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经济学人--左小蕾 > 正文
 

左小蕾:不要让农村建设为过剩产能埋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9:40 新浪财经

  

左小蕾:不要让农村建设为过剩产能埋单

新浪专栏作者左小蕾。(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左小蕾,新浪专栏作者,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亚洲管理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统计系讲师,美国伊里诺斯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顾问。在汇率和利率机制的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做过深入的研究。

  3月6日-3月10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左小蕾。----编者按

           不要让农村建设为过剩产能埋单     3月8日  星期三

  文/左小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基础设施”马上与各种各样名目的“项目”联系在一起,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投资又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十一五规划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过剩产能会导致通货紧缩经济下滑的2006年经济形势的警告频频的时候,农村基础实施项目吸收过剩产能缓解经济下滑趋势的说法,使增加投资有了合理的解释。

  农村建设的业绩评价需“以人为本”

  我们认为,农村的建设不能为过去的过度投资增长埋单,更不能成为更大的过度投资推动GDP增长的借口。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绩评价要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利民为评价标准,应该实事求是地规划。农民需要的是家门口的乡村公路,是农村与国道、主道连结的辅路。农民需要改善落后的电信通讯、供电供水的设施,还有很大的比例的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基本卫生标准,基本农田水利也严重缺乏。

  农村基础上市建设不应该是大张旗鼓地靠政府投资建设“高速公路”,不是盲目地扩张性建设。中国的农村现在的发展程度,应该还远远不到村村建每公里平均成本上亿美元的“高速公路”的阶段。千万不要再来一轮农村版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绩要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为评价标准。如果农村建设使农村的交通更便捷,通讯更畅通,将大大改善投资的环境,加上农村的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优势,可能吸引许多在东部和发达的沿海城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际收益降低、发展空间很窄的各种加工企业转移到这些新开发的地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果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得到加强,零售服务业和各种配套的服务业也相应跟进,创造雨后春笋般的“小城镇”,农民变成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才是农民现阶段的最现实也是最根本的利益之本。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特别是农民土地的经营权。不能借农村建设为名,损害农民的各方面的权益。

  农村建设要务实,要量体裁衣,要量入而出。在县级政府换届的时候,在GDP的业绩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得到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始终存在的情况下,特别是目前地方政府还能一定程度控制银行资本和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农村建设存在制造新一轮过度投资的风险。但是过分超前的建设,最后埋单的可能又是银行的坏账,农村可能由土地问题引起更大的不稳定,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可能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乡村公路和电信通讯设施的建设产生的需求,是可以吸收这一轮过度投资造成的过剩产能。农村收入的提高基本消费的增长也将消化许多供大于求的各种商品,包括一些家用电器。从而消除对过剩产能和过剩产品可能带来的“通货紧缩”的担忧。但是大张旗鼓地建设,盲目地扩张性投资,超越现实的欲望确定的发展目标,推动GDP数字增长的冲动,会创造“泡沫”需求,刺激过度产能的释放,刺激投资的再度扩张,最后可能制造更大的过度产能。

  农村建设要防“腐败”和“浪费”

  农村建设的管理机制也要未雨绸缪。笔者曾经在一个偏远省份的农村作调查的时候了解到,在某地曾经同时修建两条同样长度同样质量标准的乡村公路。一条由一个著名的国际组织资助,一条完全由政府出资。结果,第一条公路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以每公里6万人民币的成本半年完成。第二条公路,以每公里16万人民币的成本一年多才完成。在启动大规模农村建设的规划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两条公路的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巨大的差异带来的资源浪费、国家财产的损失和制度性漏洞造成的各种犯罪行为。

  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管理、政府购买、进度的把握、实施情况的评估要参照国际组织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操作程序。要严格招标竞争,首先严格独立的项目评估,然后要做跟踪和独立的中期评估,要进行项目验收,最后还要做检查项目效果的后项目评估。总之,农村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要透明,要严格监管操作过程,防止重蹈过去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贪污腐化、牺牲公众的利益谋求个人私利的违法乱纪的现象的覆辙。

  农村建设应该吸引一些国内外的非盈利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参加,在农村金融改革、在实施农民小额贷款推动农民非种植业的经营性生产的发展 、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等等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经验,也体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农村建设的资金也要规范筹集。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电设施的建设,可以部分参照BOT( Building and transferring )的模式,政府提供优惠的政策,包括税收、价格和配套资金,等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农村建设。财政可能要在外部性很强的不容易盈利的公益建设方面,进行价格补贴,比如供水供电的公用事业方面,激励非政府资金的积极参与,避免农村建设变成新一轮银行坏账的积累或完全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农村资金的社会化筹集方式也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建设的资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财政出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它资本是要连本带利赚回去的。农村建设的资金运用也要本着节约型社会的原则,科学预算,规范使用,严格监管。避免农村建设的巨额资金成为又一批腐败分子的滋生地。

  农村建设要强调农民参与

  农村建设要特别注意农民的参与度。也就是说,在农村建设中,不要置农民于被动的地位,更不要变成一种城里人的施舍和恩赐,变成传统的输血式的扶贫模式。这样不利于真正达到改变农村的目的。

  农村建设一定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为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最切身的事情,农民应该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农村的造血机制,让农村的生产-加工-运输形成良性循环,使农民的收入-消费-生活持续增长和提高,让农民受益。农民有权力、有责任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做贡献。

  换句话说,只靠外来的力量和资金的投入,没有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参与意识,农村建设可能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建设培养一代新农民才是农村建设最大的成功。

  农村的现状一天不改变,中国的9%和10%的经济增长就不值得骄傲。建设新农村无疑是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就像我们现在对改革的反思那样,所有正确的改革措施,就像一艘航船向着既定的目标扬帆启航,如果这船上掌舵的人,或者船上的某一部分人肆意改变航向,航船不会沿着既定的航向达到彼岸。

  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航船一帆风顺,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改革都马到成功。船可以有一桨两桨的偏颇,改革会出现改革中的新问题。但是船偏了就要拨回来,改革中出现新问题就改革改革中的新问题。我们希望农村建设不要走偏方向,不要为过剩产能埋单,资本运作和项目管理要更规范化和国际化,在农村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们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也在改革中得到改革。

  左小蕾的BLOG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