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盛广耀:城市经济学前沿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2:52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盛广耀 一、城市产业结构问题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视角分别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认为,城市产业的形成过程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密切相关。在古代城市阶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城市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品交换服务的商业、手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近代城市阶段,工业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日趋复杂,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到了现代城市阶段,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中“硬”的物质财富生产越来越让位于“软”的信息财富的生产,城市经济结构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强大动力。而主导产业是城市产业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认为,从事商品生产的工业是现代城市的基本产业之一。轻纺工业经原材料工业,向机械加工和组装工业,再向高技术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工业演进的一般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城市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从事商品交换的服务业是城市的又一基本产业。 有学者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各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使得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成长开始突破工业社会的框架,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变。今后的趋向将是信息化过程取代工业化过程。 有学者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产业结构能够发挥资源比较优势;(4)发展环保产业。而这里的资源比较优势,他们认为资本和技术占优势的国家,就应主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占优势的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资源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资源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类型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 二、城市住宅市场 近年来,国内翻译和引进了国外房地产市场分析理论和教材,并编写了一些高校的房地产市场营销教材,推动了我国住房市场细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郑华较早地将西方房地产分析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市场情况相结合,并且在中国住宅市场细分方法和案例方面作了较好的研究。国内学者张红等翻译了国外的房地产市场分析著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住宅市场细分的理论、方法和案例,为提高我国相关研究水平做出了贡献。叶剑平、姚玲珍等编著的《房地产市场营销》,引入了市场细分理论,介绍了市场细分的标准、方法等。 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中国城镇住宅市场细分的实证研究还不是很多。现有成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中国住宅市场和西方的不同,相应地分析了影响住房消费的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等。如卢卫分析了中国居住文化的发展特点:重购轻租,重储慎贷,重建轻管,守望相助,轻个体重人际关系,入乡随俗,安土重迁等。易成栋的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和中国城镇家庭住房选择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导致了家庭住房选择行为的重大变化,并且家庭住房选择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还系统分析了住房类型和住户社会经济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总体研究还很少。二是从理论上研究住宅市场细分的标准、细分方法,并且得到相应的细分结果。如张建坤、顾志明等,曾燕、李鹿嘉等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城镇住宅市场细分的标准,顾志明等还根据市场供应标准分析了住宅市场细分结果。 目前,中国城镇住宅市场细分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中国家庭住房消费受到了经济转型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而有关研究多从理论上探讨细分标准,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居民住房消费行为的独特性很少;(2)市场细分标准,多采用单一因素标准;(3)从细分方法来看,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而很少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例如对应分析法和响应分析法(多元离散选择模型方法),后两者能更好地验证市场细分结果;(4)市场细分结果比较粗略,需要更深入的细分结果。 三、城市群体空间研究 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问题,是城市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城市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领域———城市群体空间研究。 国外文献中涉及城市群体空间的词汇较多,我国学者借鉴了西方相关城市(镇)群体空间的理论与概念,也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中文语境的相关理论概念,如“都市连绵区”、“都市区”、城市群、城市(镇)密集区、都市经济圈、都市圈、组合城市等。在《国家“十五”规划纲要》中使用的是“城镇密集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使用的是“城市群”,但所指称是相同的城市空间地域。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体空间研究的开拓者为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57年,他在细致考察了美国东北海岸三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后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提出了“megalopolis”这一崭新的城市群体空间概念。19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了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之后,周一星针对中西方城市化的具体差异,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概念,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1992年,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将城市群体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姚士谋在对国内几大城镇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国城市群》一书,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等几大城市群作了描述性的介绍,成为国内第一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国内最近几年出版的关于城市群空间研究的主要著作是姚士谋的《中国城市群》(第二版)以及张京祥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前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发展演变规律作了深入的探索;后者则从“圈域”与“区域”两个层面对城镇群体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剖析,从经济、社会、生态、空间整合发展角度提出了群体空间组合的规律。 近年来,国内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其中大量涉及对城市群的地域界定、社会经济特征描述、模式演进、动力机制分析以及先进管理模式探讨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然而,从复合视角对城市群空间进行的研究则较为缺乏。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城市群空间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世界城市体系对中国城市群的影响。在研究理论上,国内学者主要使用城市化及空间集聚———扩散理论来阐释城市群空间发展机理。研究方法上,国内仍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也有少数学者在定量研究方面做出了尝试,较为典型的是张宇星对城市群形态的空间分形研究以及罗震东与张京祥对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的测度。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