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2006年:世界经济依然强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5:01 《财经时报》

  今天的世界经济,主要看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2006年的三大看点是伯南克新主席下美联储的加息动向、石油及黄金价格、对冲基金的命运

  □ 陶冬

  记得从2004年初起,经济学家们便不断预言,世界经济增长会在六个月之后放缓,高
油价和房地产泡沫随时可能触发一场全球性经济衰退。预言一次又一次落空,世界经济出现了近几十年来罕见的持续高增长。

  美国的“双赤字”以及各国央行的轮番加息,似乎并未阻止经济强劲的走势。笔者所在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最近将2006年全球GDP增长由4.6%上调至4.9%,仅比2004年高峰时的5%低0.1个百分点。

  增长点多元化

  2006年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增长点多元化。在过去几年中,世界靠美国拉动,美国靠消费者拉动,消费者靠

房地产拉动。

  这个格局已被打破。美国的消费势头,相信已经放缓,但是企业投资和灾区重建在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日本经济继续复苏,在改造后的银行业带动下,内需稳健上扬。滞后的欧洲经济仍受到结构性经济、社会问题的困扰,不过欧元弱势刺激出口,内部消费也有复苏的迹象。

  今天谈世界经济,不能不谈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即所谓BRIC)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这些新兴经济各有各的精彩,但都充满活力,正成为美国之外,拉动全球增长的又一引擎。

  印度经济繁荣正由IT服务业向其它经济部门扩散。一个以基础设施和工业扩张为主打的投资强周期已经出现,房地产热方兴未艾,个人消费也从主要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俨然是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景象。

  石油、原材料价格的长期高企,为巴西、俄罗斯经济注入了活力,投资明显加快,消费亦有长足进步。不过这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较弱。中国的宏观调控已到强弩之末,以基础建设和二线城市房地产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周期也有启动之势。

  利率水平正常化

  利率水平正常化是今年的另一特点。为刺激经济,各国央行在本世纪初起不约而同地奉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打造了一个较长期的经济繁荣,但也带来游资泛滥,不少地方房地产价格飞涨等负作用。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十八个月前开始加息,旨在将利率水平正常化,抹干过度的资金流动性。欧洲央行最近也开始加息,而日本银行也暗示将走出“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

  各国央行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是经济陆续走强后的一个必然政策选择。不过,除去石油因素外各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普遍不高,货币当局目前也就没有必要在“正常化”之外进一步收紧银根。引而不放,静待其变,应该是下一步的基调。

  估计再加息2—3次后,美联储的利率正常化过程便大功告成,息口会进入一段“观察期”。欧洲经济增长本来就不快,通胀压力的确存在,但并不强烈,因此加息只会有2—3次,点到为止。笔者认为,本次全球加息周期至年中便可结束。

  日本是一个另类,其货币政策快则第二季度,慢则下半年便会走出“数量扩张”,不过步伐不会很大,也不涉及加息。

  2005年的美元强势,只是一个反弹,看来会随着美联储停止加息而结束。不过各国货币兑美元的走势,却因经济基础面不同而不同。日本、欧洲的经济复苏,带动资金流入,在2006年上半年呈强势。至于澳元、加元则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上半年继续走疲,下半年则可能发力。

  三大看点

  笔者认为,

石油价格的回软是短期的,对冲基金的大量参与更使油价的短期走势扑朔迷离。但是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如笔者所料出现加速,油价上升的可能性大过继续回落。其它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走势也应该类似。

  黄金价格应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报道指出,亚洲各国央行在加大其外汇储备中黄金的持有比重。中国、印度对黄金的消费需求持续攀升。在债券孳息低下、股市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黄金作为另类投资工具,正在显示出它的地位。

  在2006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4.9%,较2005年的4.5%呈加速势头。美国经济增长为3.7%,日本及欧洲增长均为2%,中国增长10.1%,印度为8.5%。美联储利率于5月升至5%后见顶,但暂时不会减息。日元兑美元年底见130,

欧元兑美元为1.08。石油年平均价格(WTI)预计为每桶62.5美元。

  今年三大看点:伯南克新主席下美联储的息口动向、石油及黄金价格是升还是跌、对冲基金打了别人还是砸到自己的脚。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