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夏业良:流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9:44 新浪财经

  

夏业良:流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新浪专栏作者夏业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夏业良,新浪财经专栏作者,安徽芜湖人,经济学博士,先后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在华项目工作。1987—1989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旧金山大学学习管理学和EMBA课程,2002年7月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执教,现任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寄语新浪网及广大网民:

  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言论自由的广阔空间和相互尊重、以理服人的辩论传统,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更多的信息、观念和表达的自由,这是中国社会得以进步和前进的希望所在。希望网民能够珍惜自己的言论相对自由的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富有理性与建设性的思辩和讨论,不走偏激和极端以及无法沟通的“死胡同”。愿我们在互联网空间找到更多的知音和同道,为中国的民主宪政、自由选择和社会福祉而共同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2月19日-12月23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夏业良。----编者按

            流动人口增加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12月19日  星期一

  文/夏业良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及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最近一段时期,若干大都市的城市管理当局在有关城市流动人口的问题研究和对策方面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做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声音和意见,使得不同的观点和对策思考更多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

  显而易见,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0%以上。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城市流动人口为3100万人,1995年为8400万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1999年到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2002年城市流动人口达1.2亿,2003年为1.4亿,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0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492.7万人。其中,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1162.9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329.8万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2%。这也就是说,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外来人口。

  随着首都大都市圈的扩展,北京人口持续膨胀。从2000年到2003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增加了100万,总量达到409.5万人,其中从业人口达286万,占北京市从业总人口703万的40.6%。预计到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将会达到1600万,2010年达到1655万,2025年达到顶峰,常住人口见达到1800万以上。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6个省,职业构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全市83.9%的流动人口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而且,63.8%的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15至39岁的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体的77%。

  由于人口膨胀速度过快,人口流入城市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能源消耗以及居住、交通、教育、卫生、服务、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理压力。由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中没有正式居民身份,吃、住、行、医疗、教育及就业等方面均得不到政府或社会的基本保障,当其失去工作或劳动收入极其微薄时,就会陷入贫困之中,且其贫困程度一般高于城市贫困人口,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社会群体。

  有些人认为,目前外地户籍人口大量自由无序涌入,是造成北京人口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控制;其中有些人的言论在媒体和网络上公布之后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北京将驱赶‘低素质’人群?”,一时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8月份网上出现了大量的网民评论和回应。不少网民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设置进京门槛所指的“低素质”人群。

  有网友留言:“一夜之间,所谓的‘低素质人员’,被清除出去。城市的天空仿佛都晴朗了很多:街头的包子铺关门了,人人饿着肚子上班;报纸没人送了;出租没人开;保姆辞职了,孩子没人带了;吃饭得自己端了,因为没服务员了;街上垃圾成山,因为没清洁工了;自行车和鞋也没人修了,收破烂的人也不见了,总之,过去的种种便利消失了,这还能叫做城市吗?”

  但支持设置进京门槛的代表认为,特定人口所占有的资源是具有地域性的,因而特定城市的资源是具有属地相对性的,无限的人口流动破坏了这种资源和人口配置的平衡。有人说,“外地人把北京的资源占去了,北京人怎么办呢?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如果过多的流动人口都集中到北京市来,就会给北京市的城市管理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持反对意见的代表则认为,政府绝不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和歧视的政策控制外来人口。北京不应该有地域观念,应提倡和健全公平公开的竞争制度。有学者提出,“人在本质上和天赋权利上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歧视他人。每个人都是宝贵的资源,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利用人的创造潜力。”

  2005年3月25日,实施近10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经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宣告废止。这一举措意味着,曾经阻碍外地人进入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多种限制,在法律上已经正式失效。

  在笔者看来,对于流动人口增加问题应当采取放开竞争、自由择业的策略,不应设置人为的障碍或所谓“准入门槛”。世界上那些最发达的大都市几乎都没有设置什么“准入门槛”,也并没有出现什么无法承受的危机。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实践来看,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有利于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的,比如二十世纪初期的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年代的东京都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涌入的历史阶段,今天回过头来看,敞开大门欢迎流动人口的进入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流动人口的增加为大都市的建设、扩展和服务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低端消费群体,从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上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况且城市居民在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以及各种信息和人脉关系等各方面已经享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如果说外地人抢了北京人的“饭碗”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此外从天赋人权和普遍的国民待遇的角度上说,流动人口绝不是低人一等的公民,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应当不打折扣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所有权利,而且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包括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机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