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桥:务实的思考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1:4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赵杰至 淇傅桦 发自北京 2005年7月26日,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北京宣布,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将于9月公布。 而就在此前的7月22日下午5点12分,曾经担任国家统计局第一任局长的薛暮桥在北京
“对于我们姊妹而言,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薛暮桥先生的二女儿、中国保监会副主席薛小沂告诉记者,“我的父亲一生最大的兴趣就在于思考,不停地思考。” 1904年10月25日出生江苏省无锡礼新村的薛暮桥,原名薛雨林。曾在无锡东林小学读书,另外一些为许多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秦邦宪(博古)、陈翰笙、钱钟书也都曾在这所小学读书。 这所小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那个著名的东林书院。而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成了薛暮桥一生的精神写照。 “薛老的去世是我们经济学界的一大损失。因为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意义重大。”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评价。 薛老的经济学思想和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说:“改革开放前,他(薛暮桥)一直坚持提出要实现向商品经济方向发展。在这方面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尽管最早是孙冶方提出了中国要向商品经济转折,但是受到了很多排斥。是薛老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且坚持始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甚至认为,“他对经济学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薛暮桥以其务实的态度对“计划”与“市场”论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此,人们多归因于他的为官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厉以宁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座谈会上,我记得经常听见薛老说,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他的经济研究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务实的。” 厉以宁认为,综合来看,薛老在经济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符合中国国情;一个是理论联系实际。“他将这两点贯穿始终,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坚持中国的经济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这种坚持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