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郭梓林11月1日专栏:以人为本的均衡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08:45 新浪财经

  

郭梓林11月1日专栏:以人为本的均衡发展

新浪专栏作者郭梓林。(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郭梓林,新浪专栏作者,1957年生于福建,1962年迁居江西,1985年担任国有企业团委书记,1989年担任国有企业总经理,1992年辞职“下海”,合伙创办科瑞集团,现任科瑞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2005年受聘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首席终审专家。

  10月31-11月4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郭梓林。----编者按

           以人为本的均衡发展       11月1日   星期二

  文/郭梓林

  从1840年至今的160多年以来,尤其是从1919年开始,在世界格局的跌宕起伏,以及“救亡”与“启蒙”两大主旋律的推动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复兴之路,并从此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大舞台。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1984年中国大陆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表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与“民生”两大目标终告实现。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更使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喷发,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谈论发展的问题上,中国也越来越具有发言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新一届政府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启蒙式的口号,而是提出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发展观:对外强调“和平发展观”,即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要在国境线内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通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方式,在国际社会中承担起大国的义务,实现在多赢基础上的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内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开端,预示着政府今后将更加重视均衡发展,即城乡的均衡发展、区域的均衡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均衡。

  进入新世纪之后,

中国经济对简单追求GDP增长率说“不”,既是一种纠偏,更是一种进步,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负责精神。这一可喜现象也说明,中国人不再一味地从GDP中寻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来理解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增长不等于发展!世界各国展的经验证明:GDP并非衡量社会福利的完整指标,它既不能表明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状态,也不涉及收入分配,更不可能把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在我们的GDP数字里面,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发展机会获得的,GDP的增长也从不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的退化,不考虑社会的公正与道德水准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不择手段地追求GDP增长,必将陷入“增长的异化”,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行为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置失灵的增长、机会主义的增长、偏离公正的危害社会的增长。

  有专家就严厉地指出:中国人均资源并不多,生态环境又先天脆弱,而这20多年来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数据表明: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在GDP增长的背后,许多社会问题往往被忽视,或者说是没有得到在财政能力可以解决范围之内的应有重视,例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民工工资屡遭拖欠,农村人口的低收入,贫富差距扩大之势,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等,都越来越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就指出:“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的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

公务员的廉政。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最近,北京大学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教育时说:“让中国公民树立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十分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民族的从未中断过的五千年文明历史,如果没有什么感觉的话,要与世界接轨将无从谈起。中国人总不能以孤魂野鬼的身份去应对全球化吧!”这话说得有点危言耸听,但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经济的发展如果驶入了文化的沙漠,就违背了人们发展经济的初衷,与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目标南辕北辙。

  回到以人为本,是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起点,也是归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的提出与实现,将考验我们的执政党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