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与杨瑞龙作客新浪谈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11:45 新浪财经 | ||||||||
2005年6月17日,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海闻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交流关于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的问题。图为北京大学校长助
2005年6月17日,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交流关于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的问题。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 2005年6月17日,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交流关于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的问题。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海闻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来新浪作客,今天聊天的主题是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两位都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首先问一下两位,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哪些条件和标准?如果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哪些是好的经济学家? 海闻 : 好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最起码的,我觉得对理论的掌握和能够应用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那么当然更好的标准就是说他不但对现有的理论掌握准确,并且能够应用。第一个要对经济学全面的了解,经济学是比较成熟的科学体系,怎么样能够对这个框架有很好把握,包括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历史背景等等都有准确的掌握。另外经济学需要很多分析的工具,像计量工具学等等,这些分析论都希望是能够非常娴熟的。 第二个方面是对人文社会,经济学第一个层次是你知道这个事实是什么样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要通过各种研究来发现真相,这些真相的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剥去表象很多的因素才能获得真相。第二个层次,这些真相以后有一个社会标准,因为它是一个社会科学,怎么样根据当地社会不同的情况来应用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需要很多的社会历史,政治的背景、文化等等的背景。 所以经济学我觉得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应用,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如何按照这个标准来培养,一个是课程,体系要完成,教课当中不能只凭个人的偏好来教学,要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系统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理论,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经济思想史等等,这是一个方面。还包括数理分析的工具等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当然我们现在在中国,理论上有这些假设,得出这些结论,那么在现实当中,我们就必须要看到,我们很多的假设条件是不一样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按学生的懂得怎么样能够在这个框架下来不停地分析不同的情况下面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人文、社会这方面非常重要,要学习还要分析各种现实的问题。 杨瑞龙 : 我们说经济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比较成熟的学科,它被誉为一颗明珠,他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又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 大体来看有这几方面的条件:第一个是基本素养,这个包括对一些综合知识的能力,包括一些分析手段,包括像数学、外语这些基本的一些素养的一些能力。 第二个做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一些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系统、完整的基础理论。 第三个要具备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现在的经济学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专业化的分工非常的细化,作为经济学家不可能什么都懂,一般是强在某一个方面,因此要求在扎实的基础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知识。 再一个刚才海闻教授也讲了,经济学毕竟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科学,必须要对社会有一种非常真实的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有比较好的文字素养能力,疼痛非常简洁、明快地把一些经济学思想,通过文字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有的经济学家有很好的思想,写的很不好,看不懂,这也很重要。 作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一个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来分析问题,同时也可能你当一个好的老师传播这个知识,当然更好在理论实践的基础上面能够创造知识,那是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我觉得大概做一个好的经济学家要具备这么多的素养。一个培养目标,根据这样的素养来制定一些很系统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后面谈到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这么一种相关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网友:你们是在在中国比较优秀的经济学家,你们心目中其他优秀的经济学家有哪些? 海闻 : 经济学家要分不同的阶段,有一些经济学家他们做了很多的贡献,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很多改革措施,这是一类经济学家。 另外一类经济学家从一些理论,特别是现在中青年的,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那么我觉得确实这里面有很大一批中青年的。林毅夫、樊纲,还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在高校任教的,他们用比较规范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问题。 杨瑞龙 : 我刚才也讲了所谓经济学界的名人,改革开放当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刚才也讲了。还有一个分类标准,经济学在我们国内大概有三类的代表人物,一类是学术经济学家,他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时候,用的是非常规范的经济分析方法来探讨问题的,这一批主要活跃在高校和研究部门。 第二个把他叫做社会经济学家,这一批人主要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知识的,有些人纯粹在学术领域做的不是很多,但是在社会上面,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第三个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主要是制定一些经济政策,写了一批关于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在社会中很有影响。 这三类经济学家在我们国内目前都有代表人物,不能哪个更好,他们都在社会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海闻 : 关于这个定义国内非常的广泛,国外对经济学家有比较严格的界定的。比方说有些人经常在报纸上写专栏文章的,虽然谈的是经济问题,可他并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通常是指你的教育背景,不是你谈什么东西,所谓经济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严格的训练,拿到一定的学位,把这个经济学作为一种专业知识,而不是说我只对经济感兴趣,我什么东西都谈,这个定义要比国内的定义严格得多,国内很多谈经济问题,基本上会变得本来也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他对经济问题感兴趣,到处谈,慢慢他也变成了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这是我们跟国外的一个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家有点泛。 主持人 : 中国经济是有特殊性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国外的经济学家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经济学教学中怎么样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怎么样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经验的混合型经济人才? 海闻 : 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人员是不一样的,我们等会讲培养的问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读学士的,是博士,一个是搞工作的,本科,或者是硕士教育就可以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说我培养出来的人都要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如果你是搞理论的人他知道的是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并不分国际国内的,不能说培养的人只是研究中国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就是一个学者,那么这个学者他把整个人类的问题看成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而每一个国家具体的问题是特殊的问题,那么国际上的事情不能笼统说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是哪一个国家的具体问题。 通常经济学它是一个科学,这点很多人以前不以为然,觉得经济学是有国界的,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经济学,有人提出什么时候建立中国的经济学,因为经济学提出的基本理论,虽然有大部分的经济理论是国外一些学者写的,总结的,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共同的规律。 比方说需求理论,那么这个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价格高的时候,人们东西就买的少了,价格低的时候人们就愿意多买东西,这个东西有中国和国外之分吗?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一样吗?中国人就愿意买贵东西吗?不是。作为解决理论这一点是具有普遍性的,包括企业。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是要获取利润。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是一个普遍的情况,但是在中国情况下可能有一些企业,一些国有企业,他生产目的不是为了利润,可能为了其他的目标,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把函数改一下。 讲国际化问题和本土化问题,是特殊问题和一般理论的问题,我们要掌握好一般的理论,根据不同的条件要进行修改。包括理论也可以修改,理论教给我们是一个机制,把不同的东西放进去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中国的条件下,比方说在美国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把利息提上去,政府货币供给减少,结果通货膨胀率就下去,但是在中国不同的条件,同样的东西放进去出来东西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作为我们现在国内的话必须要认识到,特殊性,所谓也可以讲是本土化,你要研究中国的特殊条件,特殊假设。 并不等于说因此来否认这个理论的一般性,这个标准确实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现在就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对的,结论都是对的,我们照搬他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一些政策和条件,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还有一种是比较传统的,他原来从意识形态上反对,现在不同这个上反对,有一些照搬人犯的错误,这是因为你照搬所以西方经济学是不适合中国的,所以就全面否定,这两种切断是部队的,怎么样承认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杨瑞龙 : 刚才海闻教授讲的很好。讨论这个问题主要和中国的特殊背景相关联的,最近20年来我们讨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包括研究和教育方面的现代化,为了提这个问题呢?原因在于过去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计划经济,思想来源主要是前苏联的传统经济学。随着我们转向市场经济,这一套就和市场化不相适应了。这个体系成长在西方,西方的教学体系和研究体系是反映了市场化内在的要求,因此在中国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提到现代化,而在现代化当中,越来越有识之士认为,里面很自然,必然包含了一种国际化,这个更多是参照,是借鉴西方几百年形成的一套教学规范。因此经过20多年的实践,应该说很多的高校在这一方面都做了积极的贡献,包括大量的引进教材,包括在教材当中强化对主流经济学的训练,方法的基本训练。因此几乎没人怀疑中国的现代化中还包含着国际化进程。 但是我们确实也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描述西方市场经济成熟形态的主流经济学是有价的,提供这个标准,拿到中国来是有局限的,拿到中国来发生的问题并不是理论本身有问题,而是说这个理论在应用到中国,由于中国的现实条件和西方经济,有很大的差异。 大家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本土化的问题。所谓本土就是怎么样应用他们一些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给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做一些必要的理论改造,因为完全是由于经济学是自由之学,大量的经济学是要出国的,更多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 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那些,首先学好这个理论,但是在应用这个理论的时候,必然要做一些事情。当然你可以把本土化理解成特殊化,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本土化是当一个成熟的理论拿到中国来的时候,根据中国的情况对这个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用这个理论来探讨中国现实的问题,我们发生了冲突,当这个冲突的时候,并不是一概说这个理论没用了,并不是简单说我们现实和理论不融合,说我们走的现实的道路是错的。而是需要现实上的条件理论上的条件不一样,我们改造条件的理论,当理论和现实冲突的时候,不能简单推翻理论,也不能说推翻现实,而是要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发现理论和改造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更能接近中国的现实,使得我们的理论能够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所用。 如果你把这个理解为中国的经济学没什么道理,但是这个本土化,我否认同意海闻教授,在这两个过程当中,一定要避免两个倾向,并不能因为中国的特殊性否定西方的成熟理论,也不能因为西方的理论很成熟否定中国的理论,我们要走很好的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问题,这也可能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含义所在。 主持人 : 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个问题是经济学教育从本科生教学的主要目标。本科生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进行适用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还是更重视理论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处理研究生在学术和研究的培养,国外是怎么做的呢? 海闻 : 本科生教育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普及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的,不论你搞物理、化学、政治、法律都需要有学知识,经济学知识不仅仅是我搞经济工作,是教会人们怎么来合理使用资源,怎么样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当然我讲的是比较学术性的语言,实际上你每天要做决策,上学,工作,出国要留在国外,简单讲是我吃这个吃那个,这都牵扯到经济学的问题,选择,经济学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里面任何人都应该学一点经济学知识,北大现在基本上在这方面做的不错,我们有公选课,经济学原理,各个专业都有。这是普及知识的角度。 第二个目标有些人今后可能会从事经济工作,他需要学的扎实一些,并不仅仅知道经济学的原理,还要有一些专业领域的分析方法,比方说金融、贸易,政府的财政等等,这些领域还要学,那么这些人出去以后,可能到公司,到政府,到媒体,现在很多学生毕业了以后,本来学中文要做财经记者,当然必须要了解财政方面的理论来分析。这个我们可以叫经济工作者,大学本科有很多人专业不是光上一两门经济学课的问题,而是要把经济学作为一个辅修专业,北京大学搞双学位,各个学科的人都要学经济学知识,包括学理科的,他今后做公司,做生产的决策,他们不能光从生产的角度,还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 第三类是进一步做研究的,要读博士,主要读硕士、博士,这一类人经济学的要求底子要打的深了,这一般人有的是经济学的本科生,还有别的本科生,有的学了物理系的,学了经济学以后,他愿意转行,愿意搞经济学理论,这是我们培养的三个层次。 每个大学怎么样培养,要根据大学的情况来,有些大学是应用型,要放在第一和第二层次上,有些大学,包括国内和国外大学,有些大学是研究型的,研究型的时候,你可能在本科的时候着重在理论上强调。北京一些有名的高校把理论型人才的培养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至于就业也是一种不同的市场,一部分人可能今后就是去读博士、硕士,今后的市场就是理论研究,大学教授,政府的经济学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到大公司做研究,这是一部分搞理论的人,学了本科经济学的,或者有学位的,可能各个行业里面都有,经济学普及知识的这些人,更多是一个理念上面的多重的,或者说更研究的培养,但是经济学学位和原来学位的结合,对结业应该讲还是非常好的,要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不光要教理论,还要教一些实用型的经济,有些引进财务的课程,在美国大学的经济学硕士也学一些财务的课程,搞理论的就没有时间学。 杨瑞龙 : 我觉得经济基础和社会能力两者是不冲突的,并不是说理论学的高了会制约你的社会实践能力。反过来越是扎实的基础理论,越是有助于你提升你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两者不能把它对立起来。 所以一个经济学的人才,为了提升能力必须加强社会能力的训练,所以本科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提高理论基础和基本能力,给你一定的经验,有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有的是更多在工作岗位。再强调一遍,在高校里面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是有助于提高社会实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人当企业家,有的要当政府官员,有的要当教师,有不同的需求,这种不同的需求的层次是要通过高校,海闻教授讲了,高校不同层次的分层来完成。国内不可能所有的高校都按照统一的模式,一种模式是最好的,因为人才是多层次的,因此大学里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是多层次的,在国内有经济学高校他的目标很清楚,他的课程就比较偏理论和方法,他就是毕业了以后,去留学,做国内很好的研究,也可能是有一部分,当然很大一部分不是这样的,而且在第二层次,既有比较好的训练同时也有比较好的基础能力。最重要的高等学校里面,在构建一个培养方案的时候也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不同的层次,像北大、人大毕业出来的学生,更多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也有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你要给他就业的手段,要有几个板块,你要成为经济学家,给你一些更坚实的基础,你马上想就业,要有实践方面的能力,公司金融、会计、一些很技术化的,市场营销一些很具体的课程,要了这个板块的学生可以自己选,这个能解决一个高校里面不同层次的需求。理论和实践两两者不是对立的,作为一个经济学,不光是经济理论的培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海闻 : 不同的经济学教育要有不同的模块,第一块是基础教育,每门课都学一点,包括经济学课程,大学里面一定要选一门自然科学,多数会选经济学原理这样的课程。这属于通才方面的教育。 当然作为他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不一定本科需要学经济的,只要你具有这方面的素质,比方说数学系的,是不是学计算机系的,化学系的,只要你具备这样的分析能力,对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博士,那就是纯粹搞理论了,要求的数理背景要非常强。 网友:我认识一个本科生,本科是学数学的,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好找,又去考经济学的研究生,考国际贸易也考上了,他不是为了一种兴趣,而是为了找工作去考经济学的研究生,请评估一下这种现象,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找工作去考这样的经济学的研究生,这种现象究竟对我们整个经济学教育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海闻 :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光中国这样,别的国家也是一样,因为一个人的兴趣不可能一辈子都是一样的,在本科的时候感兴趣数学,或者当时没有兴趣,被安排到数学。当然一个很重要的,他要生存,感兴趣是一回事,工作也是一回事,在国外也有换专业,最早的时候学物理,出来以后发现工作不好找,就业高等教育,必须要适应市场,包括我们专业设置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发展,目前我们的问题比国外更严重,国外一般来讲,他也会有跟市场不和的时候,比方说有一段时间,市场对MBA要求特别多,学习和培养有过程,不是说今天一学就能够拿到,起码三四年的时候,从现在的市场信号告诉我们的时候,有些人去学MBA,三年出来以后,MBA就不稀缺了,工作很难找。 总得来讲,专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的,这一点我们比较慢,很多情况下仍然处于计划经济的范畴,包括招生指标,专业的人数,很多人不需要的领域现在仍然招很多的学生,稀缺的领域确实不太够,这一点我相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的改革,一定会逐渐使高校的培养体系,尤其是那些要适应市场,市场为主的学校必须要根据市场不断的调整你的专业,专业的招生人数。 我觉得经济学总来讲在中国还是稀缺,因为中国正在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之所以经济学人才稀缺,所以经济学工作就好找,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要换,说明他还比较现实,但也有可能有些人不愿意,我找不到工作,我也不在乎,不是说找不着工作,找不到自己特别合适的工作,不能说我不相信一定找不到工作,不一定能发挥他自己的专长,经济学学了以后比较好找工作。 杨瑞龙 : 学好经济学对兴趣有关系,只有热爱经济学才能学好经济学,但是兴趣是在慢慢之中培养的,没有一个因为一开始就有兴趣,要对自己有信心。 第二点这个人是学数学的,他现在转学经济学很重要,我相信这个学生在学习之中有兴趣的话,必然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我祝愿这个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取得成功。 主持人 : 现在很多学生是把出国定为一种方向。 网友:国外的教授在录取研究生上有相当大的权利,同时也经常出现学生换导师的情况,请两位谈谈教师在选择学生上有多大的权利比较合适,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海闻 : 我来介绍一下美国录取学生的过程,因为我在美国也录取过学生,教过一段时间的书,是两个标准,首先是基础,这段时间的录取跟教授无关,你要有足够的托福成绩,像美国录取国外的学生要有托福成绩,还有GRE成绩,这是一个,看你的知识。 第二个标准看你大学本科的学习成绩,不是说你一次性考得好,我就要你,就看你大学本科的成绩。 第三个要看导师的推荐信,这个非常重要,美国的大学教师推荐的话是比较诚实的,一般来讲,不会像我们这样做好事,尽量说好话,他可能会说你这个学生研究能力一般,所以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会挑他曾经上过课拿到好成绩的老师帮他推荐,因为他有风险,比方说你找这个老师,觉得对你挺好,你只拿了一个B,老师绝对不会说你是一个最好的学生。而且推荐信都是教授亲自写的,再忙教授自己写,而且封好做一种我直接是推荐教授和学校的关系,不是说交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我写的是什么,这样的话他的推荐信是非常有价值的。 换句话说,中国和美国的最大的区别是指标不一样,挑选学生不是由教授挑选的,包括硕士、博士,博士进去都不是老师挑的,是有老师负责的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材料,综合考虑,然后录取学生,通常都是在一年之后修完专业课以后,或者是两年之后,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来选导师,这时候要导师谈,我对你这个领域感兴趣,我希望做你的博士研究生。这个导师可能表示同意,也可能表示不同意,有很多原因。 一个他可能觉得这个学生跟他的方向不一致,学生的背景不怎么样,或者说他觉得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等等他也有理由说不同意。那么这是学生选导师的过程,也有导师选学生,比方说我教的国际贸易课,我发现有学生比较感兴趣,我会主动征求你有没有兴趣。在进来的时候是跟导师没有关系,不管你搞很难的数学的,还是搞经济学说史的,不需要什么数学的,进来都是统一的标准。 我们中国现在也在进行改革,中国现在进来的标准基本上跟导师没有关系,有些还是有,以前是很有感到的,老师选择权利很大,现在我们有一些大学,比方说北大,现在也在改,进来的时候跟导师没有关系,我们今年招收博士跟导师没有关系,符合北大博士入学要求的先进来,最后选论文的时候有一个双向选择,好学生选择比较容易,如果你学习很不好,选择就有点困难,当然最后院系必须安排,比如一个学生谁都不要,可能院系会专门安排老师,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会专门安排老师去指导他。 杨瑞龙 : 这个问题之所以现在拿出来讨论,主要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是硕士和博士招生当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的问题,所以大家就比较关心,导师在学生的选择和培养当中,到底有多大的权利,才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仅仅从导师的这种权利,在录取和培养当中的权利,和培养优劣学生的关联度,毫无疑问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学生的培养,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当中,有个性化的东西,在个性化的东西当中,要有研究的特别方向,导师在这个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国外有比较好的相应的一套信誉保障制度,还有一套结合制度,导师和招生之间有比较大的发言权,不能说没有,可能要相对好一点。 我们中国为什么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我们相关的招生体系当中,或者说个人信用的保障机制方面,相对于国外成熟型,高校的成熟性有一定的差距。从我们理性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到了博士阶段,不发挥导师录取当中和培养当中的主导地位是很难培养出很好的学生的,但是为了防止目前在我们目前的环境和体制下面,一旦赋予导师很大的权利,可能有不公平的现象。 我们现在更多是产生一些自然的办法,包括现在硕士当中,我们现在硕士不需要导师了,统一规格进来,经过一年培养以后,双向选择再选导师,可以避免招生当中不正常的现象。博士也是统一命题,统一批题,再有导师的发言权。 我相信随着高校的管理体制越来越完善化,在发展当中,我们的导师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名誉,这个名誉包括你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养,对你导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我相信老师也会越来越关注学生本身的质量,如果这两个比较有效的改善的时候,我仍然会觉得特别在博士阶段,让导师有比较大的发言权,在录取当中有比较大的发言权,根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我们的体制,另一方面要发挥导师的积极作用。 海闻 : 有不同体制下的不同权利,我是这么看的。在原来的导师制度下,每一个导师在录取当中就要有权利,他考的是我的博士,是我的责任,国内是导师制,不是研究生制,然后你再选,那时候我有权利不要你,你也不是我选的,你对我有兴趣,但是我对你不一定有兴趣。 但是现在的情况,按照导师考的,除了像北大有些专业是普遍招生,其他很多学校就是这样的,他考的就是我这个导师的,这个导师当然有权利,不能说考试考得好就是我要的,可能你考考了很多年,就背那些东西,特别是人文科学,你明明没有研究能力,博士是搞原创性的研究的,你进来没有什么作用,我就有很大的权利挑选。 刚才杨教授也讲了,美国很注重学术信誉,写推荐信,像国内拿来就写,不在乎,我们现在很多导师也是这样的,招人都在于利益,我招一个当官的,学术现在没有标准,出来的论文,论文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当然要限制导师的权利,防止里面的腐败,这是一个矛盾。 一方面要给导师很大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防止这些不在乎名声,要有其他的机制来制衡这个东西。 网友:我今年准备考经济学的研究生,现在有同学给我建议,让我考研之前,在研究生考试没有进行之前,先去拜访一下导师,我想请问两位我应该去看看导师,还是不应该去?你们对这个怎么看? 海闻 : 从现实利益来讲,就要看你考什么样的导师,有一些导师的确他是在乎你看不看他的,但是我不一定说他是对,你看他以后,他认为你尊重他,或者他觉得也许你给他留下好印象,在录取的时候,可能会考虑,但是有这个招生制度,我们还是有很多师徒关系的招生制度,导师起了很大的权利,当然我们不讲那些违法行为了,有些导师我喜欢你,甚至把考题都透露给你,那种就有违法行为,但是我讲每个学校不一样,像我,他们来找我,我说你们不用来找我,现在更加是这个了,以前也是,以前你首先考试,考了合格了,我会非常公正地来进行面试,才能选合格的,你考都考不合格,我再喜欢你,你也进不来。 完了以后从公平的角度来讲,考上几个里面我会面试,这时候你有机会来表达你的能力,不必要前面去捉我,我的想法在正常的情况下面,考前不一定需要,但是中国现实情况,我也可以理解。 杨瑞龙 : 我觉得目前的招生制度,一般的高校,国内有影响的学校,硕士阶段和导师不对应,在过程当中,我觉得硕士阶段不必要和导师见面,因为没有导师制,进来才有导师制,他需要做的,除了基础理论之外,高校不同的命题习惯,需要了解一下,命题的风格,那是技术上的问题了,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进来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分数线,你在分数线以上,你就可以进入面试,面试基本上是一拨一拨的,你学生拜访不拜访无关紧要,当然博士还是导师制。学生报考的时候就报考哪个导师,因此你就需要让导师了解你这个人的研究潜能和研究能力,但是我如果认为现在的高校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本身的质量和他自己的信誉,但是也有一些个别老师不重视,当然大部分是重视的,在你考博的时候,和导师联系的时候,需要做的是显示你的研究潜能。 现在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你只要是金子很少被淹没,当然不排除个别的有一点水货,但是我认为只要是好,能力强的,被导师认知之后,一定会录取的,博士进来要需要做一个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老师发现你这个人什么都没有能力,他也担心,你能力比较强还是会录取的,你考博士的时候,最好事先把你的研究成果寄给老师,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约导师谈谈,当然不要做其他的事情,那样会适得其反,你只要做的在导师面前显示你的潜能,好的考试加上好的面试,你就会被录取为博士。 网友:考研之前或者是之后,会和导师见面,怎么样才能赢得导师的看中呢?比如说像二位在学生面试的时候最欣赏他能表现出怎样的能力呢? 海闻 : 当然有些是首先书面材料,那基本的东西,我们首先要看这个表示着学生的综合情况,我会看你的本科和你的学生,看你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活动。 面试过程,可能我还是更注重一个人对问题的思考逻辑,对我来讲,我觉得每一个老师要求都不一样,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很严密的,一步一步的,不能说你讲这么多,前后有矛盾的,或者说你都没有很好的证明,仅仅是想到哪儿说哪儿,这个对博士研究是不利的,博士生的研究必须要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逻辑思维,然后非常条理清楚,思路要清晰,这是我看中的一点。 杨瑞龙 : 现在规定硕士生要有学生差,有一定的淘汰率,这时候面试非常的关键,并不一定考第一名就能面试上。对硕士生来说,主要显示你的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我问到一些基本的东西也能表达,当我问你现实的问题,你是不是一一对应,老师问的问题你卡住了,没关系的,这时候老师不会说你卡住了不问你了,他会沿着这个问题问下去,你沿着问题说下去,结果发现,有的人第一个问题没有问好,其他的问题答的很好,照样会得高分,你要显示你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博士生主要显示你研究潜能和专业知识,博士进来不可能再给你知识的训练,博士要有一个研究方向,当你考这个导师的研究方向,我主要在企业里面,我在面试的时候笔试是基础知识的考试,但是我面试的时候你对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 博士面试除了要准备基础知识,还要准备和导师研究的领域,你进来只有导师的研究领域,你对这个掌握情况和对这个应用能力,这个是挺重要的。 海闻 : 我参加过很多面试,更注重不是你死记硬背,我会问你几个综合的问题,看你对这个领域掌握了还是没掌握,过程当中也有一些问概念很清楚,要把几个事情串在一块问的时候,他就糊涂了,因为他的知识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我举一个例子,微观经济学里面,消费者行为,专门有一章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有什么关系,讲起来是不同的章节,本身是有关系的,最后生产决策实际跟前面的东西是有联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如果说你很清楚了这个体系,每个章节的内在联系很清楚的时候,就会联系起来,如果仅仅是死记硬背就会搞不清楚。你必须要把这个理论融会贯通,这才是最好,当然这里面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当然我们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不是死记硬背的人。 杨瑞龙 : 笔试的时候不太容易观察到,口试的时候比较容易观察到,他可能在一两个问题特别显示他的能力,显示特别强,就发挥了他的潜能。有的说我考了第四名,我取了八名,没取第四名,这就是看出了你能力的显示和差异度。 海闻 : 我觉得中国以后研究生的招生很可能越来越倾向于看你本科的表现,不能说到时候本科成绩挺差,就是那一次考试考的挺好,本科生录取是一次考试,研究生的考试不一定都要一次考试,这只是一个方面,要考察全面一些。我不排除我们很多招生当中的腐败,但是真正挑选一个人不能只凭一个考试。 杨瑞龙 : 比如说我们做法是有100人面试,5个小组,哪个组老师面试不告诉你进了这个小组,我告诉你到这个小组,就避免了很多情况,但是这也有很多种办法,作为考生也应该相信我们,一个怎么来避免考试和腐败的问题,通过一些技术的处理是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 : 今天的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到这儿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海闻老师和杨瑞龙老师两位精彩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