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 > 正文
 

南方日报:专家评论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失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9:03 南方日报

  梅新育

  中美纺织品第六轮谈判再度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且,从本文截稿时已知的情况来看,这次谈判的结果似乎还不如以前。

  首先是谈判时间。以前几次谈判双方不仅都用满了预定的谈判时间,而且要延长,表
明双方至少在努力争取达成一致;而这一次谈判在昨日中午就宣布结束了,不能不让人猜测是否双方已经各自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继续谈下去了。

  如果我们对比分析第四轮至第六轮谈判后美方以谈判代表大卫·斯普纳名义发布的公告遣词造句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对方口吻日益强硬:

  第四轮谈判结束后,美方公告强调了取得的进展,并明确表明将进行下一轮谈判。

  第五轮谈判后,美方公告仍然指出了取得的进展,并表明将进行下一轮谈判,但明确提出其将运用特保措施,与第四轮谈判后的公告相比多了几分威胁。

  第六轮谈判前夕,美

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一方面于9月30日宣布再次推迟对针织布等4种我输美纺织品做出是否设限的决定至11月30日;另一方面于10月5日宣布同意考虑业界提出的对我输美棉制衬衫等9种正在受限纺织品的“重复设限”申请和计司布等4种纺织品的新设限申请,而世贸组织《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条款(f)款规定对每类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特保措施只能使用1次,并不得超过1年,美方这一做法明显违规,给即将举行的第六轮谈判投下了浓厚的阴影。

  第六轮谈判后,截稿前只有美方发布了一份公告,只字未提取得了什么进展,以及是否将进行下一轮谈判,反而近乎赤裸裸地向中方发出了威胁。从这份公告的口吻来看,我们已经不能用“无果而终”来给这次谈判定性,只能称之为“失败”。

  从4月4日美国

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棉织衬衫及上衣等3大类出口纺织品发起特保调查至今,这场争端已经持续了将近6个月时间;倘若从去年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袜类商品实施特保措施算起,这场争端持续时间更已经长达11个月。也许我们不得不为最糟糕的双输结果作好准备了。

  按照常理,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本来无需为少生产几双袜子如此大动干戈,中美纺织品谈判无需拖延如此长久,但与美国进行的任何经贸谈判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极高。鉴于美国国内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且无视国际准则的倾向,此次纺织品争端之初美方行动过于高调以至于骑虎难下,第六轮谈判失败也不足为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美方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相信我方管理部门早已对各种结果都作了准备,我们需要做的也许是调整指导思想,并进而调整自己的行动。

  在短期内,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调整自己对中美纺织品争端解决方案的期望目标。如果说,我们原来所期望的“次优”目标是达成类似中欧备忘录的协定,在不牺牲原则的前提下,以可以容许的较低代价为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赢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假如事实证明这项期望目标无法达成,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并不是牺牲原则,而是继续坚持基本原则,但着眼于其他目标。这些其他目标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可以是通过这一次的激烈争端让日后美国不会再肆无忌惮地对我国其他商品横加限制。(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