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稻葵:FDI是对传统机制的改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3:25 中华工商时报

  要克服对FDI的偏好,最根本的是实行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视同仁。

  针对目前国内各级政府明显存在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偏好现象,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近日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FDI是对传统机制的改善。它本身是一个次优而不是最优的安排。要克服对FDI的偏好,最根本的是实行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视同仁。

  李稻葵说,中国吸引FDI为世界前列,虽然按人均计算不算很高,但在研究FDI时,如果完全按人均计算很难解释。按国家计算,中国现在正处于吸引FDI的高峰期,排世界前列。

  李稻葵说,中国现在宏观经济储蓄率高达至少40%以上,家庭储率至少是30%,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FDI,FDI的经济效益如何,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李稻葵认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对FDI是有一定的歧视,因为外资不参与本国的政治活动,但事实上,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明显的FDI偏好,即对外资非常喜欢,同等条件下给外资创造很多优惠条件。

  很多人喜欢用出口偏好、就业偏好、技术偏好、意识形态偏好来解释FDI形成的原因,但李稻葵认为,FDI对于出口、就业、技术的贡献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真正起作用的是意识形态偏好,由于国家对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比较歧视,反过来对FDI比较偏好。

  李稻葵试图从政府背后的体制原因来解释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特别喜欢FDI。

  “从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来讲,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这样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政府的承诺问题。即一个政府怎么能够承诺对经济不过分地干预,事先怎么承诺,事后怎么承诺。另一个是企业的承诺问题。即一个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是否能够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正规地交税、遵守政府相关的法规等等。”

  这就产生了双重道德风险。李稻葵说,政府自己承诺了一个政策,但事后可能会改变,企业也是这样,它不愿遵守缴税、环保、对工人好、对产品负责的诺言。由于双重道德风险的存在。欢迎FDI的体制实际上是一个降低双重道德风险的机制创新。FDI企业,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运行较好的大型企业,它的进入实际上解决了双重道德风险。

  李稻葵说,FDI的进入,有助于解决政府过分干预、政府承诺不兑现的现象。因为大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话语权方面有相当的优势地位,一旦政府事先宣布的优惠政策不兑现,就会成为国际问题。而一个国内的小企业,政府说关闭就可以关闭,它连上诉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所以,FDI来了以后对政府的道德风险是一个约束。

  反过来讲,李稻葵说,企业自身的道德风险,在FDI里也部分地降低了。因为FDI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外有一定规模的、比较专业化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在中国境内雇佣童工、搞大量的环境污染、产品不合格、对消费者承诺之后不能兑现。像前一段发生的

苏丹红事情,政府一抓,企业就会变,如果是国内一家小企业的话,它可能就跑掉了。而大型外资企业它名声在外,不会降低自己的标准。所以,政府对企业的道德风险,在FDI的企业里得到缓解。由此双方进入到都愿意合作的高水平。

  李稻葵认为,发展中国家对FDI的偏好,实际上是对大型外资企业的偏好,是对正规企业的偏好和对长期投资的偏好。此外,政府能力越强的地方,对FDI的偏好也越强,譬如像江苏,江苏的政府能力很强,反而容易犯规,那里的民营企业发展很困难,但它吸引了很多外资。而在浙江,那里的政府能力相对较弱,小的民营企业容易发展,所以,它吸引的外资也较少。

  基于上述分析,李稻葵认为,FDI偏好的本质是发展中国家制度的缺陷,是弥补发展中国家制度缺陷的机制。此外,FDI是对传统机制的改善,它本身是一个次优而不是最优的安排,最优的安排是发展起自己的民营企业。但FDI比传统的制度还是有所改进,它是一个次优的制度安排。

  “要克服对FDI的偏好,最根本的是实行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一视同仁。”(26G1)记者:   -曲力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