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陆新之30日专栏:MALL与空间梦想以及公共价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09:27 新浪财经

  

陆新之30日专栏:MALL与空间梦想以及公共价值

新浪专栏作者陆新之。(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陆新之,新浪专栏作者,从业十三年的传媒工作者,现为综合性时政周刊《新世纪》主编。他熟悉资本市场和商业环境生态,历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经济观察报财经主笔,驻华南首席记者以及华南新闻中心主任,新版《中国房地产报》核心采编成员。他长期为海外多份财经报刊撰写相关文章,对于资本市场和企业微观环境有丰富认识,视野开阔,角度独特。同时,他也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文章跨历史、文化、艺术与时尚等等范畴,涉笔成趣。

  9月26-9月30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陆新之。----编者按

               MALL与空间梦想以及公共价值       9月30日   星期五

  文/陆新之

  去年11月初,美国全国都为总统大选而疯狂。我到东岸观察采访此事交稿之后,纽约的一位华裔的共和党专业人士盛情相邀又表情神秘地说有好去处。我心中窃喜,难道美国也有发达的娱乐产业?于是双双在南港鱼人码头酒足饭饱之后,他便拉着我开着他的大林肯轿车到四十五分钟车程的新泽西州去。

  原来,此君在这个四十万平方米的SHOPPING MALL里面消磨了四五个小时。他说,每当他要做一个大决定之前,都要到这个新泽西OUTLETS MALL来好好地购物放松一把。

  象他这样的美国人不在少数。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仅仅是希望通过购物,把自己和社会重新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美国兴起的购物中心MALL现象非常有意思,充满了商业元素的活力和感染力。

  1931年达拉斯海兰帕克中心,创造性地使建筑立面不正对街道,停车场不沿街。美国城市土地机构将其列为购物中心的原形。50年代中期美国南谷购物中心,通过人工控制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使其成为购物中心的范例。那时候,专家对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甚至把解决城市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购物中心上。将理想价值观等宏大话题变为实际的技术活计,这是美国人的特点,好不好那当然是见仁见智的。

  当然,讲到MALL,讲到

商业地产,最近各个政府部门联合检查的新闻不断出现。这是个明显的信号,说明这一行肯定是“热”了,热到很多银行身上,所以会有政府的干预。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坊间对此的投资意欲也是很强的,特别是一众声名显赫的外资机构也来大手笔购买几十万平米商业空间的时候。

  事实上,由于贫乏的想象力和拙劣的规划,购物中心MALL在中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主题购物从某种意义上看变成了生存战略,鉴于购物中心的利润受到其他商业形态的威胁,SHOPPING MALL的差异化品牌战略的关键节点,就是更加重视文化与时尚的创新。

  对SHOPPING MALL来说,商业的战略定位和围绕着的种种考量当然重要,但是对她的经营者和市民来说,有一个美好城市的梦想,更为重要。

  市场的动力是预期,预期的依据是信心。市场竞争时代的商业物业,其竞争力的来源与其说是各种资源性的硬指标,不如说是她的经营者、她的市民和旅游、观光、消费者对她的预期。

  近期多个关于城市的排名榜纷纷出炉,或专业或粗糙,专家们如何为城市寻找到一个合理的观察座标,确实是一个挑战。

  当一座座中国的城市渴望迅速融入国际潮流时,她们都会努力地寻找城市崛起的共鸣点,遵循和理解自身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理念和个性之间存在的联系,这个时候,城市的建筑,就会变成非常关键、非常直观的一个元素。

  在商业空间中,一个人并不是数字上的一个人,她的存在是同类的吸引物,于是一个人就是一群人的概念。同样,一栋建筑加一栋建筑并不只等于两栋建筑,它们形成了一个第三空间:即一个灰空间。长廊、中庭、广场和人,构筑了SHOPPING MALL的情感空间,它承载着各种暗示、资讯、情绪、气息,使情感空间充满了生命的脉动。

  商业与空间,从来都有着微妙而生生不息的联系。

  这个长假期的前夕,我身处大连西安路上的天兴罗斯福国际中心,这个SHOPPING MALL之中有着四百米长的中庭,还有一个硕大的复活节彩蛋般的设计,象征山海尊重自然的空间布局让人有疑幻疑真的愉悦。这一刻我会觉得,让自己放松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之中也是一种享受。

  越来越多的朋友抱怨周末在西单和王府井遭遇过分拥挤的人流,他们苦于一个个大商场迅速的农贸市场气氛化。今天的中国,商业有时候仅仅是一种低级形态的销售。而对于一个物质足够丰富的社会来说,需要有多一些这样的SHOPPING MALL,在其中,普通空间与特殊空间的戏剧性能够在不期而遇之中能够沉淀下来。来自不同优质生产制造商的商品和营销理念夹带着各种高深或者表面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异化和嫁接。不同心态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对峙在商业文化的兼容和时尚的脉脉温情下转换成为默契的关系,形成了人造自然共存状态和巨大的合成功能。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需要以真理代替谬误,但是我们能够使有缺陷的商业关系模型完善和优美起来。或者更加简单来说,在人流拥挤面貌模糊的城市之中,我们需要有更多能够汇集公共价值的场所,也需要有更多将商业和生活有机结合的方案和想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