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1日,新浪财经与CCER共同召开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研讨会,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出席研讨会。(新浪财经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月21日,新浪财经与CCER共同召开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十场互联网在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论坛专集《展望中国2005》新书首发式也同时举行。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出席研讨会。
李道葵 : 谢谢林毅夫给我这个机会,我尽最大努力严格控制在5分钟之内。首先,我
觉得这个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吴老师、毅夫近十年如一日反复谈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重要性还是在的,这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反过来讲,我非常赞同毅夫说的,我用一个比较学术化的方式表达,我们做学术研究的人有一个习惯,我们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总要怀疑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到底对不对?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不能完全作为一个“伪问题”,在中国政府仍然控制很多资源的前提下,这个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准问题”提出来比较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问题是反映问题深层体制的表现。就像两天之前科尔耐来清华访问,他说你们都知道我的软预算约束的概念,你们用这个我很高兴,但是软预算约束不是我的主要贡献,这只是一个现象,我想讲的是后面的官僚约束体制,这才是根本,你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讨论如何应用软预算约束,这样错了。所以,要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职业经济学家,不但担负着帮助政府出主意、跟民众对话的重任,在知识创新上也有我们的重任,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现代经济学还没有完全触及到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翻一下发展经济学的手册,这是1986年出的,毅夫还写了文章,这里只有一章而且是最后一章,写的是大国发展的问题,而且那个时候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到今天的情况,那个时候全球化的进程没有到今天这一步,贸易保护还是非常厉害的。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所谓的发展战略的问题,我理解是两个问题的交界,这两个问题在经济学的文献里讨论很少。一个问题是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国际开放的环境来尽快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在非常开放的情况下,这个讨论得不够。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好的利用国际开放的环境来迅速的发展。大国在开放情况下的发展环境是讨论不够的,具体说来,我觉得狭义的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在这个情况下是不合适的,我讲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贸易比价因素,作为台湾,作为新加坡也好,如果你做加工贸易,影响不了世界价格,你可以面对世界价格来出口,但是作为中国来说,你生产什么,价格就下去,不生产什么就上去,你看到一个好的产业,进去以后就没戏了,进去赚不到钱,你的贸易比价是相反的。二是政治经济的环境,龙秘书长刚才没谈到,我很想跟他交流,现在如果搞加工出口的话,全世界的厂商都反对你,全世界的厂商通过本国的政治机构会来反对,搞贸易保护。前两天我们开会的时候谈到,现在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抵制中国的廉价产品,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在中国团结起来,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中国的廉价产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路是走不通的,就像超声飞机碰到一个障碍一样,路走不通了。我们有自己的市场,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我们应该促进我们统一的大市场,利用大市场来配置大企业,来掌握我们的核心技术,掌握我们营销的技术,运用这个把我们的企业做大,把企业做大之后才增加了中国的竞争能力,在改进了我们的贸易比重,解决了我们国际贸易摩擦的问题。我并不是反对走回头路、不开放,而是在坚持开放的同时来扩大市场。
我再回应一下维迎的话,一个好的政府,一个最坏的政府是什么呢?它直接投资,直接选企业,这样的政府政策我们已经知道不行,这是国营企业老思路。中庸的政府是选择产业,再搞发展战略,这是中间的过程。最高明的政府是发展市场,是把一些要素市场发展好了,把产品市场发展好了,打通整个市场,由市场来选择产业,由产业选择企业,这样的话经济才能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