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周俊生:解决负利率问题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周俊生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在一个会议的间隙表示,在比较长的时间出现持续负利率,对经济发展是不好的。易纲的这个表态,表明长期为国人所关注的负利率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近几天,随着股市指数登上5000点高峰,市场一片欢腾。有人断言,在目前CPI不断走高,银行储蓄负利率的情况下,普通民众惟有通过股市投资才能跑赢CPI,战胜负利率。按照这种说法,似乎只要“买猪肉”的价钱不见下降,股市指数也就只可能一路向上。

  这种说法有多少道理,那是经济学家和股市分析师应该做的“功课”。但今年以来,随着CPI的不断走高,银行储蓄负利率问题已经日趋突出。尽管央行在今年已经4次加息,税务部门也把储蓄利息税从原来的20%减低到了5%,但负利率问题依然引人注目,解决负利率问题应尽早提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负利率问题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但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消极的。国民经济的大幅增长使人民群众的财富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快速增长,但负利率的存在又使人民群众增长的财富出现了事实上的贬值,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因此而被打了折扣。银行储蓄在我国是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

理财活动,中国的普通群众只要稍有余钱,一般都会存进银行,期望通过利息收益来实现“钱生钱”的功能,但负利率的存在使人民群众的这个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如果考虑到中国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者,他们的余钱本来就不多,存入银行的资金也有限,但还要让他们的存款遭受负利率的消耗,负利率的长期存在就更不应该了。

  前一时期,有关方面曾经对“全民炒股”颇有微词。“全民炒股”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成为现实,虽然还是一个有待论证的命题,但我们必须看到,普通群众之所以热衷于投资股市,一方面固然是股市的上涨强烈地吸引了他们,但另一方面储蓄的负利率也在客观上使人民群众减少了对储蓄的热情而进入股市。因此,解决负利率问题,既是让普通群众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的一个必要的途径,也是化解

股票市场过热气氛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环节。

  解决负利率问题,当然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是完全无计可施。比如,如果CPI继续走高,我们是否可以恢复保值储蓄,就很有探讨的意义。当然,这样做会增加银行的利息支出,但我们看到,最近正在陆续公布的各大银行半年报表明,今年以来

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普遍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商业银行在享受快速增长之际,是否也应正视一下储户在遭受负利率之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