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滞后:中国经济前行的尴尬之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9:14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评论员 朱冰尧 近期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PVC保鲜膜事件,最终以质检总局采取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DEHA等政策监管措施而告终。 从不粘锅的特氟龙致癌、三氯生致癌、炸薯条含致癌物到现在的保鲜膜致癌风波,
这一切似乎都应该让我们对职能部门竖起大拇指,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又看到了另外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在沿袭着这样的运行曲线:出现问题——引起关注——修改相应标准和法规——再出现问题——再引起关注——再修改相应标准和法规。这样的怪圈一直在中国产业经济的问题事件中延续着。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怪圈,是由于中国的产业经济领域与国际标准不一致造成的。标准滞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前行的尴尬之痛。按说,这次保鲜膜事件中的PVC材料,欧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但在中国市场上却还有大量PVC材料被用于食品包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国家卫生标准是1988年制定的,认可PVC可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个软肋:行业标准总是滞后于经济安全事件。这种阻碍中国经济前行的尴尬之痛,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会刺痛决策者。于是,前述的“出现曝光事件,而后领导关注重视,再行完善相应标准和法规”的循环怪圈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也让那些心怀侥幸心理的官员们产生这样的情绪:只要不出事,就得过且过,没有必要深究,出了事后再想办法解决。 按说中国针对各行业标准制定了不少,但由于起点低,更新慢,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如有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根本没有相应的标准,标准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许多标准制定得过于粗放,标准技术含量低,大多低于国际标准;许多标准一经制定,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直到出了事,才想起来修改等等。由于标准的制定部门比较多,分类相对比较乱,就造成这些标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标准化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它还涉及到经济全球化。目前中国企业实施全球化的普遍障碍也正是标准化,这不仅包括标准化的产品,还包括了标准化的运作方式和组织方式。本来中国企业非常有条件实现全球化竞争,但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及服务方面加强标准化。 记得戴尔中国总经理符标榜曾向媒体透露了戴尔纵横全球的一个秘诀,那就是标准化。标准化使戴尔在全球获得发展商机。今年初IDC的调查发现,70%以上的IT经理提出会采用标准化的产品,因为这样会大幅度降低用户的总体成本。 还有一个商业故事也能让中国企业警醒。去年肯德基在中国要停止销售土豆泥,因为在全球范围内肯德基的土豆供应跟不上。当时这个消息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中国是传统的土豆生产国,土豆还经常供大于求。但遗憾的是,中国土豆没有去适应西方标准。结果,中国的农民在去年失去了很好的商业机会,而这个商业机会的价值是3亿元人民币。 要想实现经济安全和经济全球化的目标,就有必要让标准先于事件。一是标准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及时更新,主动与国际接轨。二是强化有关标准体系的公共政策执行力。通过对行业标准制定后的强力推广与执行,确保新标准的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再次面对标准滞后经济事件所产生的尴尬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