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世界经济会发生真正变化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0:40 文汇报

  世界经济会发生真正变化吗?

  ——从“BRIC金砖四国”到“VISTA五国”

  权衡 来源:《文汇报》

  几年以前,美国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发布了一份专门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针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上述四国首写字母缩写与英文“砖”一词(Brick)发音相同,因而得名“金砖四国”。他们的研究认为,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经济的崛起将成为本世纪影响人类最深的经济趋势;他们还指出,随着“金砖四国”的崛起,到2050年,世界经济强权会剧烈洗牌,新六大经济体将变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国。到那个时候,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只剩美国与日本,英、德、法、意将被淘汰出局。一时间“金砖四国”及其崛起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今年7月24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一期发表题为“VISTA五国为何能成为有潜力的国家”的文章,认为“VISTA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将继“金砖四国”之后,成为下一代有潜力的新兴国家;有的媒体甚至认为“VISTA五国”将有可能再次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巨大变化。究竟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一、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首先,非常肯定的一点就是,从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中不能离开包括“亚洲四小龙”、“中国奇迹”以及后来的“金砖四国”乃至“VISTA五国”的卓越贡献。“亚洲四小龙”(即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的崛起,使整个上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依靠高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世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亚洲四小龙”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任务,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身份进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应该说,“亚洲四小龙”的意义在于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样,在中国启动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以后,

中国经济增长后来也逐步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以连续27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打破了发展中人口大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记录,并获得了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美誉。人们之所以关注“中国奇迹”,其意义就在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所产生的巨大的世界影响和意义。

  几年前,与中国增长一道被称之为所谓的“金砖四国”同样继续表现出了非凡的经济增长成绩:200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3%,同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而眼下人们正在热议的所谓“VISTA五国”,以其极具潜力的增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可以说,从“亚洲四小龙”到“中国奇迹”,再从“BRIC金砖四国”到“VISTA五国”,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贡献,世界经济才得以维系着自身的活力和动力。

  但是,需要客观指出的是,上述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一些共同特点和问题,即经济增长具有生产要素高投入驱动和高度资源依赖型的“双高”特征:“亚洲四小龙”,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和要素高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其发展的结果不幸被有“大预言家”之称的克鲁格曼的“亚洲纸老虎”之称而言中,后来终于发展成为“东亚金融危机”;即使对于被称之为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至于其他“金砖四国”成员,其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高度依赖和高投入就更是如此:巴西近几年的增长实际上主要依靠其地大物博和丰富的铁矿资源以及农业资源出口,正好国际市场上资源价格上涨,使得其出口贸易出现大量顺差;俄罗斯尽管由于市场化改革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其主要是依靠能源出口拉动,据说其8%的GDP增长中,光靠卖石油和其他能源就为其GDP贡献了4-4.5%的增长率;人们之所以看好印度,并不是其国内极高的居民消费能力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主要的因素实际上就是其丰富的年轻劳动力,这将意味着印度也会走向经济增长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而在“VISTA五国”中,南非拥有黄金、白金、钻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靠资源出口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印尼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四,这将保证它在今后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印尼国土面积广阔,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尽管由于金融危机,印尼经济发展落后于“金砖四国”,但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土耳其和阿根廷在遭遇经济危机,由于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本援助,目前发展势头良好;越南主要也是因为其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并且由于刚刚加入WTO而被世人看好。

  因此,从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来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就是他们对于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具有高度依赖性,同时基本上是依靠高投入驱动式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如果完全或者主要依赖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这样的经济增长必然具有短期化、高耗能、低效益并付出环境代价等问题;而且当主要依赖于资源性出口获得增长时,无疑会遭遇市场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因此,仅仅依靠GDP高增长来对这些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进行判断,而不去透视和审视GDP背后的决定因素以及技术结构、制度安排等,往往会导致人们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真实潜力,同时,也有可能会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分析和判断产生一定的片面性。

  二、新兴经济体真正崛起的合理判断: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

  当然,作为系统阐述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经济发展理论,曾经在早期就认定,经济发展的确是要依赖一系列资源和要素,即自然资源、能源、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土地和环境等。因为当时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物质资本和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等各种资源总量投入及其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等,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模式和结构。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际范围内市场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一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和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依赖于资源投入和高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在受到资源稀缺性以及边际产出下降等规律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等而难以继续维持下去的时候,一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模式将会由传统的资源和要素禀赋决定转向了由比较优势决定的阶段。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创新趋势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国生产的比较优势也开始发生变化,这时我们看到的发展格局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已经由传统的资源禀赋构成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逐渐转向了依靠创新和竞争优势决定的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在将制造业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其经济增长之所以仍然保持持续的活力,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回报率,这与这些国家持续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并由此形成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创新型增长模式是分不开的。

  实际上,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前沿理论也已经证明,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从根本上说不能依靠对于资源依赖和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维系;建立在高投入、高耗能和高环境成本的代价基础上,这样的增长无论多高,说到底是没有可持续性和高质量的。一个追求长期、稳定并且极具活力和效益的经济体,最终是要依靠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依靠教育和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收益递增型的经济增长,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和真正意义,也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崛起和真正奇迹。

  进一步说,现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来自全生产要素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此,有四个基本的条件是决定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哈佛大学教授赫尔普曼(Helpman)非常精辟地将其归纳为四个“I”,即Innovation(创新,即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Independence(相互依赖性,主要是讲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Inequality(不平等,主要是说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最后一个是Institution(制度,即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制度架构对于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四个“I”实际上分别指出了技术创新、贸易和全球化、制度变革、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市场分工和份额、选择最优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积极作用。

  从这一点说,笔者认为,四个“I”是现代经济稳定持续高效增长的基本条件,也是合理判断一个新兴经济体真正崛起的基本判据。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行一系列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减少不平等、构建

和谐社会等,从这个意义出发,也许中国才是真正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也正是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才真正有可能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真正的深刻影响。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近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中国正在改变世界”;其中的奥秘,也许就在这里。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