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经济学家谢百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8:55 新民周刊 | |||||||||
撰稿/贺莉丹(记者) 8月31日,记者拨通了谢百三的手机,“今天我要写东西,后天下午见。”这位祖籍浙江萧山、长于上海的复旦学者声音听起来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 9月2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百三的办公室时,谢百三正在接受
和大陆媒体一样,该台湾电视台关注核心仍是谢百三诉德勤的动机。“在大陆,我们一直把台湾人叫做台湾同胞,你问100个老百姓‘台湾是不是中国的’,100个人都会说‘是!’”谢百三比划着手势,稍显激动。 我关心台湾问题 在9月2日下午2点,新浪相关评论达到1592条。谢百三事件成为各大财经网站的头条,跟近日的郎顾之争齐名。媒体关注谢百三的原因无非是:名人做了一件普通事,也成了新闻,何况这件大打“民族利益”牌的事情还有独创性。 谢百三去法院交诉状那天有记者随行,其表现似乎颇有策划意味,不紧不慢。虽然有人说谢百三成功地利用媒体做到了“拉大旗做虎皮”,学者应该关心学术,而不应热衷此类炒作。但谢百三表示不接受这种说法,研究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谢百三强调他对台湾问题一直很关心。“今后50年中国会以高速度发展,我心里最担心的就是台湾问题,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台独事件,就会打乱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谢百三去年曾给国务院写信,建议要全力加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对台湾问题的研究,扩大我国1000多所大学对台湾的招生比例,而且可以扩招对台湾本科生的比例。他给记者看了办公室一柜子的问卷,在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刚刚出台不久,谢百三给260个学生每个人发了20份问卷,问卷是他自己设计的,主要是询问公众对《反分裂国家法》、反“台独”的看法。这个问卷通过同学寄到全国20多个省市,收回4000多份,有的老百姓还主动要求复印支持这个问卷调查,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支持台独,没有一个人反对《反分裂国家法》。 这个情景让人想起上海4年前的寒冬,2001年,由于财政部禁止“20年期国债回购”,谢百三单枪匹马进京,状告财政部“赖皮”,“侵害了投资者的财产权和持有国债的抵押权”,此举轰动全国。当时,这位经济学教授诙谐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房子有门、汽车有四个轮子,这属于常规。但是在我付了房钱、车钱后,突然说这房子没有门,汽车只有两个轮子,这让我怎么接受?” 2001年起诉财政部和2005年起诉德勤,谢百三都非常乐于在媒体上露面,他特立独行的姿态让人印象深刻。 谢百三其人 9月2日,用百度搜索“谢百三”找到相关新闻约2310篇。 谢百三在近期一篇标题为“市场起惊涛 人心有余悸”的文章中如此点评中国股市改革:“……那种以低成本换来全流通的股改,究竟是一场历史功绩,还是一段历史新痛,最终还得由历史来说话。” 2005年8月初,就在央行宣布人民币升值的一周内,沪深A股市场多个地产股出现涨停。8月23日谢百三大胆撰文称:“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构成重大利多。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想大笔兑换成人民币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决以美元等外币买进中国房地产,或换成人民币买房产。” 近年,谢百三就股市涨落、完善证券市场管理机制等问题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在《证券市场周刊》等10余家证券报刊辟有专栏。 1985年,谢百三由北京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黄家驹、厉以宁、萧灼基等;从1988年开始,谢百三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任副教授两年,之后任教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谢百三的长项是研究金融产业、证券投资与中国当代经济政策,根据复旦大学有关人士介绍,谢百三历年出版著作13部、发表200多篇经济学论文。这中间,为业内人士称道的有《十年一个亿》、《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投资中国》等。 经济学家要关心国家命运 大学就读期间,老师厉以宁对谢百三的教诲是,搞好经济学研究需要悉心研究三方面:经济理论、经济历史和统计学。谢百三后来又补充了一点:经济学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时局并积极做社会调查。在谢百三看来,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 谢百三清楚地记得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将新人口论印成传单贴在校园的布告栏中,他说自己有浓重的北大情怀,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思想很强烈。 “我们需要一批在书斋中潜心研究学术的知识分子,同时也需要关心国家命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谢百三说自己更倾向于做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