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高梁: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6:58 新浪财经

  

高梁: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浪专栏作者高梁。(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高梁,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现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曾经当过农民,工人。毕业后曾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体改所工作。曾担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经济管理文摘》杂志社执行主编,《中国产经新闻报》社副总编。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国防经济研究会理事、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

  5月29日-6月4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高梁。----编者按

  点击进入高梁的BLOG

我国能源形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5月30日  星期二

  文/高梁

  我国能源资源及供需情况

  能源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基础。能源资源的储备和能源工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按人平均比较紧张。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第12、第22、第1位;按人均可采矿物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55%、11%、4%(2000)。

  从能源生产看,原煤产量世界第1位,发电量第2位,原油第5位,天然气第15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居世界第3(仅次于美俄)。能源消费居世界第2,占世界总量的11%(2003)。人均消费能源1.29吨标准煤(世界平均2.4吨,发达国家5-10吨)。

  煤炭:探明保有储量10077亿吨。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900-1200亿吨(2003),占全球的11.6%。陆上煤田2000米以浅煤层气30-35万亿立方米。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消费15.76亿吨。十五期间,煤炭生产年增长18.2%;消费年增长9.3%。发电用煤占全部煤炭消费的51%(2003),火电占发电量的81%(2001)。

  石油:预测可采资源量约150亿吨(陆上占87%)。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5亿吨(2003),占全球的1.45%。采储比13-14年。2004年,国内石油开采量为1.7亿吨,消费2.67亿吨。从1990年至今,石油生产增速稳定在1.7%的水平。

  天然气:预测可采资源8.8万亿立方米(2004),探明可采储量2万亿立方米。2003年生产350亿立方米,消费353亿立方米。

  水电:技术可开发资源5.21亿千瓦,开发率仅为15%。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的24.5%,发电量占17.6%(2001),在全部能源生产中占7%左右。

  表 1 我国一次能源供需情况 单位:亿吨标准煤

 

生产和构成

消费和构成

总量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总量

原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1980

6.37

69.4

23.8

3.0

3.8

6.03

72.2

20.7

3.1

4.0

1990

10.39

74.2

19.0

2.0

4.8

9.87

76.2

16.6

2.1

5.1

2000

10.70

66.6

21.8

3.4

8.2

13.03

66.1

24.6

2.5

6.8

2003

16.03

74.2

15.2

2.9

7.7

16.78

67.1

22.7

2.8

7.4

  资料来源:2004中国统计年鉴简编。各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煤炭0.7143,石油1.4286,天然气0.00133,水电按当年火电标准煤耗,1980年以后为404克。(2001中国统计摘要)

  未来15年的能源形势

  我国能源供需的特点是:总体可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需要,但存在着严重结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年平均增长4.5%的能源消耗,支持了9%左右的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降到2000年的1.45吨(2000不变价)。但“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增速度达到8.8%,特别是石油进口增加过快,形势严峻。

  国家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为25-33亿吨标准煤,中间值29亿吨。其中,煤炭21-29亿吨,石油4.5-6.1亿吨,天然气1453-1654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8.6-9.5亿千瓦(现4亿千瓦)。

  到2020年,我们能否实现能源翻一番、GDP翻两番的目标?笔者认为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能否持续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如何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表2 未来15年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中间值)

品种

需求量

年增长率

2000-2020

构成(%

2000

2010

2020

2000

2010

2020

煤炭(亿吨)

(折亿吨标煤)

12.7

(9.07)

19.1

(13.65)

25.0

(17.88)

3.45

 

69.6

66.0

61.7

石油(亿吨)

(折亿吨标煤)

2.3

(3.24)

3.7

(5.24)

5.6

(7.95)

4.58

 

25.0

25.3

27.5

天然气(亿M3

(折亿吨标煤)

272

(0.36)

811

(1.08)

1453

(1.93)

8.74

 

2.8

5.2

6.7

一次电力

折亿吨标煤

 

0.29

 

0.70

 

1.20

7.28

 

2.3

3.4

4.1

合计(亿吨标煤)

12.97

20.68

28.96

4.10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整理

  关于能源使用效率

  现在,我国各领域的能源利用指标,比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例如,煤矿回采率平均25%。而发达国家达到80%左右。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的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90%,其中火电供电能耗比先进水平高22%,吨钢能耗高20%,水泥熟料高58%,乙烯综合能耗高31%,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

  我国汽车正在进入家庭,但机动车油秏比发达国家高10%-20%;建筑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而城市房屋比气候相近的国家,采暖和空调能耗高2倍左右。可见,我国节能潜力很大,任重道远。

  石油瓶颈和能源安全

  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1亿吨,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消费量)达到37.5%。一般预测,国内石油产量将长期稳定在2.亿吨以内,需求如上所述,到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将达到55-69%。

  十五时期,我国石油消费年增长5.7%,比前20年平均增长速度高0.8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石油需求增速是世界的3倍。交通、建筑的加快发展是石油消费加速的重要因素。2003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400万辆,机动车消耗燃油超过6000万吨,交通运输用油已占石油消耗量的45%。

  表 3 一次能源需求的部门构成预测

 

2000

2010

2020

2000-2020需求年均增长率%

工业部门

72.7%

66.9%

57.5%

2.9

交通

11.2%

13.3%

17.0%

6.3

商用/民用

16.1%

20.8%

25.5%

6.5

总计

 

 

 

4.1

  资料来源:同表2

  发达国家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40%,而目前我国石油仅占能源总消费的24%。如果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也达到西方水平,那么2020年至少要消耗16亿吨原油,需进口14亿吨,而今天全世界可供出口的石油只有15亿吨。开发海外资源也不是无限制的。

  近两年国际油价飙升,引起广泛关注。国际权威机构认为,按目前可接受的成本,全世界石油还可开采60-100年。一般认为,一国进口石油超过5000万吨,国际市场的变化就会显著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为,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0美元,通胀率将上升0.5%,经济增长率下降0.25%。另外,我国石油进口的50%来自中东,海上运输线漫长,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对我石油供应形成安全隐患。

  国家能源战略和工业化的走向

  能源紧张是世界性的趋势。能源开采工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等特征。为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能源问题,制定能源战略。纵观各国的能源战略,思路不外乎“开源节流、远近结合”。近期措施,包括开拓海外油田、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厉行节能政策;长期措施是加强科技投入,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控核聚变能等),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新光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等。

  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保障能源的长期稳定供给,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的“重化工业”模式。所以十一五规划提出“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的能源发展方针,提出了未来5年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

  根据上述认识,笔者认为,“重化工业阶段”问题,实质上是在我国特有国情下,采用何种工业化发展方式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全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势头方兴未艾,形成对包括能源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强有力拉动,同时也包括了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和新型装备)的有力拉动。这是我国“内需”的最重要部分。

  但是,资源和能源的约束不允许我们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物质技术条件。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转变增长方式,一靠技术,二靠政策。十一五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技术路线,产业循环式组合,废弃物资源化,引导节约型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推广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等等。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能出现群体的突破(非单项技术突破),在未来形成新型的能源供应和使用系统。新技术从成熟到经济性生产使用推广,将经历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可能很快进入一个新旧能源技术系统交替并存的时代。这就是我国的“重化工阶段”所处的时代特点,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的时代,国家的能源战略需要有前瞻性。在全球能源科技探索潮流中,我国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新技术的使用、成熟、推广是一个系统演进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大对能源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和组织,包括未来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同时,也要在新技术的采用和现有能源资源的生产利用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这就更需要将政府的战略决策和产业指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