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4:16 光明网-光明日报

  王志乐

  最近十多年,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全球范围内企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向全球公司(GlobalCorporations)的转型。按照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定义,简要地说,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由母公司统筹决策和控制,从事跨国界生产经营活动

  的经济实体。全球公司则是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其跨国指数(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和海外雇员与总资产、总销售和总雇员的比例)超过50%。由于主要收入、主要资产均来自海外,全球公司发展战略、管理结构和理念文化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更注重全球,形成了全球经营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

  从跨国经营向全球经营的战略转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全球范围内企业竞争的环境。冷战结束后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真正的全球市场开始出现。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他们从过去以母国为中心的跨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迅速进入和占领正在形成的全球市场。他们吸纳整合全球各国或各地区的各种最优资源,包括资金、市场、原材料、技术、人才,打造全球产业链,以全球资源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战略调整之一,从跨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随着全球市场的出现,跨国公司首先把营销及服务网点撒向全球。随后把制造组装业务转移到新兴市场或者最适宜加工组装的地区。无论是主动发起还是被动应对别人的全球市场挑战,跨国公司都不得不根据全球市场制定全球战略,从而保持现有竞争优势和开发新的竞争优势。全球经营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常态。

  战略调整之二,打造全球产业链。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设置营销服务、制造组装、研发设计等中心,形成了全球产业链。随着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及90年代东欧和俄国经济体制转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制造组装业务转移到这些资源和劳动力低成本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制造组装基地。在低成本国家建立制造基地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力。随着制造业务的转移,跨国公司也开始把研发设计业务向全球转移。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出现了从国内到国外,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通过在全球范围设立营销服务、制造组装和研发设计中心,跨国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全球产业链。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企业间点对点的竞争上升到产业链的竞争。因此,跨国公司建立全球产业链对于其参与全球竞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战略调整之三,通过外包吸纳整合全球人力资源。由于全球市场迅速形成和急剧扩大,跨国公司为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必然要从外部获得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把产业链各个环节转移到这些环节最适宜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外包(outsourc-ing)应运而生。跨国公司根据全球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往往把经营重点转向服务环节,退出某些制造环节,把零部件生产,甚至最终产品生产按照自己的标准发包给经过认证的海外企业。开始是制造外包,后来则是服务外包。现在,连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产品设计等过去完全由企业自己完成的服务业务也都开始外包给其他企业进行。

  战略调整之四,通过并购快速成长。从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企业的分化与重组。跨国公司为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往往放弃或退出某些业务领域,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来强化那些需要加强的业务领域。并购也是企业的一种增长模式。过去,企业比较注重“有机增长”(organicgrowth),即主要依靠自身生产能力扩大而取得发展。现在,仅仅依靠有机增长已难以适应迅速变化和扩大的市场。通过并购其他企业获得增长的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全球企业间的并购兼并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并购也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成长的重要方式。外资并购有利于我国产业重组,有利于盘活原有资产,也有利于投资者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因此得到国内政府部门、企业和国际跨国公司的共同关注。

  从中心辐射向多中心网络管理结构转型

  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跨国公司的管理架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过去跨国公司是以母国为中心辐射若干国家子公司的中心辐射式的管理模式。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总部各个业务部门往往需要在不同地区和国家设立业务分部,从事采购供应、制造组装、研发设计以及营销服务等业务。母公司向国外子公司或承接外包的企业提出设计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公司总部拥有绝对的决策控制权。中心辐射式管理实际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管理。而现在的情况已发生了重要变化。

  由于经营范围扩大到全球各个市场,也由于产品技术更新加快,过去单纯的纵向结构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全球各个地点经营条件的迅速变化。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市场的若干重点地区和国家设立地区总部,统一管理协调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在当地的经营活动。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纵向的业务分部以及横向的地区总部使得这些公司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这是一种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模式。网络管理模式有利于全球公司对全球范围经营环境的变化作出更迅速的反应,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

  对于全球公司而言,分布在全球市场的这些结点的重要性在上升,公司总部所在国市场的重要性则相对下降。这些新型的全球公司不愿意人们称其为某某国家的公司,而更愿意称其为全球公司。这种情况在瑞士、荷兰和北欧等小国的大跨国公司中特别明显。

  从母公司文化中心向多元文化和全球责任转型

  为适应全球竞争与合作,跨国公司还调整了企业经营理念文化。过去,跨国公司往往以母国文化为中心整合各国雇员带来的不同文化。现在全球公司则通过全球各地分支机构吸纳当地人才,从而吸纳人类多种文化成果,形成能够吸纳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这种转变被学者称为从“我族文化中心战略”转向“多中心战略”。在形成多元文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的责任理念得到提升。全球公司承担的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强化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公司责任体系。在现代工商文明新时期,他们不仅为公司股东负责,而且为企业所处的社会和环境负责。全球公司被要求承担全球责任。

  跨国公司强化公司责任在全球范围形成潮流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2000年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推进全球契约(GlobalCompact)。全球契约提倡企业承担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四个方面10项原则。开始仅有几十家全球知名企业加盟,短短的六年多时间目前已经有约4000家全球著名企业加盟。全球契约被全球企业广泛接受标志着全球公司责任理念的形成。承担全球责任意味着全球公司理念和文化的更新,也标志着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的完成。

  我国企业应积极同全球公司合作竞争

  全球公司新的发展战略、新的管理结构以及新的理念和文化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冲击。面对全球公司的竞争,我们的企业必须从被动挨打的防御型思维转变到主动吸纳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思维。面对全球公司的竞争,我国企业应当进一步向全球公司学习,与全球公司合作,同全球公司竞争。

  一是展开新一轮“对标”,向全球公司学习。全球公司的发展和进入中国,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学习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如果在新时期通过与全球公司“对标”,向全球公司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学习全球战略的制定、全球管理结构的调整和理念文化的提升,推进我国企业的市场化以及战略、结构和理念文化的转型,那么我国企业将取得更快的成长。

  二是从“民族工业思维”上升到“全球工业思维”。当全球公司吸纳和整合包括中国企业的资源在内的全球资源来和中国企业竞争时,我们的不少企业缺乏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他们或者仅考虑利用本土资源应对全球公司的挑战。其思路还停留在“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上。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外国企业”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这些全球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吸纳和整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形成产业链发起全球竞争。而我们这些企业很少考虑全球化时代最新的变化,仅考虑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全球公司的冲击,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全球资源来参加全球竞争和如何吸纳整合跨国公司的资源为我所用。这样被动消极的思路和做法往往丧失与全球公司合作的机遇。面对全球公司的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像全球公司那样,学会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换言之,中国企业也要迅速成长为全球公司。

  三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产业整合。全球公司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条件和市场竞争的规则。全球公司之间的竞争从过去的单一企业竞争上升到全球产业链或全球网络的竞争。如何吸纳和整合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成为竞争胜败的关键。我国各个产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充当所在产业的系统集成者,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重组。当前特别应加快钢铁、汽车、装备工业的重组,支持那些具有全球经营战略、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以及全球责任理念的龙头企业跨地区跨部门并购同产业的其他企业。与此同时,也应允许来自国外的具有全球责任理念的全球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通过外资企业并购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使我国企业就近学习跨国并购,积累经验。

  四是强化公司责任,提升企业软竞争力。全球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主要是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上升到理念以及道德水准的竞争。理念以及道德水准成为企业制胜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全球公司发展新趋势告诉我们,市场竞争的规则正在改写。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时期的竞争从过去的“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发展到“合作竞争、互利共赢”,竞争目标则从过去的“唯利是图”转变为“和谐发展”。

  引导全球公司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过去28年,中国政府成功地吸引了7000亿美元外资促进了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扩大开放更多地吸收高质量外资,进一步发挥外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全球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桥梁作用——推动国外资源与中国资源的交换;示范作用——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示范;关联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激励作用——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促进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高速发展方面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经验,但是在如何吸纳全球公司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还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手段。今后,如何吸引高质量的全球公司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

  积极推进我国一批大企业集团向全球公司转型。政府有关部门应促进我国企业向全球公司转型。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公司。为促进中国的全球公司发展,我们应加快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促进中国企业在国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自身规律在竞争和合作中重组,促进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产业的系统集成者和主导者。我们不仅需要“引进来”促进全球公司进入中国,更需要推动“走出去”促进中国的全球公司在全球范围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只有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合作竞争中才能成长为全球公司。只有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球公司,我国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作者系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