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民经济开局运行平稳 全年增速或将低于去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17:30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根据2007年以及今年头两个月的经济运行状况,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

  一、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

  自2007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断攀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中,尤以食品价格上涨和居住价格上涨为最,分别比上年上涨12.3%和4.5%,分别拉动总水平上涨4.0个和0.6个百分点,占总上涨的95.8%,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上涨特征。但从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来看,又呈现普遍上涨的现象。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快,在近年来连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2007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再上涨7.6%,上升了2.1个百分点,呈加快上涨之势。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上升0.1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上升17.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上升2.4个百分点。

  由于价格水平经过半年多的持续高位上涨,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的通胀预期,这种预期与需求、成本、国际因素相结合,将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风险。而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上涨,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1%,2月份上涨8.7%,连创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预示着今年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

  不出所料,1月下旬至2月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果然对本已走高的市场价格推波助澜,居民消费价格在1月份同比上涨7.1%的基础上,2月份又上涨8.7%,1~2月累计上涨7.9%,创1997年以来新高。

  居民消费价格的连创新高,是否意味着通胀压力在加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察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究竟哪些项目价格在涨?二是究竟哪些地区在涨?三是2月份8.7%的涨幅中有多少是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春节等特殊因素造成的,是不可持续的?

  先看分项涨跌情况。2月份月同比,八个大类商品及服务中有五类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23.3%,居住类上涨6.6%,医疗保健类上涨3.2%,烟酒类上涨2.4%,家庭设备上涨2.1%。在食品类中,上涨较多的主要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45.3%,鲜菜上涨46.0%,油脂上涨41%,干豆及豆制品上涨33.5%。从环比看,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7.1%,其他类价格涨幅均在0.5%以下。据测算,2月份,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的贡献率高达96%,同比上涨的贡献率为85.1%。总体看,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因素,核心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与上年的态势和涨幅基本一致。

  再看分地区情况。全国31个省(区、市)中,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分别有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甘肃、青海、新疆,大部分属于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

  初步测算,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3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冰冻的气候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仍然保持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基本态势。

  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二是居民消费价格1~2月同比及环比上涨幅度的明显加快,主要是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影响不具持续性。因此,通货膨胀形势并不像头两个月数据所反映的那样严重,要看到,在导致上年价格上涨的因素没有根本缓解甚至有所强化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交通受阻、鲜活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等因素对头两个月价格上涨的冲击,具有突发性和特殊性。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头两个月价格上涨幅度确实偏高,控制全年通货膨胀水平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对2008年全年影响为3.4个百分点。如果2008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不超过4.8%,新涨价因素就要控制在1.4%内。而从影响2008年价格上涨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实现全年控制目标的难度确实很大:一是肉类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根据生猪生产规律,和目前补栏的情况,供应的改善将在8月份以后。二是工资、运输、原材料等成本仍在上升。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6.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7.0%,分别比上年加快4.3和2.6个百分点。生产价格涨幅持续扩大。1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年12月扩大0.7个百分点。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1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1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9%,涨幅比去年12月扩大0.8个百分点。2月份上涨9.7%,涨幅比1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三是国际原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国际油价屡创历史新高,纽约市场原油价格近日连续收盘在100美元以上。小麦、大豆、玉米价格也不断攀升,1月份分别比上年同月上涨108.0%、76.8%和25.2%。1月份,各类钢材同比上涨13.5%,铜上涨24.5%,黄金上涨40.9%。四是国内粮食生产由于耕地面积减少、政策的边际效应减弱特别是气候因素的不确定等,要维持去年的水平有很大难度。五是通货膨胀预期仍在不断强化。

  综合以上情况,通货膨胀已经上升为2008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危险,必须高度重视,要从保供给、控需求、稳预期等方面入手,尽快采取强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日益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外需增长的不确定性在加大

  2007年,经济增长主要存在由增长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来看,2007年GDP增长速度达到11.4%,连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且有节节走高之势。这种连续的加速增长,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再从“三过”问题来看,2007年外贸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7%,仍在继续扩大。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43.3%,仍在大幅增加,流动性过剩继续加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由年初的负增长转为全年增长28.7%,固定资产投资仍存在反弹压力;由于流动性过剩矛盾没有缓解,加之多数行业利润前景依然看好,在银行自身的经营压力下,货币信贷投放冲动持续较强。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明显超过高增长的2006年增幅。

  进入2008年,工业、出口和货币供应量出现回落态势。这种回落虽有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目的的积极一面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殊影响,但也有出口增速回落的影响。从全年情况看,外需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是作为监测出口未来发展趋势先行指标的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明显回落。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在十大出口行业中,增幅回落的行业有7个,其中出口份额最多的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5%,回落8.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超过2/3的地区出口交货值同比增幅回落,其中,总量最大的前5个地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增速均呈回落态势,回落幅度在0.5~18.6个百分点之间。这种发展态势虽然不一定是趋势性的,但动向却值得关注。

  二是受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影响,世界经济存在进一步向下调整的风险。2008年美国经济和欧盟经济衰退的可能越来越明朗化。美国政府为防止经济增速减缓,采取了较大力度的刺激经济措施。美联储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降息5次,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下降了2.25个百分点,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但如此密集的强力政策未能制止经济的进一步减速。最新数据表明,2月份美国非农就业减少6.3万人,是2003年5月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下降。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由2007年第四季度的0.6%回落为今年一季度的0.4%。由于美国经济减速,直接影响美国市场对欧洲产品的需求,同时美国经济下滑引发美元对欧元不断贬值,对欧元区出口产生了全局性的不利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由2007年的2.6%大幅放缓至1.6%。欧盟、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世界经济增长减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

  外需稳定增长是最近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能够保持10%及以上的重要因素,外需增长的不确定性除直接影响出口减少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外,还会相应影响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下滑。对此需要高度关注。

  三、粮食生产继续增产的困难加大

  虽然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超过1万亿斤,但在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形势下,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2008年粮食生产面临不少问题:一是政策的边际效应减弱,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二是气候因素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认为今年偏旱的可能性大;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减少,农民依靠农村家庭生产经营继续增收困难较大;四是国际粮食生产形势也不乐观,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有可能继续加剧。

  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平稳快速发展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年。总的看,2008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很大。

  在改革不断深入、体制不断改善、“瓶颈”制约得到不断缓解的条件下,在资金和劳动力供给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需求将对2008年的经济增长起着主要作用。综合各种因素,尽管今年年初部分地区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灾害是局部的、暂时性的,不影响大局,总需求增长不会有比较明显的回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仍比较大:

  一、投资方面:整体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在2007年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抑制后,增长的惯性和动力仍然强劲。一是2008年是政府换届的第一年,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会很高。二是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依然很大,主要表现在当前的企业投资回报率依然较高,利润增长迅速。三是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在建项目仍较多,投资规模仍较大。2007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在由下降转为上升后回升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231894个,比上年增加2793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增长28.7%;全年城镇投资施工项目327705个,增加43785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1310亿元,增长21.3%,在建规模中需要结转到2008年继续施工的投资规模巨大,投资惯性仍然较大。四是潜在的投资需求较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历史阶段,投资需求保持强劲的态势。五是全国部分地区雨雪冰冻灾害过后的重建也将进一步刺激地方进一步增加投资的热情和冲动。因此,整体投资需求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二、消费方面:将呈稳中趋快的增长趋势

  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政策取向,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扩大消费的举措,将使2008年消费呈稳中趋快的增长趋势。收入的快速增长将促进消费增长。2008年,中央将继续采取措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继续做好规范、落实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加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等,所有这些措施的实行和落实,必将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会降低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提高即期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升级,汽车、住房等仍是居民的重点消费领域。2008年奥运经济的带动,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及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将会促进居民旅游等消费热点的活跃。2008年消费将可能较2007年更趋活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还会更大一些。

  三、出口方面: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虽然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加大,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及其他经济体增长速度比较快,可以部分抵消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不利影响。世界银行预测, 2008年世界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仍比较大。人民币兑美元等货币的升值虽然会影响我国一些产品的出口,但兑欧元等货币的贬值又抵消了部分影响。短期内,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状况不会改变,相比较而言,出口产品仍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产能也迫使企业积极寻找出路扩大出口。虽然随着征收出口关税及取消、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逐步发挥作用,会影响到一些产品的出口,外贸顺差增幅可能出现回落,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降低,但顺差扩大的趋势不会改变,2008年我国出口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综合以上需求因素,2008年经济增速低于2007年的可能性很大,而要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必须高度关注外需增速的可能下滑,一方面防止外需的过度下滑,另一方面防止外需下滑对内需以及预期的消极影响,确保经济的适度增长。

  (课题组组长:李晓超;副组长:王文波;成员:刘国宁、刘爱华、严于龙、俞炳彬)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