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5:33 《财经时报》

  谢国忠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楼盘库存增多,资本支出项目减缓。大宗商品价格降低,能源消费减少。种种迹象显示经济开始放缓了。不过,过度投资导致的经济放缓有利于社会稳定

  □ 谢国忠

  由于生产过剩,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过去五年里,快速投资导致的经济繁荣是以未来的经济增长为代价的。我认为在未来两年里中国经济将触底。

  在巩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必须时刻警惕金融稳定性的问题。关键是要阻止那些短期流动资金突然外流,这些游资把赌注压在人民币升值上,在过去三年中纷纷进入中国进行投机。

  第一步已经开始

  大宗商品价格和房地产销售额都在不断降低,这种情况减少了公司的现金流。与此相应,公司对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开始踩刹车。这是投资导致的经济繁荣之后,经济放缓第一阶段的典型情形。

  经济减速的两个明显标志是能源消费减少,而库存上升。中国石油进口量戏剧性地下滑,这反映出中国总体能源需求的减少,同时煤的供应量在上升。发电能力不足再加上煤的运输出现问题,夸大了中国从2003年到2004年间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因为出口企业安装了柴油发电机,通过燃烧石油产品进行发电。

  中国已安装就绪的电力生产设备大体上能够满足今年的需求。由于建设中的电力生产规模非常庞大,到2006年,中国也许会进入电力生产过剩阶段。中国83%的电力生产是以煤为基础的,另外15%是水。所以,利用石油产品进行发电的需要正逐渐消失。我们相信,在2005年和2006年,中国进口的原油和成品油总体数量将会降低。

  楼房库存的增多是现阶段经济减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今年春天,中央政府出台了反对投机的政策,随之而来的就是房地产市场上投机需求的枯竭。而这种需求曾经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动力,开发商也把这个因素加入到他们的供应计划中了。所以,现在的房地产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在我们看来,房地产开发商将需要减慢正在开发的项目同时推迟新项目的上马,以便节省现金。

  其他形式的投资项目也正在减慢速度。比如,集装箱港口的开发商就要求他们的承包商放缓建设速度。新钢厂的建设也推迟了,因为现在的钢材价格使得钢的生产几乎不能赚钱。

  第二步六个月之后

  我们预计,经济放缓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房地产业库存的清理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降低,这些都是投资需求降低的结果。

  过去几年里,房地产开发商赚取了巨额利润。但是,他们同时也加大了对于新项目的投资,他们的资金头寸并不充足。由于房地产的销售持续滞后于建设完成的速度,所以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水平一直都在降低。我们相信,这些开发商很快就会忍痛降价让市场出清,这种情况将给中国的房地产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价格,且在库存没有卖掉以前,停止新项目的建设。

  不断降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导致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然而,日用品工业的扩张是大宗商品需求的主要源泉。由于生产过剩,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正在下跌,而由于减少资本支出导致的需求萎缩,未来价格也许会进一步下跌。

  经济放缓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延长正在建设的项目周期为特点的,这种放缓不会太严重。当第二阶段到来的时候,库存的清理和新项目的取消会同时发生,我们认为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放缓会变得更明显。

  有利于社会稳定

  我们认为,处于放缓中的经济可以巩固社会稳定。近年来,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因为企业和政府夺取了一大部分的家庭收入,暂时的瓶颈问题导致房地产和工业品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尽管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分配不均,社会关系的紧张程度一直在增加。

  随着经济放缓、地产市场的调整和瓶颈问题的逐渐解决,通过价格的降低把更多的收入重新分配给家庭。这种情况尤其有利于那些低收入群体。这种情形说明即将到来的经济减速会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放缓可能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尤其在建筑行业。但从短期来看,家庭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好处应该远远超过了这个负面因素。

  当然,如果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低水平,就业机会减少所带来的影响将会积累起来,并且较多的家庭收入份额和较少的就业机会之间的平衡就会偏向负面的一边,对社会稳定不利。但是,中国的经济放缓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的,这类似于一个存货周期。我们认为经过两三年的消化之后,中国将再次回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就是我相信过度投资所导致的经济放缓将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因。

  (张志莉 译)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