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经济学家指出应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16: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八月一日电(记者 刘长忠) 中国经济学家今天称,中国从整体上说不是处在供应过剩、需求饱和的后工业化城市社会,而是经济亟待发展、民生亟待改善、生态环境亟待恢复保护的资金稀缺的阶段。

  在刚闭幕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来临与挑战论坛”上,中国经济学家认为,应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

  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和世界经济处在一个货币流动性过剩周期的高峰阶段,使一些人误认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也进入了一个钱多的用不出去、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资产的时候了,而常常忽略中国只是一个人均GDP仅二千美元的低收入欠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还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初期的发展中大国,还不能与那些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阶段、曾经历过资产价格泡沫并破裂的经济大国或经济实体相比。

  

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八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资源配置效率却一直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中国用相当于全世界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四十的
能源
与资源创造了仅仅百分之四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之所以过低,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体制还没有真正转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中国

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正在进入由资本市场来承担资金分配主渠道与资源配置主机制的资本时代。有效的市场必须是市场内生变量起主导作用的市场,必须是市场预期明确的市场,必须是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市场。

  与会专家呼吁,政府监管部门应尽量及时地、市场化地开通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私募基金、产业基金、投资信托基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正确轨道应该是货币流动性的及时准确吸纳、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资本市场凸显对于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广大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剩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