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结构变化要求严格执行“两防”政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很显然,通胀压力有加大的趋势,而加大通胀压力的动力正在从食品类价格向非食品类价格转移,并且这种转移速度正在加快。相应的,今后的抑制通胀政策,也应考虑这一变化。如果说,食品类价格涨速的趋缓,是我国加大粮食的调配,平衡生产、消费关系,以及加大生猪、蔬菜、食用油等供应的结果,那么,面对影响通胀因素的推动力的变化,我们也应该采取针对性更强的对策。

  在现阶段,仍需严格执行“双防”政策,尤其要防止相关行业产能的扩张。工业原材料价格为什么涨速如此之快?主要在于一些行业的产能仍处于扩张状态。以钢铁制造业为例,伴随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钢铁产量“扶摇直上”:2003年突破2亿吨,2005年突破3亿吨,2006年突破4亿吨。2007年1月至9月,全国粗钢产量就达到了3.63亿吨。据估计,2007年,我国钢铁总产量将达到全球钢铁总产量的1/3,超过日本、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等世界主要钢铁国家的粗钢产量总和。

  钢铁产能的急剧扩张使得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增大,而这种需求又不断刺激着国外的铁矿石供应商狮子大张口,年年抬高价格。而钢铁业在目前向下游的转嫁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使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压力迅速扩散,成为加大通胀压力的因素。而我国的钢铁产品基本走极端路线,技术含量较低,利润增长率远小于铁矿石供应商,相当于给国外铁矿石供应商打工,如果不控制钢铁制造业的产能,不仅意味着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地位难以改变,也意味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并且,一旦产能过剩的状况恶化,将使我国钢铁业的发展陷于困境。

  中国的钢铁行业一直处于急速扩张的趋势。2005年7月20日,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政策》,对产能扩张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例如,上新产能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扩大钢铁生产能力。但是,钢铁产能扩张的态势并没有得到遏制。地方政府出于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和自身政绩的考虑,很难真正缩减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建设,这是对钢铁制造业越控制而其产能越扩张的根本原因。

  通过钢铁业这只麻雀,不难发现推动我国CPI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非食品类价格涨速加快的情况下,必须重理思路,以更严厉的措施,促使地方政府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双防”政策,对钢铁、电力、水泥、焦炭、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予以淘汰,通过缩减落后的、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抑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同时,这种措施也将减少对水、电、煤等的消耗,可从源头上减弱推动CPI上涨的动力。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