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同时表示,刺激内需的政策不能过大
本报记者 禹刚 发自北京
“这次央行汇改的时机和政策内容真不错,”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笑道,“但作为经济学家,平时可不能这么感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昨日下午,正在北京休假的她向
记者表示。她同时指出,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配合起来刺激内需,但“不能过大”。
“第二天(指22日,汇改第二天)上午,邀请我们开会的时候,易纲行助一脸轻松地说,老百姓的购买力更强了,有什么不好。”梁红透露。她指的是上周五央行行长助理易纲邀请了十几位经济学家,召开货币政策咨询会研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一些情况。
她认为通过升值名义汇率,比依靠通货膨胀或者人为控制需求要更有效,对经济的冲击也更小,同时也是市场化的手段。在市场因素作用下,一些受到影响的企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达到优胜劣汰,“不要低估市场的吸收消化能力”。
梁红还介绍了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每年通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来化解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但这种方法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大”。
谈到汇率提高对经济带来紧缩性影响时,梁红表示下一步决策层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刺激内需,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结构性的优化。她认为低估的汇率是对出口的“补贴”和对进口的“税负”,而在人民币升值后,贸易领域应当学会自我调整,“同时对克制美国的过度消费也有好处”。
梁红认为下一阶段贸易盈余可能会有所下滑,“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在全球经济均衡的过程中,中国应该站到产业链的上游,此外,贸易在去年GDP中贡献度远远小于今年的比例,“这也说明,今年的内需实际是被抑制了”,梁红表示,通过经济结构的自我修复,增长的重心今后将更加依靠内部需求推动。
此外,梁红也表示,政府需要通过利率、汇率和税率三方面的综合措施,配以相应的财政政策,拉动和释放国内需求。但她也认为,短期内利率不会变动,而且近期不妨保持较低水平。
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她认为包括两税合一、增值税改革以及上调个税起征点等新政策应该尽快出台。“两税合一相当于给内资企业减税,增值税改革也是从生产领域入手,这两项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周期性压力,同时也对结构性的调整有益。”
梁红还对宏观调控政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目前一个支柱型产业,作为下一步刺激内需的途径,监管层可以在增加供给方面加大力度,但要避免过度调控需求。“新加坡政府前段时间意识到,亚洲货币将缓慢上升,因此他们提前激活房地产市场,以化解紧缩的影响。”
“投资带动就业,就业带动消费,”梁红表示,如果调整好了这几项政策,下一步的增长就会持续保持下去,但增长的模式更合理,也更具有持续性,但她也强调,应该留给市场逐步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和预期,“下一步刺激内需的政策不能过大,还是应以稳健为主”。
在谈到外汇储备时,梁红表达了对激增的外储余额的担心,她预计今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但她同时提醒,虽然央行和外汇管理部门在外储的保值增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错,但“不要轻易改动外汇储备结构,这是一艘很大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