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着力防过热防通胀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14:53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 卢中原

  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协调性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民得到实惠较多的良好局面。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仍可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投资增长偏快,资金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偏大,资产价格涨幅偏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因此,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应当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还需密切关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起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以防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需求过度收缩的负面影响。

  一、怎样正确判断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健康的、良好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1. 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去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增速累计均为11.5%,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也在11.5%。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生猪生产正在恢复,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继续增长。

  2.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投资增速高位稳趋,去年各月同比增幅大体稳定在26%左右,预计全年投资增幅也为26%左右;消费增速逐月加快,预计全年可达16%(现价增幅,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幅为12%~13%)。三大需求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合理变化。据初步测算,去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都继续大幅增长。去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约37%;2002~2006年,同口径利润年均增幅高达35%以上。2004~2006年,当年财政增收由5000亿元上升到近7700亿元,预计去年财政收入增加额可突破1.2万亿元,比年初预算超收7000亿元。国家的物力财力日益雄厚,可以把充裕的资金更多地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倾斜。

  4.人民得到实惠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20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预计全年可超过1200万人;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3089亿元,增长29.5%;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8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781万人,预计全年可达3000万人,都比上年增加。

  二、为什么要鲜明地提出“防过热、防通胀”?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趋势有所抬头,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偏快、资金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偏大、资产价格涨幅偏高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最为突出的就是消费物价涨幅明显提高。

  2007年出现的物价上涨问题比预想的要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再创新高,11月达到了6.9%,全年消费价格涨幅可能达到4.7%,明显超出年初的预期控制目标。虽然当前物价上涨总体上具有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但是,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趋势正在抬头。去年8月以来,在消费价格加快上涨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开始提高,上游产品向下游产品传导的涨价压力有所加大,非食品价格指数也开始走高,11月达到1.4%(如表1所示),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2007年投资增长偏快的特点比较突出,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为26.8%(见图1),其中,新开工投资项目增幅达28%,比1~10月提高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更高,累计为31.8%,比1~10月加快0.4个百分点。令人担忧的是,投资这种高位运行是以近些年在建项目总规模偏大为基础的,加上新开工项目增长加快,因此容易造成投资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这是以往推动经济升温并导致全面过热的重要根源。在资金流动性过剩和银行改革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银行既有较高的放贷积极性,又有宽松的资金来源,必然导致信贷增长过快。2007年上半年信贷投放规模就已经完成了全年预期调控目标的86%,迫使中央银行在第四季度采取比较严厉的信贷数量控制。尽管2007年10月份以来新增信贷开始明显减少,但是前期信贷增加过猛与偏大的在建项目规模相互交织,还会对投资增长带来较大的后续影响,因此依然不可掉以轻心(见图2)。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增长的速度攀升,除了合理的推动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合理的推动因素。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攀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粗放的增长方式推动的。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污为特征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观。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宏观经济容易出现过热的倾向。在政府职能、考评体系、财税体制、资源价格体系和土地管理体制等关键领域,改革进展还比较迟缓,政府直接干预资源配置、导致速度攀比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诱因还没有根本消除,这就容易导致不计成本、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高速度。2008年面临各级政府换届,我们还应注意防止行政干预导致的新一轮投资高涨。如果不合理的推动因素过强,就很容易引起投资需求膨胀,刺激经济升温,并拉动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经济运行就会再次陷入全面过热和严重失调,走不出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因此,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合理因素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客观地分析,当前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有所加大,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际输入的原因。例如,这一轮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受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短期波动和成本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扬等因素影响,引起国内粮食、猪肉、食用油和蔬菜价格涨幅过大;国际石油价格高企和国际资金流动性过剩,也容易推高国内生产成本,加大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有的带有短期特点,可以通过灵活调整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加以缓解;有的则反映了体制性、结构性和国际分工变化的深层矛盾,例如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加快转移,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这些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等中长期努力才能根本解决。

  三、2008年物价走势如何发展?

  从供给基础、国家已经出台的稳定物价政策和“防过热、防通胀”基调的确定等方面看,只要认真落实和健全物价调控措施,2008年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温和上涨的区间,或低于去年的水平,是具备条件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同时,由于去年物价翘尾因素、今年国内要素成本和国际粮价、油价可能继续上升等因素影响,对国内物价走势仍应密切关注,稳定物价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综合分析,预计2008年物价总水平会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可能上涨4%左右。

  1.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抑制价格普遍上涨。我国粮食生产在2004年特大丰收(当年增产760多亿斤)的基础上又连续三年增产,库存充裕,有利于稳定粮价。2003~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量增长59%,煤炭增长43%,货运量增长27.6%,粗钢增长9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56%。2007年以来,原煤、发电量、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继续快速增长。随着各个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基础行业和主要商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不仅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会继续缓解,而且部分重化工业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也会全面改变。

  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对食品生产增长的刺激作用增强,加上粮食连续4年丰收,预计今年食品供求关系将由部分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会减弱食品生产成本提高对价格上涨的压力,食品价格涨幅可望逐步回落。总的看,供求总量关系一直向基本平衡甚至局部产能过剩的方向发展,并未发生逆转或恶化,稳定物价总水平的供给基础比较扎实。这对于稳定社会上的物价看涨预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

  2. 翘尾因素不可忽视。去年三季度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上游产品价格开始上扬,对2008年物价形势会产生后续影响,因此今年上半年物价走高趋势仍会比较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可能达到5%左右,这对下半年稳定物价带来较大压力。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控制在4%以下,全年消费价格涨幅才可能比2007年略低。

  3. 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和攀升趋势。客观地看,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和趋势性攀升,将会是长期现象。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无疑将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同时,食品涨价突出反映了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新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和比较利益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而风险分散机制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业生产经营与流通方式落后的问题日趋明显,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的局面开始出现,部分农产品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提高。这些因素容易过度刺激或抑制生产,并引起相关农产品价格较大涨落。特别是近两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刺激粮食出口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减少,拉高国内市场粮价,今年仍要警惕出现新一轮粮价上涨及其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如何适应农产品供求、食品市场流通格局的新变化,改善农产品生产流通方式,稳定食品价格。

  4. 要素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避免,对稳定物价带来新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劳动力和环境补偿等要素成本必然上升,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并未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价格有涨有落。价格持续提高的,主要是那些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贸易的产品和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农产品和房地产等。我国资源价格体系还没有真正反映资源稀缺性、供求关系和环境代价,要素成本仍然偏低。只有深化资源价格体系改革,才能促进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减排,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品供给,进而降低相关产品价格。但是这种降价需要一个过程,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在短期内会加大下游产品的涨价压力,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背景下,应当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的客观压力。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国际输入型和体制转轨型因素,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在现实中这些因素难以截然分开,但在一定时期,某种因素会比较突出,需要审时度势,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信贷政策和相关的公共规制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胀因素加以治理。对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重在促进生产和增加市场供给,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一些。对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应着力抑制总需求过快增长,货币政策可能更有效。对国际输入型物价上涨,则应当完善避险机制和市场平抑手段,这时可能需要倚重汇率政策和物资储备制度。对体制转轨型物价上涨,既要坚持完善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又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把握好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并应着力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