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经验的林氏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1:24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余力 

  ●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制定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转型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政策的合适与否决定了这些国家发展绩效的好坏。

  ●制度是内生的,不存在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绝对优越的制度安排,任何制度安排的有效性都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成立。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言,是否相信比较优势理论,是衡量经济学家与非经济学家的标准。以此衡量,林毅夫是100%的经济学家——在中国,他被称为“林比较”——从1988年的一页提纲开始,20年来,他一直从比较优势角度来分析发展和转轨。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制定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一国如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按照其要素禀赋——也就是资本、劳动、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该经济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会具有自生能力,经济会有最大的竞争力,能够创造最多的剩余,资本积累的速度会最快,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水平就能够得到最快速的提升。

  利用比较优势,就会有后发优势——由于存在技术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模仿或购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避免为技术创新支付昂贵代价——技术变迁的速度就会比较快,实现追赶,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之所以持续30年高速增长,正是由于中国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起步,在积累了资金、人力和资本后,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同时以渐进的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让价格发挥作用,使中国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形成自生能力。

  在其分析中,林毅夫认为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转型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政策的合适与否决定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发展绩效的好坏。而在中国目前处于转轨的阶段,对市场、对产权制度的许多干预和扭曲是一种内生的经济现象,在造成这种内生现象的外生原因未解决前,简单的市场自由化和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未能解决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相关的问题,而且,私有化以后政府给企业的保护和补贴可能还会增多。

  让他高兴的是,十多年前他主张这一点看法时还只是理论的推论,2002年世界银行出的一本关于苏联东欧转轨10年经验总结的报告中,有大量的经验实证资料支持了他的看法,苏东政府在推行休克疗法以后,给这些私有化企业的保护补贴果然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是增加了。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