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谌新民:多视角关注劳动力供求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8:48 金羊网-羊城晚报
谌新民 考虑进行就业、工资、产业、社保政策的综合联动改革,减少经济增长对普通技能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有关部门认为我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而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认为,过去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存在较大误差,声称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转变的拐点将出现在2009年,并认为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被耗尽。那么,如何看待这一分析思路和方法的价值? 科学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重要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6.3%,而2005年这个比重下降到64.0%,似乎只有12.3个百分点的变化,看似与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化发展不相匹配。该报告的可贵之处是借用农业人口中的年龄分布,把2005年4.85亿乡村从业人员按照年龄划分为5个组别,在分别减去外出务工、就地转移和本地务农后得出剩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其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我们认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真正具有分析价值的是40岁以下的剩余劳动力,该报告研究结论是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无论如何,这一分析思路和方法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比得出具体剩余劳动力数量更有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或事倍功半,尽管原因众多,但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范围界定不统一和数量不准确,估计的差距十分巨大,并且凭借估计得来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政策依据,这无疑给相关政策执行带来困难甚至隐藏着风险。 面对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的民工短缺和可能到来的更严重的劳动力供求失衡,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劳动力供求总体态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13亿多的人口规模提供的劳动力供应还是相当丰裕的,完全能够满足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需求。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很高水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较高,并且在2005年-2015年期间,仍将保持正的增长率,因此,劳动力供给趋势的变化仍然只是增量意义上的。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是低廉的。 劳动力短缺对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数量将出现一个重要的拐点,但我们认为问题症结还不仅在数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劳动力供求的结构失衡,更需关注的是素质和结构方面能否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虽然不少人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短缺的利弊和可能存在的正负效益。但首先应该厘清的还是是否存在短缺或者说短缺的经济涵义和对于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影响。 按照发展规律,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增长方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涵义是它可以促使我国经济主动去化解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投入到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我国有限的可供使用的土地上承载了13亿多人口,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也可大大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 即使未来二三年内真的出现劳动力短缺,也是在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下对较低素质劳动力需求来说的短缺,对于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而言,我国劳动力数量并不缺乏,缺乏的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即使将来劳动力出现绝对短缺,只要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可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收益,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多视角关注劳动力供求的动态均衡 问题是在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可见对于劳动力短缺仅仅是从数量上解读是不够的,对于劳动力供求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的关注应该是多层次、多视角的。我们认为,从当前企业层面出现民工短缺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对于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也是有意义的。 目前的民工短缺从表层价格因素解读,是由于在沿海某些地区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且未能及时调整,在劳动力供给地比较利益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导致劳动力回流或者流动到相对收入较高的区域。从对劳动力需求视角进行分析,则是由于部分地区不重视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加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极小,这些企业主要靠低工资和减少劳动保障开支来获取有限的“人头利润”,如果没有产业升级的压力和动力,就只能依靠大量雇用低技能素质和低工资水平的劳动者维持企业生存。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企业必然陷入增加工资就必然压缩利润空间甚至于亏本的境地,不增加工资就面临招工难的两难困境。只有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减少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轻短缺压力。 从劳动力供给视角看,由于二元体制的影响,外来劳动力没有也不能享受工作地经济增长的红利,导致劳动力供求双方均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不重视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不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和员工技能培训的后果是企业竞争力低下,员工不重视培训的直接后果是只能从事简单劳动,难以增强与资方博弈时的谈判筹码和能力,结果是要么接受低工资职位,要么就只能“用脚投票”离开工作地,产生民工短缺现象。提升对员工的需求层次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缓解目前用工短缺的必经途径。 目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难题还表现在,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过程,目前已经进入到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阶段,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了劳动者年龄结构的失衡和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这种人口结构的长期变化,不仅将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也将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为了避免将来出现劳动力短缺,可行的办法是提前从政策层面做好应对准备。最基本的是要保证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使之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力量。同时可探索进行延迟退休时间或弹性就业的试点,通过劳动就业时间和方式的改革达到减轻老龄化到来对社会保障负担的压力。提前考虑进行就业政策、工资政策、产业政策、社保政策的综合联动改革,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尤其是普通技能劳动力的过度依赖,这样,也许是变劳动力短缺压力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动力的一个契机。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导)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