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青: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升至近10年高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 06:3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日前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表示,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96.5亿美元。但根据他的研究和计算,在季节因素调整之后,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529亿美元,而这一顺差总额占我国上半年GDP总量的比例高达6%。是1996~2005年的最高点。上半年9.4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中,顺差占到6个点。
宋国青提供的材料显示,季节调整之前的原始数字,2004年上半年68.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到今年上半年396.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一里一外,货物贸易顺差的增量为464.7亿美元,占GDP比例从-1.0%上升到4.8%。 宋国青在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顺差占GDP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贸易顺差在当期GDP增长幅度中的贡献比例在提升。 他表示,如果假定贸易顺差和GDP的统计数据都是准确的,至少和上年相比误差保持不变的话,那么上半年名义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只增长了8.4%,计算显示,内需对上半年GDP9.4个百分点的增幅贡献率仅为3.5个百分点。 依照这个计算,那么上半年外需对GDP增长幅度的贡献率达到6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依赖顺差、依赖外需的现象比较严重。”宋国青表示,第二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3.8倍。根据他的预测,全年贸易顺差将达到1112亿美元。 而根据宋国青的计算,季节调整后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在1997年第四季度曾经突破过5个百分点,但之后贸易顺差的减少使这一比例在趋势上一直走低,一直到2003年下半年和2004年上半年,因为出现贸易逆差而使这一比例为负值,但随着贸易顺差近来连续几个月的高增长,这一比例已经急剧蹿升至历史高位。 “1997~1998年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1993年时我们是逆差,之后开始调控并一直保持顺差,之后达到了1997年的高位。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贸易顺差还有其占GDP的比例在降低,一直到去年。”宋国青说,“这期间发生了1998年到2002年的通货紧缩,可以说和这个不无关系。” 他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内需还未提振,如果出现外需减弱的情况,对宏观经济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上周六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先于宋国青演讲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清华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袁钢明、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通过紧缩的忧虑,基于对外需等因素的分析,宋国青在演讲中戏言:“我也加入了说冷的一边儿。” 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宋国青的判断。 根据美国商务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为3.4%,略低于此前经济学家3.5%的预期。虽然这一增长仍然较快,但这毕竟已从去年四季度的4.4%和今年一季度的3.8%连续第二个季度回落。 根据欧元区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表示,欧元区6月EuroCOIN景气指数从5月向下修正后的0.329降至0.242,这一数据为2001年11月以来最差,这暗示欧元区6月经济增长连续第3个月放缓。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3年到2004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之后,今年以来基本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落趋势。就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3%,比2004年下降0.8个百分点,而联合国对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仅为3.25%。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首席外汇分析师刘维明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环境现在还算是好的,近两年左右也将保持平稳运行,不至于持续低迷不振。 “外贸依存度这么大从长远来讲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两年外需在不至于降低很快的话,恰好提供了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刺激内需发展的有利时机。”刘维明说。 值得一提的是,内需战略在汇率机制改革之后,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提高劳动力的成本”的内需发展两翼战略。财政部副部长肖捷也表示,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支出都应当重点向农村倾斜,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及保障政策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