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陈江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7:16 学习时报

  陈江生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一改革至今已经两年。在这两年里,人民币已经从改革前的8.27兑1美元升值到2007年7月17日的7.5651兑1美元。而且继续升值的趋势非常明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不断升值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生活。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一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口下降,降低通货膨胀。但是,我国在对美元累计升值大约8%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10%以上,保持了进出口总额和外贸顺差持续的高速扩张,完全走出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其原因当然不是经济理论不灵了,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适时适度地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才使得这个阶段的人民币升值不仅没有带来理论上预料的不良后果,反而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有利于基本保持国内物价稳定;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当然,人民币的升值以及持续升值的预期,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加大了

宏观调控的难度。在旧有的体制下,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需要考虑汇率的变动。但在现有条件下,汇率变动已经成了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这也就使得在当前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时,中央银行对于利率的调整不能不慎之又慎的原因之一。

  其次,加大了我国企业经营的难度。

人民币升值,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产品就会变得更值钱,外国人需要使用比以前更多的美元来购买中国产品,这样中国制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竞争力削弱了;同时,在汇率稳定的机制下,企业不需要考虑汇率波动风险,而在现行汇率体制下,规避汇率风险成了企业必须研究和应对的问题,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

  再次,推动了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升值的预期激发了国际热钱流入的热情。热钱的持续流入,结合我国现有外汇制度,使得我国货币当局不得不大量增发本币,直接推动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进而推动了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更严重的是这种上涨正在向普通消费品领域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较好地适应了新的

人民币汇率制度,并迅速学会了运用汇率避险工具。他们没有通过减员来冲销增加的成本,而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适应本币的升值。其结果是升值不但没有减少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反而改善了贸易条件,扩大了内需。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国政府通过市场手段成功地把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水平牢牢地控制在热钱原先的预期之下;通过制度手段阻绝了热钱通过合法途径随意进出的可能性。使得升值预期虽然直接带来了国际资本的涌入,推动了流动性过剩,但由于有效控制住了其成本收益比,涌入的资本不但没能掀起损人利己的风浪,反而成了经济增长动力。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在继续,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要趋利避害,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能够逐步地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国能够融合尽可能多的国际资本,能够成功避开通货膨胀和紧缩,产业结构能够得到不断升级,我国人民能够享受到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

  来源:《学习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