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谨防涨价伤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16:15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作为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由2003年~2006年在低通胀下限区间(2002年、2005年和2006年)和中位区间(2003年)运行向上限区间运行转变。

  ◎ 汪海波

  探讨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峰年份物价①运行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正确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峰年份物价运行的特征及其成因

  (一)第8次波峰年份物价运行的特点:经济偏热条件下的低通胀

  建国以后,经济周期波峰年份共有8次,前四次波峰年份物价指数运行的特点是:经济过热条件下的通缩(1956年和1958年)或临近通缩(1970年和1978年)。这主要是适应赶超战略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要求的政府行政指令计划价格体制形成的抑制型通胀。第5、6、7这三次波峰年份物价运行的特点是:经济过热条件下低度通胀(1984年)、中度通胀(1985年、1987年和1992年)或高度通胀(1988年、1993年和1994年)。这主要是同物价逐步调整和放开(这是经济改革的重要进展)、经济逐年过热以及通胀预期积累和攀升相联系的。第8次波峰年份物价运行的特点是:经济偏热条件下的低通胀(2003年~2006年)。(详见附表一)

  (二)2007年以来物价运行出现新特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向上限区间运行转变

  2007年以来,物价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作为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由2003年~2006年在低通胀下限区间(2002年、2005年和2006年)和中位区间(2003年)运行向上限区间运行转变。

  2007年1月~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增长2.2%、2.7%、3.3%、3.0%、3.4%、4.4%、5.6%、6.5%、6.2%、6.5%和6.9%。1月~11月累计同比上升4.6%。预计全年同比增长4.5%。这就达到了低通胀的上限区间,与此同时,生产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矫正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前者从2006年的1.6%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的3.2%,后者从3.2%上升到4.1%。

  推动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主要是:第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因素的积累和上升。2003年~2006年经济连续4年都是偏热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差额已有4年的积累。问题还在于:2007年经济偏热的情况还在进一步发展,这年经济增长率会超过上年,预计可以达到11.5%。这又表明: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状况还在发展。

  第二,2007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三大需求的增长情况可以进一步证明第一点的分析。2007年1月~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195亿元,同比上升16.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605亿元,同比上升26.8%;外贸顺差2381亿美元,增长52.1%。

  第三,货币投放偏多和信贷增长偏快拉大了社会总需求的较快增长。2007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9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8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8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9.06万亿元,同比增长14.17%。

  第四,成本上升的推动,也是价格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工资、地价和环境费用的增长;二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油、有色金属、粮食和海运价格的上升。

  第五,伴随4年多的价格上升和成本上升压力的加大,由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企业对价格上升的消化能力在降低。因而上下游行之间的价格传导明显增强。

  第六,伴随物价上升,原来存在的通胀预期比较平稳的状态在迅速上升。

  可见,2007年以来物价趋于上升,不是短期的、偶然的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长达四五年时间多种因素造成的。

  控制物价上涨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很好,并会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但也存在诸多棘手的重大难题。诸如要控制经济增速内偏热转向过热、控制失业率的反弹、控制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等。但控制物价上涨也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极重要问题。必须十分注意控制物价的上涨,把物价水平控制在低通胀的上限区间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防止其转变为中位通胀(5%以上),并力争逐步把它降到低通胀的中位区间(3%左右)。简言之,就是要防止物价由增长偏快转变为增长过快。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依据上述的2007年以来物价上升原因的分析,降低物价重点还是适度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偏快增长,以缩小现实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为此,主要是控制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过快增长,因为2003年以来社会总需求的偏快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净出口的需求拉动的。与2002年相比,2006年投资率由37.9%上升到42.5%,净出口由2.5%上升到7.6%,消费率由59.6%下降到49.9%。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贸易顺差增长6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③据此可以大致判断,2007年仍然会延续过去4年投资率和净出口双双上升、消费率下降的格局。这5年真可谓投资和出口的主导型经济增长。

  ㈠ 控制投资率和出口需求的过快增长

  为了控制投资率和出口需求的过快增长,第一,需要继续加大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力度。2007年以来,各项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三个主要方面)的运用,其频率之高,幅度之大,配合之紧密,三者综合力度之大,达到了前所少有的程度。但当前通胀偏快增长的态势并未得到显著遏制。因此,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力度。

  第二,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实现由1998年实行的积极(扩张)财政政策到稳健(中性)财政政策的彻底转变。2007年计划安排的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分别仍有2450亿元和500亿元。这比过去几年虽有大幅下降,但在2006年财政收入高达38760.2亿元,比1998年增长28884.3亿元的情况下,财政不打赤字和取消长期建设国债是完全可能的。而在经济增速偏热、通胀偏高的情况下,也有必要这样做。

  第三,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的形势下,作为最紧缺的资源的土地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显著上升。而作为当前投资膨胀机制主导因素的地方政府,不仅依托土地获取巨额的收入,而且以此作为信贷的担保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偏热、通胀偏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当然,同时也有中外工商企业依托低地价形成的高利润的投资冲劲,以及金融企业依托高利差形成的贷款冲动。从这些方面来说,在继续严把资金关的同时,严把土地关,不仅卡住了土地源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卡住了资金源头。

  第四,要加大产业政策执行的力度。经济偏热和通胀偏高的发展,还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其主要表现是:2003年以来,原本已经滞后的第三产业,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升反降;重工业增速又大大超过轻工业;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都有进一步增长。

  第五,当前,从某种共同意义上说,我国无论在对外贸易方面,或在引进外资方面,都面临着由数量扩张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但2003年以来,在这些方面并无显著改变。1998年以后制订的旨在鼓励出口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变。这些就成为流动性过剩急剧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突出反映了对外经贸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当然,上述各种问题不只是政策执行本身的问题,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就当前外贸顺差继续扩大来说,同体现美国利益的美元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及其对外经济政策也是直接相联系的。据此,美国可以把许多低端的产业和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并通过发行美元大量购买我国的产品。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