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研究员谈我国新一轮土地改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06:14  央视《新闻1+1》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法律缺陷

  主持人:

  您看,现在土地我们说要素的全流通,因为现在农村的生产力、资金、技术都可以流通了,然后现在我们再看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它却不能像那几个要素那样流通,如果这个现状保持下去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党国英:

  我们现在这个土地其实可以流转,比如农民之间可以出租。但是我们要扩大流转,它受到一些制约因素,比如说农民的土地不能抵押。然后我们再讲非农建设用地,我们现在也有一些法律上的限制,比如说它要转到集体之外的其他人去承包这个地,或者把这个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转到农民的集体之外,国家也有一些法律的限制,这样一个状况的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些不利的方面。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讲资源要通过市场化,才能够要合理配置,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可能降低。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流转方面法律上的一些缺陷,以及法律上的一些不可操作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农民的权益可能受到伤害,这样可能引起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可能不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

  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这样一个土地制度状况,我们经常讲要保持粮食安全,解决18亿亩耕地的保护问题,也会有一些不利的方面。

  主持人:

  之所以要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块说,我就想说,是不是因为流转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或者说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和支配权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才使得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村出现今天的现状?

  党国英:

  我倒觉得是这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有一些误解,以为我们是土地流转问题没有解决好,它影响到农村的经济效率,特别是有一些人可能想会影响到我们的粮食产量。其实我自己倒觉得,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比如说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来实现农村的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高未必效率就高,土地流转放活,应该有一些配套措施,就是它可能使农业经济效率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倒不见得是短期内粮食产量增加了,总体上讲的话,我们在这个方面做工作,我觉得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农地承包权要长期稳定,然后我们要扩大它的流转,也就是说,在流转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强化农民的决定权,或者我们叫土地的财产权,强化这个权利,它可能有利于解决我们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它不见得就是粮食产量就很快提高了。

  主持人:

  农村的土地改革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面,各地已经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尝试,在尝试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暴露的这些问题也无疑就给我们下一步的改革也提了很多醒,无疑也指明了一些方向,接下来我们就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年都进行了哪些改革。

  农民的土地权益屡遭侵害

  短片:

  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指出,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五大矛盾,其中就包括农民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征地纠纷频繁发生。这些我们听起来似乎并不陌生,即使不生活在农村,日常媒体上关于农民土地利益受到侵害的报道也屡屡能够看到,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严格进行土地管理,这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一项长期政策。然而,农民的土地权益为什么仍然会遭受侵犯呢?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另一个现状也让许多人忧虑,那就是,以小家庭为主体的农耕模式使得土地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极大的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显然,时过三十年,当初为推动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呈现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面对这些,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从决策层到普通民众都对目前农村土地政策进行着密切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外界更是纷纷推断,本次全会将聚焦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其中,土地制度改革将是一大热点议题。

  其实,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发展规模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土地流转的尝试。在浙江,从2001年起,许多乡村的农民就以契约形式把承包的土地交给他人经营,自己按土地面积得到一定收入,当地农民把这种土地称为“股票钱”。

  浙江绍兴农民:

  现在劳力都到厂里工作,我年纪也大了,也不要种地了,就委托村里把土地租出去,总共我们是六口人四分田一个人,一共是540块钱一年。

  解说:

  土地流转为当地农村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一些基层政府对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比如流转后土地产出利益分配不公,用行政手段强制流转等等,浙江的土地流转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这项政策能否在全国推广,如何推广也依然存在着争议。

  另外,土地流转制度要在全国推广,也许还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比如在改革中,各地农民的得意程度会有不同,如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将获得较多土地级差收益,如何让全体农民都从改革中获益,而不是产生新的贫富差距鸿沟,也是农村土地改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所有这些都决定着这场改革攻坚战能否打响,也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决心。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