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行业专题--教育培训业 > 正文
 

谈松华杨壮做客新浪谈教育改革和发展实录(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7:52 新浪财经

  2004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于12月16日正式登场,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新浪网、《经济观察报》发起举办。论坛汇集众多著名经济专家学者,在岁末年初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话题进行对话式讨论,评论过去一年热点,展望未来一年趋势。

  第四场实录(12月23日 本场主持人:经济观察报记者 邵颖波)

    下面是本场实录第二部分

  主持人 : 您的这一提醒我想到,其实有很多问题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

   谈松华 : 美国得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去注意。

   主持人 : 他的经验、观念、理念,现在情况是我们将来的目标。

   谈松华 : 有一些已经形成运作方法,这套东西是很自然形成的,中国现在还不是这样得运作方法。所以我想这里面可能很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市场机制的作用。尽管现在我们很多东西好像是市场运作,实际上失控的东西很多,很不规范的市场运作,不能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市场运作。但现在就是这样做,在中国出现了,所以我想这是市场发育的程度问题。

   另外就是政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来管理公共事业,这个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刚才杨教授讲我们过去用计划的办法,现在实际上还是有招生计划,而且招生计划以后还分一本、二本、三本分期,全是按照计划来的。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上面,如何从这样一种完全计划经济下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到宏观的管理、间接的管理,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刚才谈到一个问题,我在95年专门带代表团到美国考察美国教育经费,从联邦教育部到州教育局,到大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表明,美国不是通过下计划来招生,它通过拨款。我核定明年给你多少钱,实际上这个钱包含着你应该招多少学生,是这样的道理,你拿不到钱怎么招学生,我指的是公办学校。

   我们现在是这样,拨的钱和计划不是完全匹配,我给你下一个计划你可以报很多招生名额,但是我给你的钱没有那么多,两者不适配的,剩下用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提高收费标准来平衡。

   主持人 : 通称的市场化手段,其实不是市场化手段。

   谈松华 : 我说的当然不一定很准确,政府和市场在某些方面都有失灵。你比如说前一段招生扩招,除了我们当时政府倡导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多招学生,就可以多收入,因为现在很多,地方性一般性大学,学生招的越多经费收的越多,成为他经费主要来源,刺激他多招学生。当然研究性大学不是这样。家长当然希望多出一点钱孩子能够上大学,家长的希望很高,他认为只要上大学就能找到工作,是不规范的市场机制拉着招生。

   主持人 : 所以说很多学校都是以补足自己的不足为理由,我教育经费不足,我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不足,以这个为理由招所谓二级学院等等,包括各种职业教育,MBA什么都有。其实往往有这个能力办这个学校他们早已经补足了,或者没有补足,他把赚来钱没有真正放到那上面去,很多学校变成经商、做买卖,所谓产业化也好、市场化也好,都是扭曲的东西,我也相信这一点。我们现在把话题拉回来,刚才杨老师谈的情况,谈老师给了一个提醒,我们两个社会差距还是很大,我们还是把我们主要问题集中在咱们这边。

   现在可能最热的一个话题,是所谓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每次谈到教育问题都会提到。教育资源除了我们刚才讲的国家财政拨款,还有各种各样所谓教育资源,学校、教师等等所谓信息资源,很多。我们现在请谈老师给我们讲一下,我们所谓教育资源不公到底不公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什么状况?它是怎么形成的?

   谈松华 :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我想现在反映比较多是中小学,高等教育也有这个问题,但不像中小学那么强烈。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我想是有历史原因和政策上原因的。历史原因是我们过去实现重点学校政策,快出人才,所以政府在一段时间曾经把资源的有意集中在少数的重点学校,这就形成历史上有一批学校得到的资源比较多。

   主持人 :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这两年在扩大,没有缩小。

   谈松华 : 历史上原因原来是重点学校政策,后来这两年是已经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搞重点学校,不设重点学校。但是为什么差距照样很大?我想这里面一是历史上造成的差距,再加上在市场,现在又有市场经济,政府不投入没有关系,它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投入更多的钱,这样一来尽管政府没有加大投入,但学校得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

   主持人 : 先不说其它地方,在北京也有连小学生都招不起的学校合并起来的学校,也有不同的赞助费,有三万、五万,据说还有达到更高的,非常可怕。总是想把不同学校之间的平衡做好,但是现在好像差距越来越大。

   谈松华 : 另外还有政策上的原因,这两年我们在高中阶段搞示范性高中,政府财政本来就有限,又把钱集中在少数学校,这个在县里很明显,一个县把资源集中在一所学校,结果把这个学校建设得很好。说得难听一点,很多当地当权和有钱人集中在这个学校,引起社会分化,引起社会不满。

   主持人 : 一个矛盾表面化激化。

   谈松华 : 所以我想为什么社会现在反响还非常大?这和政策是有关系的,如果说仅仅是历史上的原因,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因为它是长期形成。在这种背景下,有少数资源,只投给少数学校,这样就加重了矛盾。

   主持人 : 刚才您讲历史原因是说到,我们那时候建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指导思想是快出,集中精力赶紧出一些比较好的人才,这可能涉及到一开始杨老师提的那个问题,我们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现在我们经常感觉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刚才我们提到大学,一方面扩招,扩招以后现在又要就业,在大学这个教育里面,到底什么是重要的?是一切以找工作为目标?还是以提高所谓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小学教育也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小学教育所谓要快出尖子学生,才分好的学校和普通学校,这些所谓的学校还分着级,就造成种种不公,现在已经很难改正了,大学也有这些问题。到底我们这些教育,我们国家投入那么多人力,整个教育战线那么多人,我们到底想做什么?我们想把人培养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好像杨老师一来时候就提到,但我发现我们每提到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杨老师你还有什么说法,快给我们讲讲。

   杨壮 : 这个问题我举几个小例子说,前一段一些IT公司经常来北大、清华附近招生。IT公司包括联想,包括IBM,包括大的微软这样的跨国公司,但是大家也知道,IT公司,来我们这个地方招生,在北大附近据说有50-70万IT人才。但是这些IT公司招人的时候,给我们反馈的是真正招到好的IT人才不多。这使我们感到很惊讶,这50-70万人才之中,很多都是我们北大、清华为主的毕业生。

   主持人 : 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成果。

   杨壮 : 高等教育的成果,而且是尖子中的尖子。

   主持人 : 还选不出好的来,适应不了小小IT公司的需求。

   杨壮 : 我们问,你们要求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不是能给你培养出这样的人?我们发现这里确实存在问题,我们教育本身,北大、清华这些主要教育,当然有很多好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我觉得存在缺陷。就说一个人的教育,我不管你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除了基本知识之外,人文地理、自然科学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综合素质,而且适合市场环境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行为,一种举止,但是这个事情又跟中国整个社会结合起来,整个变化过程中,人们的理念、素质、行为举止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在整个上学期间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而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后,我们学生在选专业,包括我们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找一个好职业,在好职业里面要成为一个成功者。成功者最大的标志就是钱比较多,这个是在大学生中很普遍的现象,还有很多大学生学习的一个目的是到国外去留学。

   所以在这个期间我们就忽视我们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还是大学的一些基本行为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而这些基本行为、素质、能力,包括他的工作态度的训练,是跨国公司也好,一个国内企业也好,所需要的很重要的条件之一,并不是你在学校真正的学了知识,你是状元,你每次都得一百分你就能真正纳入整个环境。这跟以前我们分配工作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市场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你们的教育本身有问题,我们现在其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反省一下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因此不论是老师、学生之间就这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些反思。

   主持人 : 您说这个我想起来,我记得在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改户口,如果能考中专就可以转户口,城市里面孩子上学能当干部。您现在讲要找工作,但这些东西好像都不是作为一个人来讲,他应该有人生的理想,他是一种适应社会的反应,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才去把这些东西作为目标。我不知道我们给他们规定一些,比如我们社会给他们规定一些目标,从农村转居民,从军人转干部这些好,还是按照市场的直接要求来影响学校的教育更有利?当然我们想象人才应该是适应社会的要求,但是这种非常直接是不是也会有问题,我不知道谈老师您认为呢?或者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认为我们教育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样的?

   谈松华 : 我想刚才杨教授谈的情况确实是很现实的,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有的教育学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在价值追求上面,长期以来是一种社会本位价值观,就是缺乏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所以它一段时间是以政治为中心,人都是按政治衡量这个人,培养目标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现在经济变成对人培养的中心,而且市场经济对人的影响,使追求功利这种追求,显得非常明显。但是这些都很重要,因为教育当然要社会化,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是使人发展非常重要的手段,教育不仅为了社会发展,也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包括自我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培养完人,我们讲的是综合素质。我们现在有学历本位这套教育制度,把人作为符号一样,作为机器一样一级一级把他提升上去,而这个考核的主要内容,尽管你讲了很多方面,但是最硬的是分数,最硬是考试成绩,这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所以这个驱动力非常大,使得人的发展必然出现一些偏颇。

   刚才杨教授讲到的很多人综合能力缺少,综合素质缺乏。我最近参加很多企业家的会,他们现在对大学毕业生感觉最欠缺的一个是态度,缺乏基本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做人的态度。还有一个就是缺乏一些基本能力,我看了报纸上登了重庆一家公司最近连续炒掉52名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其中大部分是态度问题,就看了这些材料,我就觉得大学生怎么到这个时候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了?都不具备了?比如两位大学生出差,把几万块钱的公家财物给丢了,回来以后若无其事,人家给他们提出来的时候,他说这种小事情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到一个单位去了以后,一个最基本的责任感是应该有的。

   比如还讲一个例子,一个单位去组织集体出去,一面休息,一面讨论问题,在一个房子里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坐到很好的床位,结果几个大学毕业生把最好的床位抢了,把门一关看电视,公司老总睡地铺,他们走进走出若无其事。这是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问题。报纸上登出来了这样一些问题,我觉得我们教育忽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不是机器,学生不是工具,你培养出来分数很高,好像有了一定的知识,他缺乏最基本的态度的话,他到哪里发挥作用?

   主持人 : 谈老师,我知道您在批判应试教育种种的弊端,应试教育我们提了很多年,就像现在网友的提问也是,实际上很多人对应试教育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网友:美国大学生不是也要考试及格才上吗?他们要想上比较好的公立学校也要考试才上,没有什么区别,应试教育考试本身这里面的区别到底在哪?你给他们讲一讲。

   杨壮 : 你刚才提到美国,我讲几个小的体会,小的例子比较好一点。关于人的素质教育问题,美国东部有一座很好的私立学校,这个学校有很多孩子,包括亚洲孩子都去考,它是很强调分数的,分数要得很高的。但是这个学校校训是这么一句话,“没有知识的人是愚蠢的,没有品德的人是危险的”,这是它的校训。所谓校训,就是指导学生一旦进入学校,你要知道在知识上你一定要进步,但是在品德上你一定要学会做人,这是刚才谈老师讲的,联合国讲的所谓完人,我们管它叫全人。

   我们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把分数这一点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状元,能否进入学校,能否读研究生,能否进入商学院,甚至能否进入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本身是很大的误差。因为分数本身可以用硬背的方式,可以用先天记忆的能力等等,可以搞得很好,但其它方面一旦忽视以后就会有问题。

   我的小孩在中国学了七年,从小学一直到初中,初三到高一是在美国念的,她看到中美之间的差距,而且发现两国的优势和缺点。

   再举一个例子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她去美国之前就觉得中国的教育有问题,当时觉得中国数理化教育太累,繁琐,但是去了美国以后她发现,由于有这种比较累、比较繁琐的教育,加上她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到了美国那边以后她很多东西学起来很自然,尤其数理化这方面,后来她反而感谢这种方式和方法,一个孩子在比较天真幼稚的时候,如果没有机械式死记硬背的方法,在数理化领域不能学好的,杨振宁和李振道也承认这套方法。但是人文这方面我觉得我们落后很多年,我给你讲两个小案例,她在这边的时候,每次考中文、历史都有范文,这个范文定一个调子,中国学生一定是好孩子,一定在格调上,在一个领域里,在一个导向上要符合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符合条件不行,她的论文写的东西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会使她幼小心灵里面产生很多误区,因为他想的不能在课堂说出来,她的思维不能在课文中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分数一定不好,分数不好她一定会在各方面受歧视。

   所以她到美国之后有两个体会,在人文科学方面,美国给她很大歧视,我讲一个事情,她去美国第二年,上一门历史课,讲中国文化大革命,我后来觉得很有意思,中国文化大革命怎么讲?她给我一本书,我翻了一下,相对来讲很客观,是美国人写的,但是她跟我说,要有作业做,我说你做什么作业?她说要去图书馆看书,老师让她们就这个问题写一篇论文,我说写什么论文?她说写假设,我当时一惊,“假设”这个字是中国学生到美国读研究生才接触的词,中国概念中我们没有多元的思想,我们认为一个东西只有一个答案,尤其是在社会人文领域。她这个小孩这么幼小,在上中学,初中三年级,高中一年级,假设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导因是什么?她到图书馆借了三十本书,有左派、右派各种人写的,之后她听家里人讲的一些东西结合她的教育重写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对三个假设进行回答,她从中学就开始训练这种东西,你想一想从中学训练这种东西说明什么?在人文科学中没有唯一的答案。每次遇到一个问题时候,她可以从周边很多问题看,这一点是我们大学生所缺乏的,因为我们经常为了应付,死背硬背,最后采取窍门达到我们那个点,取得这个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其它。

   最后再讲好学生不是单纯只学习,他要去搞体育,他要去到学校办校刊,他要去当领导,他要去办组织,他要去搞公益学校,他要到社区帮助人,这样的活动使得他能够上大学,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 : 刚才咱们谈应试教育之后,谈区别才知道所谓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品德,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叫全人或者完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忽视过品德教育,在我们任何一个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有品德教育,但是我们的品德教育也有刚才杨老师说的比较实质的问题,我们没有多元论的教育,能不能灌输一些正确的东西?这个正确东西本身应该受到怀疑,尤其像历史来看,有一些东西一定要受到怀疑。

   我们现在等于谈到比较实质的问题,教育整个话题,我觉得时间不长,但是已经相当深入了。在今年我们教育领域也发生不少事情,有一些比较重大的举措。在教育领域内你们两位预测明年或者更长时间里,我们国家教育在哪些方面有更多发展?我们教育改革下一步是在哪个方面有所突破?或者先走一步?

   谈松华 : 我想如果谈明年、后年,或者这一两年之内的展望,实际上这两年政府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在今后两年中间,有一些方面会有比较明显的进展。一个就是农村教育和西部教育,这两年,特别是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今年讨论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农村教育的矛盾和困境会比原来有所缓解。但是我想整个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我想寄希望于今后一段时间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农村教育问题,能够得到体制上的保证。

   这两年教育上的相关变化,比如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人才的培训这方面我认为会有所加强,技能性人才紧缺的状况,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有可能会有所缓解。

   高等教育这两年招生的比例年递增6%-8%,这种情况下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也会有所缓解。但是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教育债务这个问题有可能在今后几年中凸现出来。因为整个教育欠债,在“普九”阶段全国初步统计达到五百亿,这个欠债没有偿还,这两年高校扩招,大学城建设,欠债额度远远超过五百亿。

   主持人 : 您能具体介绍一下,九年义务教育在银行欠的五百亿?

  谈松华 : 不是完全欠银行,有的欠包工头或者银行都有,这个五百亿是正式统计的,是教育部统计的,原来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学校建校舍欠了包工头的钱没有还,包工头把学校封了,不让上课的情况都有。这种情况没有解决,下一种情况又出来,有的省建大学城借上百亿的贷款,你要在短期内还清这些债务不是很容易的,有的人说得重了一点,他说银行第一任坏帐是国有企业造成的,弄不好第二任坏帐是公立学校造成的,当然不一定有这么严重,但是教育债务问题我认为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主持人 : 您预计这个问题在明年就会有显现吗?还是在更长一点的时间?

   谈松华 : 可能还要更长一段时间,因为还款期还有一段,贷款期比较长的,我估计利息还是能够慢慢还的。

   主持人 : 据您了解,教育部一直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谈松华 : 当然会注意这个问题。这个事情不是完全由教育部来做的,各地方政府在做。

   主持人 : 杨老师您回来多长时间?

   杨壮 : 我回来已经不短了,我从98年基本上以在这边为主。有时间还往美国那边看一下,因为那边也有教职。

   我想谈期望,中国是大国跟美国不太一样,普及教育、义务教育这个事情,政府还是应该把它当作很重要的事情来做,因为中国的国民素质如果不提高,从主要城市到边缘城市,从边缘城市到边疆,都要发展这些事业,我也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进行培育,能够到这些地方去,政策上应该给予一定优厚待遇,应该知道最基本东西提高,才能提高国家的国民素质,这是一点。

   第二点大学扩招很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只有上大学才能找很多职业,实际上这个误区,我们看日本和德国情况,很多人高中毕业之后进入企业,他可以进入高职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中国高职教育近几年搞得不好,我觉得在政策上应该鼓励高中有一部分人进入基础专科学校。另外从企业来讲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学徒制和内部培训机制,这是第二个期望。

   第三个期望,我们看到MBA,看到MBA市场和大学市场里很多公立学校所带来的种种弊病,我觉得在当前市场转型过程中竞争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民办教育,大家现在经常说民办教育,但是给民办教育很多限制,这是一方面,另外很多人又不太懂民办教育,因此有些情况下一个劲的放,又对他们没有一定监督,比如民办教育交税,什么样的事情交税等等这些问题。有些人打着民办教育的幌子去做房地产,这是一回事,但是我鼓励办民办教育,在政策上应该给予他们更宽松的条件。

   主持人 : 我们今天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时间谈民办教育的问题,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而且我相信在《民办教育法》出台以后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情况。

   我们今天谈的内容差不多就这些,但是我想最后还应该回复一下我们的网友,我们的网友提了很多问题,一个问题因为反复提出来,还是跟我们大学扩招有关系的,很多人还是关心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那些在学校就读的大学生,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样来面对现在这个现实,我想这个问题,因为刚才我们谈半天,很多人还是要来问这个问题,确实关系到我们大学生的前途和切身利益,你们两位能不能在最后每人用两分钟的时间给他们提一些建议?

   谈松华 : 我想作为大学生,要面对现在中国就业市场的现实,因为中国就业市场,现在总量上它是劳动力供求关系,但是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上,结构性的短缺和结构性的过失同时存在。一个学校恐怕要考虑根据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需要,在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上,在专业选择上,做适当的调整。我觉得在扩招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专业结构来不及做更多的调整,就同步扩招了,所以有些长线专业招的很多,短线专业实际上仍然是短缺。如果能够适时做一些专业调整,如果专业调不了,你在学校选择学习将来很有用的一些课程和知识,我想将来就业会有比较好的条件,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我觉得不要看眼前,一定要盯着大城市,或者盯着有些单位,因为人家是发展的。我认为年轻人如果到一个很需要自己创业的地方,即使条件差一点,去工作一段时间,将来对自己发展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现在问题恰恰是很多人考虑过去计划经济找到一个工作一生就在那,所以他很计较是在上海、在北京,在什么大机关、大城市,我想如果从发展眼光来看,你就选择现在需要创业,或者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但是将来还会有发展,这样调节自己的选择和心态,我想平衡也就会出现了。

   主持人 : 杨老师有什么更实用的?

   杨壮 : 谈实用,我觉得对大学生来讲,大学生去大学的时候很不容易,但是关键的,第一点应该想,我怎么充分利用好这四年时间,真正学到我所应该学到的东西,这一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但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觉得首先自己要学到你必须学到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专业知识是什么?我觉得在大学里面,以前我们讲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自己觉得基础知识,从我的角度讲,比如数学,比如中文,比如说英文,这三条,是基础中的基础,三种基础语言的功力。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这三点上不太重视,他重视比较急功近利的专科,应该把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学到。

   第二点在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多看多说多写多问,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自己这个学科领域里,在大学第二年人文、历史都要学的,我们会发生误区,学数学的人中文不好,学中文人数理就不好,这一点我希望大学生能够比较综合、广泛地接触一些领域,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你要学什么,北京大学我们有双学位,很多双学位,这是很受欢迎的。

   第三条,我就觉得很重要一条,要学会做人,大学生不要以为到了大学以后做人问题就学会了,你应该在其它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素质,领军、领导能力,影响他人能力,参加社会公众,参加公益活动的能力,我们在学习之余有意识在这方面增加自己的素质,这样我觉得才可以变成比较全面的人,而当你进入市场的时候就可能会得到做你想要做的事情的机会。

   主持人 : 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给我们心情很急迫大学生提了这么好的建议,感谢两位嘉宾,也感谢所有新浪网的网友们,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访谈到此结束。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谈松华杨壮做客新浪谈教育改革和发展实录(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教育改革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