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姜永坤:寻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7:59 东方网-文汇报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单纯为追求经济效益,它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讲求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生存环境伦理观的要求,是实现全国经济发展一盘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社会创新具有强烈的互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持续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新路。”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认清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瓶颈与突破口。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普世性,是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首要条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提出已久,现在被空前重视,这是因为进入以

信息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逆命题(全球资源储量的有限性和供给的不稳定性、人类对地球生态的依存性和环保要求的趋同性)日益凸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全球资源性要素价格持续看高、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退化、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沙尘暴的侵袭与海平面的上升等,无一不在警示人类,当代的发展竞争,不仅需要资源,而且要为环保的全球性而用好资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全国各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的均质化,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加上成熟技术的加快扩散,以若干个城市增长极为核心,多个区域板块经济正在崛起,经济内源性增长的势能在扩展,发展格局向区域均衡发展演进,发展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动能在增强。入世后形成的内外市场竞争一体化,使企业依靠技术进步走创新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但同时,由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相对于国内人均拥有资源和环保的低水平,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实现全国经济发展一盘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对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生存环境伦理观的探求,它与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创新将形成强烈的互动性,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谓是21世纪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革命”,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对各区域各行业各企业都将是长时期的硬约束,但这只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第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是把经济增长的基点放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上。

  上海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面临的瓶颈和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1、面临有限的市域空间,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是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合理化是实现集约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依托与保障。前瞻整个“十一五”发展时期,国家

宏观调控的目标旨在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回落到正常的增长区间内。因此,增量调整的资源环保约束度将不断加强,为确保上海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在继续靠有限的增量来发展短腿产业的同时,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存量的优化和激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是重头戏,任重道远。但是,上海面临两个层面上的空间条件制约。一是市域空间有限,只是在600平方公里和6000平方公里里搞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沿袭以往的“梳辫子、搬砖头、垒院墙”,虽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惯性增长,但在优化经济结构上恐怕难以做出实质性的有效文章。二是有限的存量面对无限的权益之争,各区县政府受任职目标驱使,仍在争做加法,在开发区项目梳理、旧城区改造、老厂房利用等方面都各自为战,甚至不惜互抢项目,用地指标纷纷告急。

  在当代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如果说规模经济理念还有意义的话,那主要是对传统制造业一个单体项目的生产成本最小化控制而言。随着全球信息产业和服务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趋势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行业间竞争,而是同一产业特定产品间、如何按价值工程原理来实现生产要素的空间最优化配置,实现产品市场性价比的最优化的竞争,产业发展的范围经济理念与运作风行,即借助产业的区域化乃至全球化生产营销网络,循相关产业价值链和物流链在全球平面延伸,一个产品可以在全球专业化分工协作范围内来发掘自己产品的生存点,来实现产品的市场最大值,时下最新走向就是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外包浪潮。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内因地区行政分割下的市场竞争不充分与过度竞争同时存在,一些产业的结构趋同化和技术水平同层化现象已相当严重,导致同类产业产能过剩,产品低水平重复竞争,市场挤压争夺加剧,原材料消耗量大,环保成本加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跨地区专业化分工合作,将为扭转这一状况提供某种战略性契机。

  上海作为一个滨江临海的港城经济体和海空门户枢纽性城市,长远发展的根本后劲和依托是运用好其门户枢纽性服务功能,形成与腹地经济的有机联系,实现区域内经济联动发展。因此,上海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更大的产业区域化范畴内,以合作双赢为指引,通过为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和提供各种服务与便利,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相关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使产业结构区域化调整成为上海突破空间制约、加快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城市服务经济功能的重要杠杆,在服务好、发展好区域经济的同时,提高上海城市地位与国际竞争力。

  上海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性支撑,也是上海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2、面临企业家缺失与企业家创新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施力量不足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或变革,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新组合,需要社会资源动员、组织制度创新和市场运行机制创新,它的承载体是企业,落实者自然是企业家。没有企业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缺乏基本的实施者,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上海历经百年开埠,黄浦江商潮起伏,见证了多少工商精英。但改革开放近三十载,上海至今没出什么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家。上海产品品牌的失落亦是无奈的见证,曾几何时,上海各行各业有多少知名品牌全方位覆盖国内市场,但时至今日,却如落叶飘零。品牌的纷纷陨落,原因自然众多,但缺少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创新恐怕是一大主因。

  从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近代史上看,由于我国没有经历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商业革命和“经理革命”,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创新先天发育不足。我们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培养出一大批组织型、管理型、智能型的职业化经营者,即能够开拓市场的人格化的企业家。但现在一大症候就是政府官员和国企主要经营者换位盛行。当然,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二者的气质、思维和行为方式确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违反企业家成长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做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官僚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官本位氛围厚重,企业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酿成角色时常反串。企业家成长激励机制不科学,造成国企经营者精神和底气不足,民企经营者社会职责意识淡薄,企业决策唯政府马首是瞻,企业市场行为必然扭曲。

  对此,上海需要进一步把握理顺好政-企和企-企关系,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把培育好、发展好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群体,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和动力。

  3、主要行业受国际资本垄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运作性受制约

  目前,上海的一些主要行业的投资和关键的大宗消费品市场已多被国际资本所垄断,如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移 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轿车、电视机、录像机等,外资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80%不等,外企的进出口贸易额要占到上海本市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上海的外向型产业已被国际资本纳入其对华和全球市场战略之中。这一方面使得上海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能级提升为国际资本掌控的市场和品牌所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外资独资化和二次增资的控股化倾向在加大,包括对一些两头在外、耗能耗材较高的一般出口加工业,因受合同年限规束,我们缺少对其可调整的法理依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可控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难度加大。在当前国际资本投资贸易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上海和所在的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在全国位居前列,如何把握好全方位开放中的内外经济均衡与协调,在利用好外资中限制外资垄断,促进国际资本的本土化,加快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技术进步,是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上海肩负着实现“四个率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重任,只有高度重视并突破上述转变瓶颈和制约因素,把握和处理好相应的关系,才能迈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步。

  几点举措建议

  1、以产业链区域化合理延伸为导向,以提高产业区域化要素组织动员水平为目标,加快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组与转移,促进产业区域化有效分工与合理布局。

  以解决次流域(如太湖流域)经济社会范围内共同面临的资源共享、环境共保问题为突破口,在进一步推动流域内城际交通通讯商品信息技术劳务大流通网络建设、增强区域化市场活力和规范竞争的同时,设立区域性项目投融资统一促进机构,创新项目合作协调机制。以产业合理化布局与地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相配合,把握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尺度和进度,拓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空间,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成本。对开发区项目的梳理与调整,应放在长三角全区域经济层面上来统一协调与引导,以缩短产业结构跨行政区调整进程。

  2、依靠制度创新,推进经济民主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在体制、政策、法律、信息服务上保障企业家的追求,一视同仁,熨平其他资本与民企资本的不同管理与服务差异,以民企之长补国企之短,发展多层次多元性的民生产业,人尽其能,百业兴旺,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保持经济发展势头进入良性互动进程。进一步改革完善行业管理服务体制,企业规模、性质与政府行政级别脱钩,强化企业家竞争机制,让市场来选择企业经营者。逐步弱化区县政府经济功能,推动其向社会服务转型,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力开发工商管理人才教育培训资源,打造全国性工商管理和应用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服务平台,从根基、机制和知识水平上,及早扭转上海国企发展不强、民企培育不大、企业家群体成长相对滞后的状况。

  3、突出外资择优吸收政策导向,进一步优化外商行业投资结构,加大对外资存量升级政策引导和服务力度,促进地区内外经济协调增长。

  在行业层面上,加强技改政策和技术引进政策的配合,设立

知识产权的行业保护法规,鼓励保护创业资本投资。在政府管理服务层面上,加强工业与外经贸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改善对先进产品技术引进、吸收改造再创新的综合服务,促进外企技术加快溢出。参照国际惯例,提高外商独资产业进入门槛,鼓励合资合作,推进其研发本土化进程。在企业层面上,加强内外商贸政策的协调,扶持自有品牌回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抑制外企市场独占行为。在制度层面上,通过地方立法,按国民待遇原则,硬化内外企业的节能减排约束和淘汰机制,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准。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