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正确看待近年来宏观调控的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 19:29 《中国金融》

  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总量和结构特点出现了较大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难度加大,然而我国经济在这一轮增长中保持了较高增长和较低物价的格局,这是宏观调控成效的集中体现

  - 张立群

  新一轮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难度加大

  由于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市场的作用更加突出,总量和结构特点有较大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政策,难度较大。具体分析,当前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明显提高,而政府和经济界对企业预期的变化以及对需求的影响还把握不准;新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的发展还需要观察;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调控手段还不够完备。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不当或不及时,就极有可能导致经济运行的较大波动。调整政策取向并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很大,经济运行面对的风险加大。

  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经济的增量结构存在不良变化倾向

  当前,市场手段已经在我国经济的大多数领域发挥主要调节作用,但在金融方面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资金、证券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社会融资活动仍然以几家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信贷活动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较大。需求约束突出时,政府以控制风险为主,加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融资、投资活动管理,用行政手段建立了这些方面的风险约束;与此同时,承受风险能力较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和民间投融资活动则有较快发展,经济的增量结构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承担的主要是任期内风险,随着当前需求约束逐步缓解,任期内风险也得到明显缓解,这就刺激了这些方面投融资活动的扩张。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主渠道地位,以及与政府和国有大企业的密切联系,使经济增量中由政府部门、国有部门扩张所推动的部分明显增大。应该看到,这些扩张活动的财产风险约束较低,风险过度集中于政府,因此其带来的问题和隐患都较大,经济增量结构出现了不良变化倾向。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随着经济回升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各个生产行业间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电力和钢材等部分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同时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仍然存在。从电力、钢材等方面情况看,市场对生产的调节相当灵敏。2004年以来电力、钢材和有关原材料的投资项目增加很多。随着电站建设的加快和煤炭需求的增加,运输也出现紧张局面。同时也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重化工业的重新启动,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变化之剧烈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如何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随着经济升温,城镇总体就业情况逐步好转,绝大部分地区就业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这轮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业为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在就业总量增长中,正规就业增长较慢,新增就业主要是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的稳定性差,特别是非正规就业人员一般难以进入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些基本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这部分人群未来生活的不稳定性。此外,大量人员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对于社会管理的挑战也很大。

  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利用的问题非常突出

  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其一,某些基础产品又显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竞争不充分,一些技术水平较低、投入和消耗较高的产品,市场也可以接受,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大。煤炭冶金等行业就出现了许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其二,重化工业化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内容更加复杂的工业化阶段,由此使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加大。其三,与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将一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转移进来。总体看,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