确实,参会人员中,不光有完全的理论家,还有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世行专家等,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结构,光靠学者不行,光靠哪一类人也不行。 “那种形式很好,后来又有一次策划,想搞个资本市场方面的会议,计划重走那条路,结果没成。” 不过,尽管后来没有成行,因别的原因,他又走过三次那条路,但张卓元仍然对第一次印象最深,包括第一次坐的那条游轮。 “那是当时最好的游轮,是一个菲律宾人管理的,我们坐的算是头等舱,单间带卫生间的那种,相当于现在的三星级酒店,现在的游轮可能要比那个更好,但在当时,那就是最好的,很平稳。” 吴敬琏曾让翻译非常恼火 “当时,中方更多的是提一些问题,请他们来诊断,气氛很好。只是可惜要通过翻译,尽管我们有最好的翻译。” 提起翻译,张卓元说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由于会议的级别高,去的4个都是同声的一级翻译,但他们不懂经济学,翻译出来的词我们不太听得懂,遇到这种情况,吴敬琏老去插嘴纠正人家。弄得人家恼火极了。特别是那个李淼,是江青看英国电影时的专用的同声翻译,所有英语里面,你想不到的词和不认识的东西,他都懂,比如有一种奇怪的鸟,他都能叫上名字,所以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但他的很多词还是被吴敬琏纠正,搞得他相当恼火,说究竟是你翻译还是我翻译。” 事隔20年,每当想起和说起此事,张卓元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如今,年过70的他精神还很好,身体也还很硬朗,也并没有赋闲在家。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家给我优惠政策:晚上不加班,平时不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只参加一些中央文件的讨论和修改,而不参加初稿起草。” 事实上,要参加一些大大小的会议,自己还带着一个博士生,再加上要参加一些研究生的毕业答辩,张卓元依旧很忙。 人物来头 张卓元,1933年7月生。广东省梅县人。1954年7月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1954年9月份配到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图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83年7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财贸经济》主编、博士生导师。1993年12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9月至199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主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7月被评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