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中国大可不必对美国的贸易赤字太紧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7:15 《经济》杂志 | |||||||||
文/左小蕾 看来,只要美国还有纺织品行业,汇率与贸易赤字的话题就还会继续下去 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美国人自己的选择。美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没有比较优势,大量进口而几乎不依赖出口,可能是避开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优化资源并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佳
美国人非常享受这种经济模式,也从中获益匪浅。 因此虽然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减少,并不会改变美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状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有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才有市场,才能在贸易交换中双方获益,才是资本的投资取向。美国厂商根本不会在中美贸易的层次和领域重新增加投资,成本太高,美国没有比较优势。美国厂商按照市场原则和规律已经从没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领域转移到有比较优势的流通领域,产业的升级换代已经完成。那些已经转移出去的企业,决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或者中国出口减少而回到美国建厂,去占领中国纺织产品原来的市场,从而创造在这个领域的就业机会。 美国政府正在推动国会通过与中美洲的自由贸易协议,扩大从中美洲国家的进口。美国人决不会再回头去生产许多初级产品,美国的比较优势在高科技领域,在第三产业。美国的GDP增长有30%是高科技产业的贡献,服务业贡献率达50%以上。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 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不能制造继续升值的预期。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不但不能让我们“聚精会神”地解决经济中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会像当年日圆一样被无可奈何地牵着鼻子,而今天的中国经济还不能与当年的日本同日而语。 后升值时期,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如果说中国能够推动改善国际贸易秩序的话,进行出口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从而改善贸易条件可能比升值的意义更大。 国际市场并非无限大,国际贸易中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受到极大的挑战,一些国家有巨大比较优势的产业面临国际市场需求并不同步增长的问题,国际贸易中也发生了过剩供给,如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解决生产过剩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产业调整或产业转移。 我国出口产业靠低成本竞争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味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未必有利于许多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次升值带着某种强制性地提升出口价格,就有可能“逼”一些企业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质量上和品牌上提升出口行业的竞争力。 更有眼光的企业家,应该考虑离开这些低附加值的出口行业,投资服务业和流通领域,开发出巨大的潜在机会了。最近,国美电器宣布他们完成了销售网点的全国布局,应该是中国的企业家们推动中国产业布局向流通服务领域发展的一个积极的开始。产业升级的一部分可以在原领域升级换代,另一部分完全可以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服务领域。这不但避免了生产过剩这一市场经济的痼疾,而且把经济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总之,国内产业的不断提升是第一要务,大可不必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带来的经济失衡担心。不要忘记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最完善的金融市场。美国输出的金融服务创造的价值,和金融市场吸引的资本流入,完全可以平衡其国际收支。无论从短期还是中期来看,还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动摇美国金融帝国的强势地位。这就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生对美国的贸易赤字并不担心的原因。美国人借全世界的人的钱来消费的模式,应该有相当长时间的可持续性。稳定目前全世界的贸易格局反倒可能是达成相对均衡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