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春霞 记者 冉学东 发自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和政策研究室博士曾刚就货币数据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在央行上周五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显示,M2平稳增长,同比增长
16.3%;而同时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增幅下降,比上月末低了0.3个百分点。那么M1和M2出现这种背离意味着什么呢?
曾刚:M1、M2的现状是一个流动性的问题,是总的货币的流动性状况的问题,M1是流动性较高的直接可以用于支付的货币数量,M2是广义口径的货币总量,总的来看,货币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在下降。这跟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经济活动比较活跃的时候M1的增速会比较高。相对来说经济活动不是那么活跃的时候M1的增速就会放缓。
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理解,M1增速的减低说明居民愿意用于支付的货币量的减少,也从侧面印证了整个经济活动活跃程度的降低。单从金融变量的角度理解,流动性的降低就代表着经济活动的减弱。如果持续这种经济下滑的趋势,就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M1和M2在增速上的缺口从总的来看还是因为流动性的降低,表明经济活动较以往来说有所减弱。
《第一财经日报》:报告中同样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央行在报告中谈到近年来7月份一般是贷款的淡季。但是贷款中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等指标看,不但增幅有所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相比去年要大,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曾刚:我们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需求方面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活力在下降,收益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因而会出现对银行贷款资金需求量下降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需求往下走。然后再来看供给的情况,从银行方面说,他们对提供资金的愿望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商业银行不愿意放贷,而是把资金大量的投入货币市场,进行拆借或者说购买债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去年开始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按照我们现在的规定,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部分以及在货币市场上4个月内的拆借资金的风险权重为零,也就是说把资金放在这样的市场中商业银行是无需成本的。与之相比,一般的企业贷款风险权重是100%。
《第一财经日报》:央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就是为了挤压商业银行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但是贷款增幅一直在放缓,特别是中短期贷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曾刚:我想这涉及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赖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如果这些微观主体对央行政策反映不敏感,就很有可能出现货币政策受阻的情况。
比如,在目前贷款市场有一点紧缩的情况之下,大型的企业大多都通过银汇通、短期融资券等渠道来融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就相对缩小了;而对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在本身风险控制能力还不强,缺乏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的情况下,比较难从银行拿到贷款。而且外部的金融环境也是银行所不能控制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选取一种相对保守的办法,把资产分布在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市场中,通过避免贷款的方式来避免资本金补充的压力,尤其是在银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