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张维迎:中国企业500强很多不是真正中国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4:53 《中国企业家》杂志

  五年以后,当我们再统计中国企业500强的时候,还有多少企业是真正的中国企业?

  谈到大企业,人们的描述往往集中于它们的规模:资产,利润,销售收入占到全社会GDP的多少等。这些指标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从大企业的本质来看它的重要性。

  大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大企业是一个包工头——他所销售的产品,或者这些产品的构件,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生产的。更具体地说,在大企业的销售额中,一般有70%到90%的价值是由企业转移过来的,而只有10%到30%的价值是自己附加的。

  但是,由于大企业在经济中扮演着包工头的角色,实际上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例如微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软件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这是大企业第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作为包工头,大企业还主导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它总能找到最优秀的设计师,在最廉价的地方组织生产,在最具有高附加值的地方销售产品。虽然它往往只负责产品的销售或设计,却决定着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和配置。

  此外,它还是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据统计,目前世界研究开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而世界范围内62%的技术转移都是在500强范围内进行的。

  还有一点,大企业实际上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世界上有那么多生产者,那么多的消费者,怎么能够让消费者买到优质可靠的产品?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企业来实现的。因为消费者要靠大企业去监督价值链上众多的生产者。

  比如消费者买一辆

宝马汽车,宝马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有几万个,这几万个供应商他都不认识,怎么能够放心?这时候,是宝马公司在监管所有生产零部件的几万家企业,如果零部件出了问题,宝马公司要负责。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地去买他的汽车。所以说,大企业的利润来自责任。它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责任,就有多大的可能获得利润。

  从这个角度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服务业是面对消费者的终端,是一个承包商。根据统计,在中国企业500强里面,服务业占31.2%;而在世界500强里,服务业占56%;美国的这个比例将近60%。这说明越是发达国家,大企业在维护市场秩序中,作用越强。也可以说,中国之所以市场秩序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企业不够成熟,不能够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重任。所以,当我们关注大企业的时候,不要光看衡量规模的一般指标,更要看到大企业的本质和它背后的深刻作用。

  中国大企业的特点

  总结世界产业的发展历史,我把大企业的形成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创业的核心技术。第二,规模经济,也就是成本优势。第三,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第四,品牌价值。第五,资源垄断。

  在现实中,上述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像微软,它靠核心技术起家,但到后来品牌价值也很高;像沃尔玛,它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很强,反过来又增加了他的成本优势,使得它的商品售价很低。总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因素能够互相促进,共同作用。

  反过来看,中国今天的大企业之所以成为大企业,靠的是什么?根据我上面列举的因素和对实际状况的分析,我的总结是:资源垄断第一,规模经济第二,品牌价值第三,供应链管理能力第四,核心技术第五。跟人家差不多是倒过来了。

  看一下中国企业500强的统计,有些信息很有意思。比如能进入前15位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资源垄断型企业,其中包括牌照资源、号码资源这些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垄断。这500家企业赚的全部利润的47.4%来自前十家企业,且全是垄断型企业。所以我的第一个判断是,资源垄断是中国企业目前进入500强行列的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要说到中国企业的最薄弱环节,应该是核心技术。我不知道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有几家敢站出来说,是靠自己的核心技术进入500强。华为这样的企业也许敢说,但其他大部分企业恐怕不敢这么说。根据373家企业的样本统计,中国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1.05%。而摩托罗拉这个比例是10%左右,微软是20%到30%。

  中国企业面临的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危险,这些危险表现在:第一,我们的资源垄断拼不过别人的核心技术;第二,我们的成本优势拼不过别人的品牌优势;第三,我们的生产能力拼不过别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几句话综合起来,基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前景。比如我们的银行业,原先有很强的垄断性,但现在改制以后,外资银行开始进入,购买我们的银行。不光如此,在其他很多行业,外资企业都愿意出很高的价钱买中国企业。本来中国企业可能值10个亿,但他愿意出15个亿、20个亿来买。为什么?因为对他来讲,能够消灭本地的竞争对手,多花点钱也是合算的事。所以我看,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很多优秀企业都面临着被外资企业收购或控股的局面。

  五年以后,当我们再统计中国企业500强的时候,还有多少企业是真正的中国企业?这是我担心的问题。

  我们似乎觉得只有摩托罗拉、惠普是外国品牌,但实际上,在很多领域,比如三大汽车制造企业,大部分卖的是外国企业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企业500强中的企业,相当一部分不是真正的中国企业。

  下一步,中国可能会有制造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是我们很难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

零售业、服务业能够进入世界500强。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我们在全世界的分工体系和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价值分配的最低端。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创造财富的“重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将远远超过按照价值计算所占的比例。也可以说,这意味着在中国生产出来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并不属于中国人。

  如何做大中国企业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想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在产品研发上增加投入,增强自己开发核心技术和自主

知识产权的能力,不能老用别人的技术来发展。因为别人的技术终究有限制,利用到一定程度人家就不给你了。

  接下来,企业还应该多渠道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你不是国际名牌,就很难是国内名牌。

  第三是要提高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它涉及到企业间的合作,所以我想中国企业很重要的是要学会价值分享。我们过去太习惯于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而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这会妨碍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最后,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在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看到,2005年我国有110多家企业新进入500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重组实现的,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否则的话,中国企业要进入世界500强就太容易了。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的企业合并成一家,那肯定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名,但那么做没意义。我建议以后国资委在合并企业的时候,要像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有一个独立的反垄断机构来审查,这种合并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给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带来什么影响?如果会给全社会带来不利,这种合并就不能进行。

  说到底,这关系到政府的功能定位。在正常状态下,政府的目标应该是最大化全民的福利,而不是最大化政府控制的资产。在这个目标下,所有的企业,国有也好,外资也好,民营也好,都应该平等竞争,而不是给予某些企业特殊的垄断地位。

  (本文为作者在“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高层论坛”上的演讲,本刊记者岑科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1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