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资本市场动荡 中国如何应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4:57 《董事会》

  美国经济或会衰退?

  花旗、美林、贝尔斯登巨无霸似的金融机构的相继蚀本巨亏, 对冲基金的破产,以及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的坏消息,都不得不让人们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产生更多的担心——美国经济是否会就此一蹶不振,并带动全球经济进入衰退?

  宏源证券首席国际金融战略分析师宋鸿兵分析,若仔细分析一下次货款危机的形成,就会发现,美国现在陷入的经济麻烦比原先料想的要严重得多。

  所谓“次级贷款危机”,就是银行和投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贪婪和追求短期利益,将房贷、车贷等债权证券化,制成金融生产品(按揭抵押债券MBS等)后卖给其他投资者,将几十年的还款期立刻变现获利。由于有利可图而风险又可转嫁,银行拼命加大放贷量,甚至向没有任何还款能力的人群也疯狂放贷(次级贷款),而这些完全可能成为坏账的“次贷”经过包装和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的高评级,被许多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机构大量购买,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宋鸿兵分析,此次“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仅将覆盖2008年,而且还将延续到2011年。由于大量次级贷款合同具有自动“重置”还款利息等特性,“坏账冲击波”将在2008、2010、2011年大量出现。

  任何严重的透支、掏空,最终总是要支付代价的。几个月前,美国政府和许多金融机构还有较为乐观的估计,认为风险还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近一个月不断爆出的清盘、破产、巨亏,使美国政府的任何掩饰都无济于事。据专家估算,此次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将超过1万亿美元。

  事实上,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已于近日承认,美国可能已陷入经济衰退,或者正在逼近衰退。美国《财富》杂志最近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而近期披露的经济数据也不容乐观地证实着美国经济正逼近衰退边缘。

  中国如何避险?

  对于此次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相关专家纷纷发表言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深不见底,一方面,它将动摇本轮全球证券市场牛市的基础,从而改变A股市场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港股市场的传导,对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和心理因素施加影响。所以,对于次贷危机的影响要有准确的估计和清醒的认识。目前的全球金融动荡不可小视。虽然美国采取救火行动,准备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但是这些措施比起市场的巨大黑洞来只能是杯水车薪,不会起到根本扭转的作用。 对此,国内应对国际经济局势和风险作出充分评估,并依此制定出恰当对策,充分应对。

  大致说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尽快出台稳定市场的措施。

  1.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禁止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过度圈钱。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认为,企业融资和再融资要讲科学发展观,再融资方案应经过股东大会讨论,而不是经由董事会圈内简单议一下就确定。

  2.避免短期内股票供应量过度,引起市场大面积缺血。李志林认为,货币紧缩政策本已对市场资金供应形成压力,新股发行量更应视市场稳定状况和市场资金情况而定,过犹不及,应避免股市短期供应增长过快而造成市场失衡,更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

  3.管理层应对近期政策作出澄清,消除市场担心。例如告知市场推出创业板等会在周边市场较稳定的环境下稳妥进行。对要加快国有非流通股上市的说法要加以修正等等。

  4.出台降低印花税的政策,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全世界股市都推崇降低投资人交易成本,鼓励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大部分国际股市免收印花税,我国去年A股市场的高印花税额和国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相悖。

  二、宏观调控防止调过度造成“硬着陆”

  目前国内和国际的做法正好相反。国家为应对流动性过剩而采取紧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挤压作用,针对国际经济的剧烈变化适时调整我们的宏观调控力度。资本市场一旦信心崩溃就会演化成严重动荡而一发不可收。要避免调控过度而造成经济过冷,要避免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三、提前进行“ 危机应对”预演

  危机的爆发往往带有突发性,一旦来临如没有准备往往会错失及时降低损失的良机。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股市缺乏危机应对意识。目前中国境内外资已积累较多,各类资产价格也在高位,面对国际金融动荡,风险随时会出现,因此需要提早研究制定危机应对方案,根据各种不同程度的危机制定不同的应对预案,并提前进行危机应对的沙盘预演。危机预案的制定须反复研究,反复测试,借鉴国际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来制定,在反复预演中不断完善。

  四、金融创新需谨慎前行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需要直接金融工具的创新来丰富金融产品,让居民获得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同时增强银行自身的生存能力,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会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忽视基础资产质量问题,把金融创新变成打包、重组垃圾资产推向社会,最终构成灾难。我们应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加强防范工作。金融技术应避免被滥用,导致信用泛滥和风险过度积累。首要的工作是要保障用于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好,防止金融创新产品成为“海市蜃楼”。金融机构内部的防火墙应加速建设。既要有一道“风险防火墙”,又要有一道“资讯隔离墙”,防止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在当前加快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监管,真正成为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的“守夜人”。

  五、风雨飘摇中投资海外应慎行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深不见底,国际资本市场仍处在不断下滑中,专家建议,在国际资本市场不断下滑的过程中,尤其不要急于购买金融产品及股份,至少现在不是买入时机。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市场上不应失去权衡风险收益的原则,成为国际资本转嫁金融风险的棋子。对于直接或间接用外汇储备进行的海外并购,有必要确立系统的战略思路,以及相应的监管和执行主体。在此基础上,要构造一套公开的收益评价标准,尤其是要建立“风险和职责的承担原则”,用于规范外储海外投资,使其真正对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负责。

  六、证券融资避免亲“大”欺“小”

  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0%多,可谓吸纳就业的生力军、创造效益的主力军、稳定社会的协同军。然而,如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分析所说,目前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资金融通体制存在些许问题,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民间借贷利率高达30%。大企业资金用不了,中小企业不仅在银行的间接融资中遭遇困境,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中也受到歧视。所以证券融资应避免亲“大”欺“小,要尽可能多向中小企业倾斜,让有效益、有成长潜力的众多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大大提高,加强社会安定和抗风险能力。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